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观察

教培玩家生火自救

教培玩家生火自救

配图来自Canva可画

教育对于提升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教育也被称为永不退出的投资。不论是实现个人发展,还是对社会整体生产力的提升,教育都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多少家庭把希望寄托在子女的教育上,期望下一代在得到良好的教育后实现阶层跃迁。

 

这样的期许原本是好的,但反映在市场化的教培行业里,就出现了军备竞赛这样内卷式低效竞争的出现,也让监管部门注意到了问题并对整个教培行业实施了行政指导。在此情形下,未来教培行业会走向何方,又会以何种方式继续自己的经营之路呢?

 

多方位全发展

 

一般的教育培训服务,是为个人提供有利于个人发展的知识技能培训教育活动,目前的教培赛道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完善的有针对性的服务种类提供,包括以亲子教育为对象的学前教育;提供学科辅导的K12教育;以成人为教育对象的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也有偏向课外的语言培训类教育和素质教育。

 

从2014年开始,我国的教培行业开始快速发展,赛道热度逐渐升温,玩家们纷纷鱼跃而入。2020年,教育培训行业新增企业数量已经达到约6.5万家,到2021年8月,教育培训行业新增企业的注册数量已经超上年全年。目前,我国教育培训行业的企业数量大概42万家,其中大部分为小微企业,大型企业占比仅为5%。

 

整个教培行业的火热也得到了资本的推波助澜。从2014年开始,我国教育培训行业的投融资事件开始大量增加,并一路走高。但在2018年监管部门加强了对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管后,行业的投融资热度开始降低。狡黠的资本再嗅到气氛不对时,藏起了自己贪婪的利爪。

 

2020年的新冠疫情让经济形势快速下滑,但也刺激了线上教育的发展。以猿辅导、作业帮等为首的在线教育企业获得大量融资机会,2020年我国教育培训行业投融资达到历史高点640.5亿元,彼时其它行业的从业者们,纷纷赞叹教培行业扩张的速度,也称赞教培行业从业者们的高收入水平。这种高景气的形势大大激发了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

 

整个教培行业的组织结构也在市场化的趋势中变迁着。2020年我国教培行业获得投融资次数最多的是素质教育和K12教育,其次为学前教育、职业培训和语言培训。由于疫情的影响,出国留学人员数量大幅下降,留学培训赛道的投融资事件逐渐下滑。

 

火热背后的乱象

 

另一面来把时间拨回2015年,消费者针对教育培训的投诉开始不断上升。根据消费者协会的数据,针对教育培训的投诉从5811件上升至56165件,占服务类投诉比例从0.91%上升至5.72%。2021年上半年,针对教育培训的投诉比重上升至5.99%。投诉的主要问题集中在合同和售后服务上,反映出了教育培训行业的合同纠纷和退费难的问题,其次还包括虚假宣传、服务质量等乱象。

 

首先是从业者们多的诱导性虚假宣传。教培企业为了在竞争中取胜,在招揽客户时频频夸大其词以吸引客户。主要的虚假宣传包括虚构教师的从业资质和教师的执教履历,为了促进成交,包装品牌形象,教培行业的销售人员会夸大培训效果和机构实力,诱导客户进行不必要的消费。

 

其次是部分企业缺乏经营资质。教培行业的从业者在利益的驱使下,部分企业长期出现无证办学的现象,为了提升业绩而超范围经营,讲师资质不合格,师资力量缺乏保证。这些乱象导致教培机构的学科内容过于繁重,违背了学生的正常学习过程,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背离了教育是提升个人素质的这一宗旨。

 

最后是为了引流而向客户贩卖焦虑。培训机构通过虚假宣传,向家长和学生灌输“起跑线”思想,刻意制造恐慌贩卖焦虑,利用人性弱点来完成课程售卖的目的。教培机构的手段制造出了一个无形的军备竞赛机制,增加了家长的负担,对教育事业造成了负面影响。

 

市场调控不能缺

 

在此行业乱象下,监管部门及时出手,出台双减政策限制危机蔓延。对于教育培训机构进行了资质和融资限制,明确规定各地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并将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盈利性机构。对于非学科类培训机构,要加强学科区分,明确相应主管部门,严格审批资质。

 

一方面规定不得占用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进行学科培训。根据公开数据显示,有36.5%的学生每周在校外参加培训的时间在4个小时以上;82.5%的学生在周末参加校外培训。利用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进行校外培训的情况严重,校外培训时间过长,培训科目较多,造成了校内减负校外加压的现象。

 

另一方面对教培行业宣传严加监管。“双减”政策规定相关部门要加强校外培训广告管理,确保主流媒体、新媒体、公共场所、居民区各类广告牌和网络平台等不刊登、不播发校外培训广告,斩断了教培的宣传渠道。也会严肃查处各种夸大培训效果、误导公众教育观念、制造家长焦虑的校外培训违法违规广告行为。

 

随着行业监管的趋严,各教育培训机构不得不面临裁员和转型的局面,好未来、新东方、作业帮、猿辅导、VIPKID、高途、51 Talk、掌门教育等多家公司也爆出裁员的消息。无论是人员的缩减、团队的优化,还是业务的调整,都预示着我国教育培训行业将进入最煎熬的转型期。

 

转型自救是出路

 

目前来看,“双减”政策规定主要集中在K12阶段的学科类培训,而这些以K12教培为主要业务的机构将面临转型。但对素质类培训机构受影响较小,艺体教育等培训机构仍可正常开展业务,这种形势也为教培行业指明一条出路。

 

一方面教培机构开始向素质教育转型。发展素质教育已经成为社会共识,受到政策影响的教育培训机构试图向素质教育进军。2021年7月28日,猿辅导上线STEAM产品“南瓜科学”,新东方、好未来等头部教育机构积极布局素质教育业务。2015年到2019年,我国素质教育市场规模从2642亿元增长到5286亿元,复合增长率为19%。

 

另一方面是捕捉教育硬件领域的市场机会。教育智能硬件是智能硬件产品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根据不同使用对象而开发出满足各类教育阶段和场景的需求。对于教育培训的用户来说,学习类智能硬件已经逐渐成为教学教辅方面的刚需。字节跳动旗下大力教育、华为、阿里、腾讯、百度、网易有道和科大讯飞等均发布了教育智能硬件产品。

 

未来我国教育培训行业也将逐步回归教育本源,教育的重要功能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培养学生“真善美”的教育才是教育的本真。教育是关系重大的民生话题,教育从业者只有扎扎实实练好内功,才能在未来有长足的发展。

刘旷公众号,ID:liukuang11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