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区块链-o

苹果Q4财报后股价波动 资本市场在纠结什么?

随着双十一的到来,苹果(AAPL.US)也在近日公布了2021财年第四财季的财报。财报显示,该季度,苹果实现营收833.6亿美元,同比增长29%,市场预期846.9亿美元;调整后净利润205.51亿美元,同比增长62%,市场预期203.3亿美元。营收增长并未达到市场预期,好消息是,调整后的净利润是稍稍超出预期。

而财报的公布也进一步影响到其股价的变动,在财报公布之后,苹果公司股价盘后跌超4%。10月28日,苹果股价收盘价为152.57美元/股,美国时间10月29日4点22分,股价下滑到146.98美元。截止29日收盘,苹果股价为149.800,仍低于28日收盘,不过29日盘后股价稍上涨,虽然仅有0.08%,也可见资本市场的“纠结”。

截图来源:富途牛牛

苹果股价下跌主要受主力硬件业绩过差的影响,但按照市盈率来看,尚有回升空间。目前苹果的市盈率在29左右,这个市盈率和亚马逊59的市盈率相比是有些差距的;但和谷歌28的市盈率相较略胜一筹。作为与亚马逊、谷歌比肩的科技巨头这一市盈率适中,可若是将比较线向纵向拉伸,会发现苹果终究是弱一些,和特斯拉335.88几乎爆表的市盈率相比,整体差距就非常明显了。同为硬件为主、软生态为辅的巨头,有特斯拉这“妖精”的对照股价不存在太大的泡沫空间,所以29日盘后微涨了一些。

两者市盈率缘何差距如此悬殊,在于苹果“统治”的硬件领域,都是高度竞争的领域,加之业绩不好,股价轻微波动情理之中。单拿最受关注的手机领域来说,就有中国队的华为、小米、荣耀、OV兄弟等企业紧锣密鼓的推出新品抢占市场,竞争逐渐趋近白热化。苹果的整体表现和外部环境重压,都成为资本市场不得不考虑的现实因素。

回到财报,先说不看好什么

在厘清之前先不做任何评述,还是要趁着新鲜出炉的财报,回归到财报本身,毕竟数据是最具有说服力的。

首先,本季度苹果硬件业务多项不及预期,“蛋糕不大”的iPad成了为数不多的亮点;包括iPhone、Mac、iPad及可穿戴设备、家用产品及配件在内的硬件业务,营收共计650.73亿美元,在总营收额中共占比78.06%。其中iPhone是营收中的主力军,其营收在总营收额中占比达46.62%,将近占据了半壁江山。虽然iPhone的同比增长和营收占比均较高,但依旧没有达到市场预期。据 Refinitiv 提供的数据显示,分析师此前平均预期苹果公司第四财季来自于iPhone 的营收将达 415.1亿美元,距离预期还差26.42亿美元。

相比之下,唯独iPad为苹果的硬件营收带来喜色,82.52亿美元的营收额高于市场预期的72亿美元。iPad营收可以超出市场预期,和特殊的市场背景有很大关联。因为疫情因素,学习和工作被迫转移到线上,平板因大屏、可移动、便捷的优势成为居家学习、办公的首选。这一点从市场数据也可以发现,据国际数据公司(IDC)全球平板电脑季度跟踪报告的初版数据显示,平板电脑市场在2021年第一季度表现出色,同比增长55.2%,出货量总计3990万台,这种规模的增长自2013年第三季度同比增长56.9%以后再次出现,至今平板电脑销量仍旧吃着黑天鹅事件“红利”。

据上述IDC报告显示,与全球市场相比,2021年第一季度中国平板电脑市场出货量约625万台,同比增长67.6%,创2013年第二季度以来单季最高同比增幅;而从平板电脑的主要厂商来看,在2021年第一季度中,苹果同样在中国市场稳居第一,出货量约为266万台,同比增长103.2%,占据42.5%的市场份额。华为平板位居第二,出货量约为150万台,同比增长26.9%,市场份额占比24.0%。独立的荣耀平板出货约53万台,同比增长68.5%,市场份额占比8.5%。

正因平板电脑今年整体呈上扬态势,苹果iPad也就“水涨船高”。但由于即使增量了一半销量,其整体营收中占比也只有一成左右,对股价的“维稳”作用就相对微弱。

其次,在软件服务方面能力变强,但增速堪忧释放坏信号;硬件端的平平表现,没有影响软件服务业务再次超预期。软件服务业务实现183亿美元,超出市场预期的176.4亿美元,而软件服务本季度的毛利率达到70.5%,季度营收和毛利率双双创历史新高。

虽然软件服务营收在增长,也取得了一点成绩,总营收占比也达到了21.95%,然而环比增速过慢拖累了表现。2021财年第三季度,174.8亿美元的服务营收占814.34亿美元总营收的21.46%,一个季度的时间服务营收占比仅提升0.49%,环比增长的缓慢,提振信心的作用就大大减弱。

