专栏观察

河南卫视,问鼎何由?

 

提起如今的河南人,你会有什么印象?

 

是年长者面朝黄土背朝天,朴素平实般的憨厚形象,还是年轻人叼着跟廉价的辣条,听着洗脑的乡村土嗨,问你“中不中”的不修边幅?可嘴里这跟辣条背后是700亿估值,洗脑的“你爱我、我爱你”也有200亿的体量,零星点点的河南元素,似乎也不那么平凡。

 

岁至辛丑,河南人的形象变化似嵩山新草、日盈月茂,河南文化元素也似黄河流水、涛高浪涨。这一年中,河南成了国人常谈的地域字眼,风评也扶摇直上,挖掘河南文化元素似乎也成了倍感欣喜之事。

 

在诸多河南印象输出中,河南卫视当属今年的魁首,从春晚《当潮不让·你好·牛》、元宵晚会《元宵奇妙夜》、再到清明节晚会《清明奇妙游》以及刚过去不久的端午晚会《端午奇妙游》,次次刷屏、屡屡获赞。

 

身为河南人,自然对此倍感骄傲,而在骄傲之余,不免也思考这些节目内容的成功之道。此次不妨以个人视角,谈一谈为什么河南卫视的节目,能在一众传媒卫视中问鼎。

 

文化之形:乡土非老土、习俗非庸俗

 

河南卫视的节目内容能成功的一大原因在于赢得了不少年轻观众的青睐,这是十分难得的。比起上了年纪的老观众们,Z世代的年轻人更加的“自由”,很多带有传统文化色彩的节目,很难在形式上让他们大面积的接受。

 

形式是有历史感的,同样一出《西游记》,小说形式、戏曲形式、老电视剧形式的输出,对于很多年轻人而言,就不如漫画、动漫、改变电影来的易于接受。

 

比如《为河南加油》是春节期间除《唐宫夜宴》外饱受好评的节目,该节目的最突出的特色是将民谣与rap结合,将地方特色以rap的形式进行演绎。

 

 

但rap+国风的元素并非河南首创,中文说唱、传统乐器伴奏的rap节目不可谓不多,为何单河南卫视的节目好评如潮?

 

关键就在于河南卫视将这种传统文化、乡土色彩的味道,以一种更加细腻的形式展现出来。

 

张爱玲在短篇小说《牛》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在那边,初晴的稀薄的太阳穿过栅栏,在泥地上匀铺着长方形的影和光,两只瘦怯怯的小黄鸡抖着粘湿的翅膀,走来走去啄食吃,牛栏里面,积灰尘的空水槽寂寞地躺着,上面铺了一层纸,晒着干菜。角落里,干草屑还存在。栅栏有一面磨擦得发白,那是从前牛吃饱了草颈项发痒时磨的。

 

栅栏、黄鸡、牛棚、干草堆,十足的乡土元素,但张爱玲细腻的笔触之下,又怎能说这乡土之景不美呢。是了,河南的诸多节目之中,蕴含的乡土之气就充满着一种“鲜明色彩”般的细腻感,是厚重而不油腻,是契合而非凑合。

 

如今年轻观众们讨厌的并非是乡土,而是老土,他们并非不喜欢习俗的东西,而是讨厌庸俗的东西。

 

对于河南卫视这短缺的经费而言,导演兼职作词,打鼓的小哥兼职rap,音乐总监几乎包圆节目编曲作曲,想要让每个节目看起来足够大气、精致是不现实的,但精致是可以用资源去打磨的,而细腻是要用心去触碰的。

 

仅《为河南加油》rap部分的Beat中,有随着歌词而出现的一些文化元素,比如歌词提到少林的锣声、提到太极的衣袖声、朝阳沟的唢呐声、拜年的鞭炮声等。

 

这就是一种细节塑造上的细腻之感,它没那么精致,却十足的细腻。将更多乡土气息的元素以细腻的手法与新潮元素糅合,所诞生之物,自然能让观众触动在这景色之内,感受地气的魅力所在。

 

好比如今网上流传的一段打油诗:“煮豆烧豆杆,豆在锅里喊,都是一个爹,凭啥要烧俺。”

 

这打油诗并非让曹子建的珠玉蒙尘,反而是知晓曹植七步诗珠玉在前,方才能会心一笑,领略这种俚语似的笑点所在。

 

文化之精: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除形式亲善、糅合新旧外,河南卫视节目的内核也把中原精神尽数体现。

 

中国古代最早的词典《尔雅》在第一篇《释诂》中对“豫”字有四个解释,分别是“乐、厌、安、舒。”涵喜怒哀乐的世间百态,求安居舒心的民生经营,这股真切之感,方是豫地民众之缩影。

 

民生正是贯穿河南卫视四个节日晚会的重要元素,节目中处处可见民生百态,这也是作为人口大省的本源所在,以人为本、寻国泰民安。

 

