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 于斌
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
作为国内智能手机及智能硬件产品的头部企业,小米的一举一动都受到市场的关注。日前,小米公布2021年第三季度业绩,本季度该公司实现营收780.63亿元,同比增长8.2%,经调整净利润为51.75亿元,同比增长25.4%。但值得注意的是,小米集团第三季度营收环比下滑了11.1%,经调整利润环比却下滑了18.1%。
受此影响,小米集团股价也出现大幅波动。但总体来说,小米2021年Q3业绩还是在市场的预期之内。据观察,公司Q3营收及利润之所以会双双下滑,罪魁祸首就是全球供应链短缺,导致手机产能受限、公司智能手机出货量减少所致。
虽然小米2021年Q3的业绩环比出现下滑,但是这份财报中的关键数据处处都充满着希望,透露出黎明前的曙光,而小米通过布局生态链企业、入局新能源汽车造车的系列布局,也似乎在说明,业绩并不一定能完全代表生产力。
门店破万家,线上线下全渠道加固护城河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零售模式大行其道。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渠道的重要性都不言而喻。2021年,小米集团加速布局新零售,在巩固电商渠道优势的同时,继续发力线下渠道,截止10月底,小米线下门店正式突破10000家,这也意味着,未来小米也足以摆脱过去线下渠道不给力的困境了。
作为一家互联网科技公司,小米自成立之初,就确立了以用户为中心,通过硬件、电商及新零售、互联网服务三大支柱协作的商业模式。2015年之前,由于智能机的普及和互联网人口红利的爆发,小米以线上直销为主、线下分销为辅。
不过随着互联网红利的逐步消失,以及线下新零售模式的崛起,小米在2015年以后巩固了线上销售渠道的优势后,开始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全渠道多层次销售模式。不过,由于线下渠道布局相对较晚,在这个渠道小米显然带来一些损失。
例如,尽管每年双十一和618购物节期间,小米总能霸榜各大电商平台的销售冠军,可是等到年底一统计,小米国内的全年销售量却经常落后于华为和vivo。究其原因,过去因为小米持续专攻线上,线下渠道的布局,与其他几家手机厂商相比,尚且存在差距。
不过,此一时彼一时。近年,因为小米开始加速拓展线下门店,推进线上线下融合的新零售模式,这个尴尬的局面正在悄然改变,小米也借助线下渠道逐步实现逆袭。
在2021年Q1财报电话会议上,公司总裁王翔称,公司将全力部署线下渠道,把线下渠道的效率提升,因为线下渠道的铺设,是决定小米市场占有率的重要策略之一。2021年1月,千店同开的盛景,也标志着小米线下渠道全面发力,1003 家小米之家在270个市县同时开业,让每个米粉身边都有一个小米之家,而小米开拓更广的实体门店版图的野心,也初见端倪。而半年多过去,门店数量的增速,足以令人瞠目结舌。
而2021年Q3,小米实现万家门店的目标,也将进一步推动渠道下沉,挖掘下沉市场的消费潜力。其实,从今年二季度小米线下智能手机出货量市占率也可以看出,大力布局线下销售渠道,不但可以弥补电商平台在体验性和即得性上的弊端,而且还可以提升小米在国内的销售量。
而且,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以及线上流量触及瓶颈,发展线下销售渠道已经成为小米亟需达成的目标,并且具有战略意义。
要知道,小米万家门店目标的实现,不仅仅可以提高小米智能设备的市场份额,更可以提升公司产品的体验性和既得性,增加客户粘性,同时也可以为公司的生态圈扩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这一点,也可以从华为在线下旗舰店卖车,得到佐证。据了解,早在4月中,网上就传出华为将在线下旗舰店卖车的消息。由此,之前华为门店卖车的消息也宣告坐实。
反观小米,可以预见,以后随着小米线下渠道门店的增多,其旗下智能设备可以在线下门店得到体验,进而提升公司产品的渗透率,更重要的是,当AIoT时代来临时,线下门店渠道可以让公司具备先发优势,从而扩宽生态圈。
公司的全渠道布局,不单单体现在线上线下相结合,更体现在国内国外均衡布局,以此来避免供应链问题,实现优化市场配置的功能。而且,财报数据也印证了,这样的举措正在进入收割期。
很显然,这一点在三季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国内市场受核心元器件供应短缺影响的情况,2021年第三季度,小米境外市场收入达到409亿元,占总收入的52.4%,帮助小米稳固了市场地位,也提升了国际影响力。这从第二季度小米全球出货量反超苹果,就可以窥见一斑。
据小米三季度财报,2021年第三季度小米在全球11个国家和地区市占率排名第一,在欧洲地区智能手机市场市占率为21.5%,排名第二,在西欧地区的市场份额从去年的4.6%提升至今年三季度的13%,在印度市场连续16季度保持出货量第一。由于小米加速拓展海外市场,也助力小米不断的优化资源配置,巩固了国际地位,保持竞争力。
手机 x AIoT战略起效,运营数据增势凶猛