另外,“苹果税”的诸多风波也会成为苹果服务营收上的一大阻碍。先是和游戏《堡垒之夜》开发者Epic Games长达一年的诉讼纠纷,法庭认为苹果的行为违反了加州反不正当竞争法。让苹果蒙上了一层阴影;之后据法新社10月23日消息,苹果公司更新了其应用商店(App Store)的规则,允许开发者就支付事宜直接与用户联系,而无需向苹果支付15%或30%的佣金。该事件目前影响范围还很小,不过由于此规则是受外界压力而“更新”,等于说“苹果税”时代面临着变数。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0月27日,俄罗斯联邦反垄断局(FAS)宣布,对苹果公司提起反垄断诉讼,因为苹果未能按时解除App Store应用程序开发者告知客户其他支付方式的限制。FAS认为,苹果正在滥用其在iOS应用程序分销市场的主导地位,限制开发者的自由并遏制了市场竞争,导致产品价格上升。因此,8月30日FAS向苹果公司发出警告,要求苹果在9月30日前停止违反反垄断法的行为,但由于苹果没有遵守警告要求,FAS决定以苹果违反反垄断法为由提起诉讼。据了解,如果苹果被认定违反竞争法,那么监管机构将根据苹果在俄罗斯的收入进行罚款。众多的负面消息,令人怀疑苹果税未来究竟能够坚持多久,在某些国家苹果税会不会强制“废除”?这些对于苹果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最后,探索业务尚未成型,加之苹果不爱营造概念也影响较微;物联网、造车等探索业务尚在概念期,其中,值得一提的是造车业务。在如今都在热衷造车的时代,苹果自然也不会被落下,而且苹果的造车之心由来已久。早在2014年,苹果就启动了代号为“泰坦”的造车计划,打算推出一款能与特斯拉抗衡的新能源汽车。为此,苹果动用了庞大的资金将克莱斯勒、特斯拉、福特等多家公司的动力测试和混合动力系统工程师挖走,组建成了一支有1000位员工的团队。

然而,苹果的造车计划并没有得到一个好的延续,随着员工的离职,苹果不得不暂缓造车,开始研发自动驾驶技术。据不完全统计,从2017年至2020年,苹果已经获得超过100项汽车相关的专利技术,涵盖了自动驾驶、车载系统、车体结构、智能座舱等。自动驾驶技术专利的占比从2016年的22%上升到了2019年的41%。

在自动驾驶领域取得些许成绩后,苹果在今年1月重启了造车计划,并寻求与车企合作代工生产汽车。据媒体报道,苹果已拜访了多家韩国和日本的汽车供应链厂商和整车制造商,其中包括现代、丰田和LG电子等,不过都没能取得实质进展。近期,苹果造车的消息再起波澜。有外媒报道,苹果与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就其计划电动汽车的电池供应所进行的谈判,但并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僵局之下苹果转而向松下抛出橄榄枝。消息是真是假尚未经过苹果证实,但松下电池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不否认各种可能性。可能松下想要为日后合作留下回转余地。与时俱进的新尝试确实是加分项,但由于没有质的突破,加之苹果一直低调“捂着”消息不放的性格,尚难起到稳定股价的作用。

说个题外话,苹果如果像小米一样天天放炮,这股价早就飙升了。不过苹果之所以苹果,就是库克不是雷布斯(划掉,应该是库克不是库布斯)。

综合来看,苹果的硬件业务承压;软件服务业务有增长,但难以担起营收重任;探索业务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从财报暴露出的问题就是,苹果的近况并不如意。

微升背后,财报也释放了一些“利好”信号

业绩是影响股价变化的内在动力。由于疫情“黑天鹅”事件的影响,对苹果的供应链造成威胁以致于影响到了苹果的产能,所以苹果的第四财季财报低于市场预期也在预料之中。

也正是因为苹果未能达成市场预期,致其股票在盘后市场股价一度下滑超4%。虽说苹果股价短暂波动,但细究苹果财报便可看出,其实力仍旧强劲。

首先,苹果穿戴设备“造新”能力极强,埋下好的伏笔;据IDC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达到4.42亿台,预计2024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将达到6.32亿台。

随着可穿戴设备市场的爆发,苹果可穿戴设备的销量也迎来增长。苹果在智能手表领域的表现强劲,以价格较低的Apple Watch SE 在市场上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可,另外在早前的财报电话会议中苹果表示,可穿戴设备在2021年第一财季创造了新的收入纪录,苹果的可穿戴设备业务现在已经达到了《财富》120强公司的规模。

