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 于斌
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
近年来,我国一直在持续推进职业教育的全面发展与建设,但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距离社会总体需要还有一定的距离,尤其是在迈向制造强国的过程中,各行业对有优秀专业技能的大囯工匠的需求更是多多益善。
完善的职业教育是工业现代化的基础
当前的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地需要一支强大的高素质技工队伍,普通高校培养的人才不能完全适应现有经济产业结构的全方位需求,作为技术人才培养的摇篮,职业教育正受到国家前所未有的重视,
2019年,国务院发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就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2020年,教育部等九部门发布《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再次指出坚持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不同类型、同等重要的战略定位。
10月1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就提出,到2025年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基本建成,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不低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10%,到2035年职业教育整体水平要进入世界前列,这对职业教育来说,是一个重大的利好消息,当天股市与职业教育相关联的板块也爆发了涨停潮。
今年以来,财政部、教育部、人社部等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在资金预算、经费使用、技能提升等方面,着力向职业教育倾斜,社会各界也越来越多地感觉到,职业教育正在驶向发展的快车道。
目前我国的制造业不仅普遍缺少各种技术人才,更缺乏高级技工类人才,在产业工人队伍中,高级技工类人才所占的比例仅有5%左右,相比之下,日本是40%,德国更高,达到了50%,随着我国正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对各种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预期会更加强烈。
人社部发布的《2021年第2季度全国招聘大于求职“最缺工”100个职业排行》显示,在此次新增加的30个职业中,近一半都是与制造业等行业相关的。
“十三五”期间,我国技能人才总量由1.3亿人增加到了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5000万人,而近期人社部出台的《“技能中国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在“十四五”时期,要通过实施技能中国行动,再新增至少4000万技能人才。
伴随着大学扩招,每年毕业的大学生人数屡创新高,供过于求的局面使得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也是比较大的,所以即使上了大学也不一定就万事大吉了,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各行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呈大幅增加之势,职业院校的应届毕业生在就业方面总体上要比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要好不少。
随着我国产业技术的逐步转型升级,更多的智能化、互联化、精密化、数字化的设备被引入生产线,许多工厂和企业普遍急需这方面的新蓝领人才,其收入自然也是水涨船高,
2020年“时代数据”的报告显示,新蓝领人才中有近7成实现了不同程度地收入增长,有6成以上月收入在5千元以上,近4成月收入在9千元以上,2019年上海市技能人才年平均工资在12万元以上。
刘涛2年前从南京的一所职业学院毕业,他学的是自动化专业,他现在仍然对当时找工作的情景记忆犹新,当时他和同学拿着简历来到当地的人才市场,没多久就有几家企业伸出了橄榄枝,他最后选择了一家当地知名的设备制造企业,负责智能化设备的维护,不过他也坦言,做技术工比较辛苦,还要耐得住寂寞,因为整天只能跟一众哑巴机器打交道,枯燥而乏味。
在我国未来的教育体系中,普通孩子既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不同层次的学历教育,也可以走一条更务实的职业教育之路,无论选择哪一种教育模式,都能拥有属于自己的付出与收获。
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家长们的的担心
中职教育是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础,目前我国的中职教育正面临着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招生规模逐年缩小、因教学质量不高导致学生中途流失、中职学生升学渠道偏窄等问题。
对于职业教育而言,我国的基本指导方向是“保持高中阶段职普比大体相当”,但教育部的数据显示,中职学校的招生人数占高中阶段总招生人数的比例,已从2010年的约占一半下降到2019年的41.7%, 中职学校正面临着生源不足窘境,这其中办学质量参差不齐,师资力量与软硬件水平不高,教学水平与企业的需求差距较大是主要原因。
中职学校不仅招生困难,而且学生中途流失的现象也比较多,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显示,2016年中职招生近600万人,到2019年毕业时的人数少了100万人。
