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濒临雪崩依然玩火,雪松集团有多大胆?

编辑 | 于斌

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

“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这句出自伏尔泰的金句,已然成了雪松集团濒临雪崩时的真实写照。

两年多前,面对围堵在中江信托南昌总部的投资人,雪松控股董事局主席张劲举着大喇叭说,“我本人就是解决中江历史问题的第一负责人”。在长达8个小时的恳谈会上,张劲承诺:“我们只占70%的股份,但会承担100%的责任。”

彼时,雪松控股受让中江信托71.3005%股权完成工商注册变更登记,雪松控股正式入主中江信托。不过,要知道,此前的中江信托人称“暴雷王”。因此,当时收购暴雷的中江信托的雪松控股,也一度被市场称为“白马骑士”,对于即将崩盘的中江信托来说,雪松集团的入主,也无异于雪中送炭。

然而,这位“白马骑士”似乎高估了自己处理烂摊子的能力。去年底,多位与雪松信托签署过受益权转让协议的投资人表示并没有等来雪松信托承诺的本息兑付款。今年初,更是有50名投资者前往江西南昌雪松信托公司总部维权,而雪松信托副总裁李楠表示“本次协议书无效”。

不过,雪松集团并没有因为投资人集体维权,而选择息事宁人。而是以“控股集团因广州旧改拿地耗费了大量资金”为由,拖延兑付款,引起投资人群嘲。

去年年底,雪松控股旗下公司广州市景腾房地产投资有限公司拿下了广州最大旧改项——目黄埔区何棠下村。因此,投资人最大的质疑之声在于,有钱拿地却没钱兑付逾期信托项目,雪松控股当初选择收缩房地产业务,此时为何又重金加码,甚至不惜以信托项目逾期为代价?

疑云重重之下,人们揭开了这位“拆雷专家”的真面目。更多业内人士认为,虽然雪松集团的危机是因为中江信托的前期埋雷而起,但是屡次单方“撕毁协议”,并不无辜。

缘起缘灭,雪松集团既拆雷也埋雷

如果不是因为雪松信托“翻脸”不认兑付协议书逾期本金达数十亿一事,原本低调的雪松控股集团和集团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张劲,可能也不会由幕后走到台前。

要知道,张劲掌舵的雪松控股,一直是《财富》世界500强榜单的常客。2018年,雪松控股以2210亿元营收上榜《财富》世界500强361位;2019年7月,该集团再次上榜《财富》世界500强榜单第301位,总营收达2851亿元。

而张劲尽管低调,却也难掩其江湖地位。自2016年开始,其也多次出现在各大财富榜单上,并被冠以“广州第一民企掌门人”的称号。然而,经历了几次维权事件的曝光,张劲似乎有些盛名难副。除了接盘中江信托被“套牢”外,雪松集团自身也频繁暴雷。

去年9月,媒体曝光其“长青”信托产品存在220亿元底层资产尽数虚无、疑似“自融”的消息。尽管雪松控股在其官方网站发布了澄清公告,但是媒体及投资人并不买账。

0uTGa59bS1x

值得注意的是,雪松控股的7条回应,并未对其“长青”系列产品风控问题、底层资产债务人否认债务等问题做出正面且直接的回应。因此有业内人士认为,其是否默认了媒体曝光的事实?

据了解,“长青”系列产品,像是移花接木。债权人将债务人尚未到期的应收账款转让给文心保理,文心保理再把应收账款转让给雪松信托,做成信托产品向投资者融资,所融得的资金通过雪松信托及文心保理再度发放给债权人。待债务人到期付款,最终通过雪松信托将本金和收益发方放给投资人。

不过,据媒体报道,雪松信托“长青”系列产品所涉及的220亿元应收账款并不存在,且债权人存疑。而雪松信托最为重磅的“长青”产品系列,只有唯一的合作方——文心保理。彼时,恰逢文心保理关联方实控人意外死亡,更让雪松信托220亿底层资产的真实情况,变得扑朔迷离。

0uTGa5t4xex

砸下百亿拿下信托牌照为哪般?