据了解,2021年第三季度,小米智能手机业务收入达478亿元,同比增长4.4%,尽管受到芯片短缺的影响,但是三季度智能手机出货量仍达到4390万台(去年同期为4660万台),排名全球第三,市占率为13.5%(Q2为14.1%),出货量下降的情况下,销售额却小幅增长,背后是小米持续高端化的战略开始起效了。
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行业大环境,也给小米带来了隐忧。例如,市场预计芯片短缺的问题将持续到2022年第四季度,因此,小米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在未来几个季度,可能会出现持续的下降。尽管如此,三季度公司MIUI月活达到4.85亿,同比增长32%,AIoT平台连接的设备数(不包括智能手机、平板以及笔记本电脑)突破4亿,同比增长33.1%。
系列数据表明,小米手机 x AIoT战略开始起效,使得小米在智能手机业务受限的情况下,还能继续保持净利润同比大增。
Q3公司净利润增长主要来源于互联网业务收入的增长,其中主要是广告和游戏业务的增长所致。据了解,公司广告业务三季度收入为48亿元,同比增长44.7%,主要得益于MIUI月活用户以及AIoT连接设备数大增的结果,这也是公司手机 x AIoT战略开始起效的标志,未来随着公司用户数的增多,小米将持续扩大生态圈,这也会直接扩大公司互联网业务的收入。
因此,但看小米现在的硬件设备毛利率,并无太大意义。虽然目前只有8%左右,但是未来一旦公司形成完整的生态圈,那么单单一个广告业务,就足以让小米价值成几何级提升了。
不仅如此,公司三季度AIOT业务营收为209亿元,同步增长15.5%,继续创新高,在智能电视、小爱同学等智能家居系产品稳居市场领先梯队,在空气净化器、智能摄像头、扫地机器人、智能灯等也开始呈现出多点突破局面。
据观察,小米以智能手机业务为核心,利用 AIoT业务全力打造智能生活, 截至2021年9月30日,小米电视的付费用户数同比增长13.5%,MIUI全球月活用户数在11月22日首次突破5亿。
这也意味着,小米在自身深耕生态圈的同时,还继续深化对生态链公司的支持。小米通过“面向智能家居的人工智能开放平台”,为小米生态链上的企业提供帮助和支持,形成商业领域著名的“竹林效应”,即生态链公司与生态链品牌同步取得长足发展。
据了解,截止目前,小米已经完成投资或孵化超过400家生态链合作伙伴。小米通过一系列自主或与生态链企业共同研发的科技产品和服务建立起一个庞大的生态链,以智能手机为核心,并逐渐向智能设备及生活消费产品延伸。
小米集团以手机 x AIoT为战略核心打造的生态圈硬件为基础,再加上近年来公司不断投资生态链上企业,使得小米成为最接近物联网生态企业的科技公司,其中多达4亿台的智能设备连接的AIoT平台是小米的坚实基础,而多达5亿的MIUI用户,也将强化这个物联网平台的智能中枢。
入局新能源汽车,布局未来
2021年3月,雷军宣布公司进军智能电动汽车市场,并决定初期投入100 亿 元人民币,未来 10 年将投入100亿美元。很显然,雷军入局新能源汽车,也是在给未来的小米生态圈扩圈做准备。根据中汽协的预测,未来新能源汽车行业是一个能达到年销售额四万亿规模的赛道。也就是说,未来几年智能电动车的销售规模,将数倍于智能手机规模。
所以布局新能源汽车领域,就相当于在给未来的小米扩圈增加筹码,使其离物联网生态更近。但作为一个看似造车经验为零的企业,小米凭什么敢于大力押注新能源造车呢?
观察认为,小米并非只是千亿的现金储备,足以让其底气十足。其它方面的实力,也足以撑起其造车的野心。
首先,小米在自动驾驶技术的几个核心环节——传感、定位、芯片、算法均有投资布局。此外,小米还投资了造车新势力中的小鹏汽车、后服务市场的能链集团等。据了解,截止今年9月,小米投资布局的电动智能汽车领域的公司有62家,其中包括普诺飞思、禾赛科技、几何软件等智能电动汽车独角兽。
其次,小米自身也在自动驾驶领域申请了诸多技术专利,其中就包括自主行驶控制、车辆位置定位等。 由此可见,在造车业务上小米虽是从零开始,但并非毫无准备。
最后,小米的品牌渠道优势,这是其它造车新势力无法比拟的。在品牌端,小米具有深入人心的科技品牌形象,同时在品牌营销和用户社区运营方面,都有深厚的经验。
而在渠道端,小米的电商销售能力已经有目共睹,以此,小米还在全国拥有10000多个小米之家门店,相比于小鹏、蔚来、理想三家龙头新势力的线下渠道,优势也十分明显。 不可否认,成熟的线上和线下销售体系,都在为小米在未来智能车销售的环节提供坚强的后盾。
所以,小米在智能电动汽车的布局,是在当前战略上的横向延伸,如今,也只不过是把电动智能汽车当成未来的硬件在布局而已,而对于小米大盘来说,其本质还是生态圈的一个接入口。
结语
虽然2021年Q3小米的环比业绩并无出彩之处,但是通过对其中的数据分析,可以得知,借助强大的线上线下销售渠道以及持续不断上涨MIUI的月活用户数,小米在AIoT持续发力,“手机 x AIoT“战略已经开始起效,在加上公司密集布局智家等生态链,公司在AIoT领域将形成强大的竞争优势,构筑强大的护城河。
同时,小米进军智能电动汽车领域,也将使得小米在未来更具竞争力。卖硬件,赚软件的钱,这也是智能手机时代,苹果能够取胜的逻辑。而小米也正在遵循着这个道理,但是却又更进一步,通过卖硬件,然后赚生态的钱。可以预见,这才是物联网时代成功的关键因子,未来可期。
将先取之必先与之,小米集团用生动的一课活生生的给消费者展现了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