王蓓的初中成绩一直不够理想,想要考上市里好一点的中学基本上无望,家里人商量着看能不能找一所好点的中职学校就读,以后有一技之长傍身,这样也算是一条不错的出路。
于是妈妈去几所中职学校了解了一下,感觉部分学校的条件比较一般,有的开设自动化专业课程,却没有可供操作学习的设备,有的设立了软件相关的课程,但这方面经验丰富的老师比较缺乏,学校的学习环境与氛围也是一般。
有的学校各方面条件还不错,专业也蛮有吸引力的,但以后想进一步升到更高层次的院校学习,也有诸多的限制与不利条件,比如每年的中职升学招生计划比较少、专业设置不对口等,妈妈现在有点担心,去中职学校读几年的话,在学历的提升上也许不能够取得预期的效果。
近几天,《中国青年报》教育科学部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共收到2万多份有效问卷,受访对象是全国职业院校的学生,目的是了解这些学生的就业意愿,结果显示有超过6成的受访学生毕业后不愿意选择当“蓝领”。
职业院校是为我国的科技强国与制造业发展培养各类技术人才的学府,但学生们的求职意向却着实令人感慨,细细分析一下,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劳动强度与薪酬回报不成比例,技术蓝领工作比较累,工作条件比较差,待遇总体上也不算高,而且晋升空间窄,有时即使付出了努力,也不一定会有相应的回报。
二是成就、荣誉感与社会地位不高,现在企业招聘有一种唯学历的倾向,多喜欢招名牌大学学历高的人才,从职业院校毕业有时候会有一种低人一等的感觉。
三是现在就业渠道的多元化让不少学生选择跟着潮流走,更愿意去现在热门的行业求职,例如以互联网为载体的各种电商销售,这些职业工作体面、相对轻松、有向上发展的空间,因此对毕业生更有吸引力。
由此可见,要人们逐步摆脱偏见,普遍地认同和选择职业教育,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但职业教育和学历教育相向而行,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推进教育的整体现代化,已经是不可逆转的前进方向。
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并重的时代已经来临
职业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承担着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任务,而技能人才正是使我国成为工业与制造强国的基础,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新动力加速孕育、经济发展加快创新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专业技术人才尤其是高级技工类人才的较大缺口,无疑会对工业制造行业的发展壮大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于见专栏」认为,要改变目前的困境,一是要完善技术人才的薪酬增长体系,大力拓展技术人才的成长升职空间,不断地提高技术人才的福利待遇并改善其工作环境,简言之,就是要通过高薪酬、优福利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进来。
二是要逐步提高技术人才的社会地位,在评职评级、人才引进、落户安置、技能培训等方面给予积极的政策支持与引导,从而激发技术人才的荣誉感、使命感与责任感,也在全社会营造出良好的工匠文化氛围。
三是要以工业与制造业的实际需求为人才培养目标,建立职业教育院校的优胜劣汰机制,除了加大对职业教育的各项投入,不断拓宽面向高等教育的升学渠道以外,甚至可以鼓励企业承担职业教育的职能,共同大力开展高学历层次、高技能水平、复合型的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山东省推出的“职教高考”制度,就是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增加职教高考本科招生的录取人数,去年录取了本科生1.5万人,录取比例由前年的1:6提升到了1:4,这极大地增强了中职学校的吸引力,去年中职学校的招生人数同比增加了5万多人,其中有2.5万人的实际分数还超过了普通高中录取线,不仅生源质量有了明显提升,而且中职教育良好的发展势头也得到进一步巩固。
根据我国的《职业教育法》草案,到2022年,有不少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将会向应用型职业院校转型,同时还将建设50所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150个骨干专业(群),届时会有更多的中职教育学生能获得继续本科深造的机会。
「于见专栏」认为,未来的职业教育需要由数量占优转向以质取胜,以逐步扩大中职对口的职教本科招生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为突破口,着力提升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培养层次与水平,为产业发展培养更多的工匠型人才,从根本上改变一些人对职业教育存在的种种偏见。
时移事易,未来的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这两条道路最后其实是殊途同归,都是共同为个人的成长与产业的兴盛奠定基础,只有当社会上开始出现人人争着去当蓝领,越来越多的人把技术类的职业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与追求,各行各业中也涌现出越来越多的高学历、高层次、高素质的技工人才时,我国的制造业才会发展得更快、更强、更有竞争力。
结语
越是高速发展的时期,就越是要重视职业教育的总体规划与办学质量,通过以大刀阔斧的决心和锐意进取的气魄,大力地对职业教育进行全面地规范和优化,只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推动职业教育的长远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