除贯穿始终的民生元素外,河南卫视破圈的几个节目取材,也尽是本地文化之精髓。比如春节河南卫视最受好评的《唐宫夜宴》,选材是唐俑中独具特色的唐三彩,而提起大唐盛世,除了长安外,也少不了东都洛阳的色彩,

 

还有以洛神为原型的《祈》,发源也在河南。曹植在《洛神赋》的开头说:“余从京城,言归东藩。背伊阙,越轘辕。”而此前洛阳市集邮协会组织的对《洛神赋图》原地考察活动中,也结合实地考察与文献查阅,认为从曹植于三国魏黄初三年(公元222年),在今河南曲家寨村北面伊洛合流处写下了《洛神赋》。  

 

这也意味着本质上,题材的选择都是河南本地的元素,对这些元素的认知与重构,自然是长在这片土地的人更能驾驭。熟悉的素材加上细腻的匠心巧思,才能孕育出外显文化跳跃,内含地域精气的文化内容。

 

所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豫地这位文化巨象,其精神之深远,小可见于民生民泰,大也能至国事国安。

 

在河南卫视元宵晚会戏曲类节目中,《五世请缨》里特别安置了4位佘老太君,用意也是致敬4位牺牲在边境的战士。当那“年少人盼的是立功边境,年老人我喜的是一门忠贞”唱响时,报国之气萦绕满堂。

 

这种为国为民的奋斗精神也是河南文化代代相承的底蕴。

 

依稀记得已故的姥爷在我幼时提起过,“当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俺那成庄成庄推着架车子(一种手推的农用手推车)给部队送吃类。”岁月逝去,原话已模糊不清,只记得老爷子追忆那段岁月时,时常要上眼药的眸子却异常清洌,面庞上是一位垂暮河南人平实且温厚的笑。

 

文化之幸:高山流水,知音遍布

 

除却节目形式与内涵的塑造之外,河南卫视也有幸生在一个文化创作的幸福时代。

 

私以为,信息时代的娱乐之精髓,莫过于“花絮”。

 

在如今的很多作品中,许多看似不经意的细节,实际上都是经过仔细设计的,身为创作者,自然也期待着观众能发现这些。

 

而传统娱乐中,观众能看到的是“成品”,吃到的是端到台面上摆好造型的“娱乐大餐”。懂行的“美食家”们能称道不已,洞悉师傅们的精巧匠心,而大多数的一般人,千言万语不过化作一句“好吃”、“不错”,虽是赞扬,但作为创作者,还是高山流水般的回馈更能触动、鼓励,更有再度创作的动力,良性循环。

 

所谓知音难觅也是如此,对于大多数观众而言,一句好看已然是他们的最大肯定,但又无法奢求大多数观众都能有这种洞察力。这自然不是观众的问题,而是在于很多艺术鉴赏本身就有门槛。

 

而“花絮”形式的出现打破了这一门槛,不仅将台前呈现给观众,将幕后的付出与艰辛也带到荧幕前,创作者的付出、设计一再为观众所熟知,引领了一股愿意去挖掘作品内细节、作品背后付出的风尚。

 

正如凭借《觉醒年代》获得白玉兰奖最佳导演的张永新导演,和白玉兰奖最佳男主角的于和伟老师在一次采访中就提到,导演和演员在创作中的一些想法、安排就被如今的观众们所认可、发现,颇有一种“这届观众非常棒”的幸福感。

 

辜鸿铭在《中国人的精神》一文中曾提到“中国人身上有种难以形容的东西”,这种东西让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喜欢中国人,辜老称之为文雅,而对文雅的解释,辜老则给出了四个字“善解人意”。

 

喜爱精神生活的华夏民族,骨子里就有着对努力的认同感,愿意去肯定、去认可他人的努力,愿意去欣赏这些用汗水浇灌的作品,正是中国人品质中的高贵所在。

 

就像知乎提问中,有人用苏东坡“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来形容《祈》舞之美,深以为然。该句出自苏东坡的《浣溪沙·端午》,而《祈》恰恰从装扮到服饰皆突出红绿色彩,这种安排又何尝不是创作者的有意为之?创作之巧妙能为观众以洞察,何其幸也。

 

在如今视明星为楷模、奉流量为圭臬的娱乐创作之中,河南卫视的作风,颇有一股鲁迅先生在《摩罗诗力说》中赞叹拜伦式英雄那样:“刚健不挠,抱诚守真;不取媚于群,以随顺旧俗”的意味。

 

如《端午奇妙游》开篇祭天之言:“煌煌中华,文仁武义。忠魂屈子,攫贤俢章。回望沧桑,未敢或忘。精诚永驻,壮志未。”以赤诚而易真诚,凭继志而莫卑妄,新中华之文化创作,当更用心些。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