随着近些年苹果对可穿戴设备产品的持续深耕,也使其业务营收不断增长。根据苹果财报数据显示,苹果的可穿戴设备、家居及配件销售收入为87.9亿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的78.8亿美元增长11.5%。如今以苹果的营收业务来看,可穿戴设备已成为苹果的第三大业务。不过,从智能手表、无线耳机、AirTag,这些硬件产品无论美誉度和销量都不错,释放了很好的信号。

而苹果作为全球消费电子的风向标,在可穿戴设备行业也保持着强劲的竞争力,据调研机构Canalys数据显示,在全球范围内,可穿戴设备市场在2021年第二季度总出货量达到4090万台,其中小米在第二季度超过了苹果,占据了19.6%的市场份额,出货量800万,而苹果的市场份额为19.3%,出货量790万。但苹果的增长速度依旧快于小米,前者同比增长29.4%,而小米则为2.6%。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9月24日iPhone 13系列手机上市后,苹果才陆续发布了包括Apple Watch Series 7、AirPods 3等新品,众所周知十月份才是“苹果潮”的起始阶段,因此市场预估,预计在岁末销售旺季的季度中,iPhone营收贡献甚至会超过六成。而苹果的可穿戴设备,也将成为继手机、电脑业务后的又一增长引擎。

其次,受“芯片荒”事件影响,苹果自研芯片推动整体营收增长;如今全球缺芯危机已经延续了一年之久,而随着缺芯导致的手机延期也给越来越多的企业带来挑战,就连苹果也未能在这场“芯片荒”事件中独善其身。

有分析师指出,由于芯片短缺和持续供应链问题有可能会导致苹果未来一年的销售和收益下滑,苹果下季度iPhone 13的发货量预计降低1000万台。而苹果发布的iPhone 13系列手机、Apple Watch、iPad系列的交付日期已经排到了12月份。

但得益于苹果自研芯片M1的加持,其Mac产品还未受到缺芯影响。据其财报数据显示,2021财年Mac收入为91.7亿美元,创下了Mac的历史季度收入记录。苹果公司CEO库克也在财报电话会议中表示,Mac的营收主要来自配有自研芯片的MacBook Air,客户对其需求强劲。

自研芯片除了解决产能问题,关键是它可以极大的省掉海量的芯片成本,如果未来苹果所有硬件芯片全部“自家化”,哪怕iPhone、Mac、智能手表等市场增速一般,能够腾出的巨额的利润。

况且,MI芯片对销量的提升,也极大了增强了外界对苹果硬件未来趋势的想象力。

苹果发布M1芯片起,苹果的Mac系列销售一直处于增长状态,据苹果公司的财务主管Luca Maestri说,该公司过去五个季度的Mac收入是该类别有史以来最好的五个季度。

最后,大中华区销量增长迅猛,苹果国内市场前景广阔;随着我国消费市场的快速发展,我国人均消费力度也在不断增强。从最终消费来看,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发达国家消费占GDP平均比重超过70%,美国和英国超过80%,我国占比为55.4%,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增长潜力。据预测,未来十五年这一群体还将增长到8亿人,消费前景非常广阔。

在苹果此次的财报中也得以验证,我国无论是市场规模还是消费潜力都已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据苹果第四财季财报数据显示,苹果美洲部门的净营收为368.20亿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为306.98亿美元;欧洲部门净营收为207.94亿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为169.00亿美元;大中华区净营收为145.63亿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为79.46亿美元,同比增幅达83%;日本部门净营收为59.91亿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为50.23亿美元;亚太其他地区净营收为51.92亿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为41.31亿美元。

以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整体来看,据Counterpoint Research数据显示,我国第三季度手机总出货量为7650万部,其中vivo以23%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一,出货量同比增长21%;OPPO以20%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二,同比增长26%;荣耀以15%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三;小米以14%的市场份额位列第四;第五则是拥有13%市场份额的苹果。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上一财季的电话会议中,库克就曾提到中国用户对iPhone 12系列的反响非常热烈,为苹果带来了巨大增长。而苹果的热销自然离不开各大电商平台的各种促销活动,对于即将到来的双十一也将再次引发用户的换机潮,届时,苹果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还有待考察。

结语:

而苹果因其财报数据不算亮眼导致其股价有所跌幅,如今的资本市场就像一个逐利场。苹果作为市场的科技巨头来说,营收虽然尚算稳定,但超级硬件“故事”有待更新。

总体来说,苹果此次的财报数据还算是中规中矩,毕竟经历了疫情与缺芯事件的影响,特别是在欧美地区,近一年都笼罩在新冠疫情之中,所以财报数据不算亮眼也在情理之中。

而财报数据的放缓也使人们更加谨慎,只有拥有足够成长空间的股票才能够吸引到资本市场的注意。以如今的苹果股价来看,缓性增长将是未来的常态,至于何时会得到资本青睐,还有待于苹果何时再有爆款出现。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