据了解,雪松信托的前身是中江信托,而中江信托的前身则是江西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该公司在2004年剥离9.28亿元的不良资产后,开始在信托行业站稳脚跟。

不过,好景不长。在中江信托大肆扩张的同时,雪松集团也屡屡行走在危险的边缘。数据显示,从2008年至2017年,近十年间,中江信托的总资产从最初的7.37亿元暴涨至109.96亿元;其中,2016年实现净利润19.25亿元,在68家信托公司中排名第6位。

0uTGa6VyDYi

给中江信托第一次致命一击的是,2018年《资管新规》的发布。彼时,诸多信托机构在此前野蛮生长所积累的问题,亦逐渐暴露。直至去年上半年,四川信托、安信信托等老牌头部信托公司也没有幸免于难,接连暴雷。而中江信托更是暴雷的重灾区。

自2017年开始,中江信托旗下金鹤系列、金马系列、银象系列和金龙系列等信托产品,深陷多起违约逾期事件中。期间,也先后踩雷凯迪生态、亿阳集团、神雾节能等企业,随后亦卷入金马、银象等征信项目。实际上,这样的山雨欲来并非毫无征兆。

早前,雪松集团入主中江信托,就对外披露了的项目逾期情况:35个逾期项目,本金总规模共计79亿元,涉及投资者2400人左右。而坊间传闻,雪松控股为收购中江信托亦需支付百亿交易对价。

因此,雪松集团收购中江信托,也被视为押宝最稀缺的金融牌照资源,并以此作为突破口。要知道,借助收购中江信托,雪松集团也无异于获得了一张“免死金牌”。

而且,信托牌照是雪松控股取得的首张核心金融牌照,此前雪松获得的金融牌照多在融资租赁、私募基金、商业保理和担保等领域。

不过,信托业务日渐名正言顺的雪松集团,经营数据不容乐观。据雪松发展近日发布2021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营业收入959,093,015.11元,同比增加42.90%;亏损3,526,660.49元,同比亏损减少93.71%。

尽管亏损在收窄,但是持续增收不增利却是雪松集团必须面对的现实。据了解,雪松实业集团仅财务费用,近5年就增长超过了10倍,2019年达11.4亿元;2020年上半年,其财务费用高达8.9亿元,逼近上年全年金额。

毫无疑问,如此大手笔的财务支出背后,是雪松集团频繁的资金往来。这可以从创始人张劲的神秘创业故事窥见一斑。

据了解,张劲头顶的光环不计其数。有人称之为“广州隐形地主”,也有人将其贴上了第一批创投人、股神等头衔与标签。

0uTGa7hJDK8

事实上,最初雪松身上曾有过房地产的影子。尽管随着踏足领域逐渐增多,雪松早年已经在逐渐淡化房地产业务。但是如今依然有王者归来之势。

以去年下半年以来,雪松频繁现身广州土地和旧改市场为例。据了解,华润退出后,雪松已介入广州黄埔南岗北片旧村。

要知道,南岗片区历史悠久,是黄埔区千年重镇,更是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南港片区冠有“广州第二CBD”之称,既是广州市与黄埔区的对外门户,也是黄埔临港经济区的交通枢纽,连接莞深等珠三角地带。

近年,随着广州周边加速开发,南港片区影响升级迫在眉睫,更具有战略意义。毫无疑问,南岗片区是一个地产大盘子,雪松集团将其收入囊中,无疑也有了又一个撬动资本与市场的筹码。这也不难理解,为何重金加码房产的雪松集团,财务费用逐年翻倍式增长了。

尽管随着旧改项目的陆续上市,其资金流也将得到明显的改善,但是众所周知,地产项目通常投入大、周期长,据了解,在目前雪松获取的三个旧改项目中,何棠下村已处于拆迁阶段,预计在明年1月份预售,其他两个项目中由公司持有的部分也会在2023年时陆续发起首期预售。

但是,这几个项目是否会成为雪松集团快速回血的救命稻草,尚且是一个未知数。不难看出,虽然雪松集团也有地产基因。但是在城市更新、产城领域里,依然是个新兵。在业内人士看来,能否靠这些项目做大雪松在旧改、产城方面的影响力,显然是存在诸多隐忧的。

结语

有着房产基因的雪松集团,显然没有忽略大宗商品供应链、地产开发等主要实业的经营。不过,雪松集团在掌握着巨大社会资源的同时,也随时如刀尖起舞,行走在雪崩的边缘。

而且,尽管其拥有中江信托留下的牌照,手握合规经营信托业务的“尚方宝剑”,但是,其本身的经营状况,却并不会因为这张入场券而变得更加容易。相反,一向擅长拆雷的雪松集团,也可能随时会因为大规模扩张、发展过于激进而给自己、给投资者埋下定时炸弹。稍有不慎,再次爆雷也不无可能。

而雪松集团也许从接盘中江信托的那一刻起,就注定走上了一条难以回头的路。只是,这条路是坦途还是险滩,雪松集团已经身不由己,因此也只能自求多福。

[!--page.stats—]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