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王雨桐
港交所第一个电竞概念股雷蛇,在近日宣布将退出资本市场。
要约人要求董事会向计划股东提呈建议,以协议安排方式将雷蛇以每股2.82港元的价格私有化。
电竞元素已经成为雷蛇的一大标签,雷蛇推出的一系列外设外观极具辨识度,还拥有不错的性能,也深受广大消费者的认可。但出色的业绩并没有带来股价的上涨,相反还有“跌跌”不休的趋势,这也是雷蛇发起私有化的主要原因。
数据显示,尽管外观和游戏性能成为雷蛇的标签,但以鼠标起家的雷蛇一直主打高端品牌,但其自上市以来,三年内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直到2020年底才实现盈利。
股价长期低于发行价
2005年,陈民亮和Robert Krakoff共同创办了雷蛇。雷蛇在美国加州尔湾和新加坡分别设立了总部,目前已经在全球各地拥有17个办事处。
在公众的视野中,雷蛇一直被定位为高端电子竞技硬件制造商。以笔记本为例,旗下低配笔记本价格也要上万元。雷蛇CEO陈民亮曾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雷蛇很坚持聚焦高端玩家聚集的一线城市市场,不做性价比产品。
2017年11月,雷蛇在港交所成功上市,发行价3.88港元,上市当天市值曾冲高到450亿港元,但其股价在2018年3月以后长期处于破发状态,再也没有突破过4港元。股价疲软的背后,是雷蛇连续多年的亏损:2015年亏损2036万美元、2016年亏损5933万美元,2017年亏损1.66亿美元、2018年亏损9790万美元、2019年亏损8420万美元。
数据显示,近年来雷蛇一直在进行多元化布局,广泛涉猎硬件、软件及服务等领域,但其硬件收入占比仍高于90%。业内人士曾在采访中表示,雷蛇主打国际高端游戏外设品牌,但在与国产品牌的竞争中并不占优势。首先高溢价产品的销量不如低价品牌,其次,虽然高溢价产品的利润率优势较大,但成本方面也承受了很大压力。
总结来看,雷蛇私有化原因有四点:其一,股价长期低迷,无法吸引更多资金;其二,公司在二级市场的表现短期内看不到改观,私有化可降低管理成本;其三,可以让部分股东实现变现;其四,私有化后业务发展会更加自由灵活。
雷蛇在公告中表示,虽然其上半年财务表现稳健,但股份交易持续低迷且股价表现仍然相对较弱。因此,该公司未能达成其公开发售的最初目标,包括为未来增长吸引资金。
退市之后何去何从?
雷蛇公司筹备私有化已有段时间。今年10月,雷蛇公司确认,在与金融投资者进行初步接触和会面,探讨私有化的可能性。
11月,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雷蛇高管计划以350亿港元的估值将公司私有化,当时传闻的私有化作价每股4港元。
或许对于雷蛇来说,美股市场是一个好去处。
今年8月,据CNBC报道,陈民亮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雷蛇正考虑是否前往美国二次上市。但也有分析师表示,美国的投资者依然可以在港股进行交易,如果在香港市场都没办法得到大型机构的认可,那在美国市场依然没有机构认可。
那对于雷蛇而言,私有化之后将要何去何从呢?对于自身的业务线而言,是否会有显著调整?
雷蛇认为,凭借其在电脑硬件业务的成功,公司近年来力求建立一个生态系统并扩展至其他业务,例如软件及金融科技。目前,硬件业务于公司的收入贡献最多,而其他业务相对而言处于发展初期阶段。然而,作为一家香港上市公司,公司在新业务领域寻求机遇受阻,因为探索该新兴领域属于风险较高行为,且可能对公司近期的盈利及股价产生不利影响。
从雷蛇公布的财报中不难看出,雷蛇始终在多元化方向进行布局。陈民亮曾表示:“雷蛇是一个生态,不是一个单纯的硬件或软件服务公司。”目前,雷蛇的业务主要包括硬件(周边设备及电脑系统销售)、软件及服务、其他,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业务触角早已不再局限于硬件,雷蛇2021年上半年的收入中,硬件业务比例仍然超过90%。
这样看来,雷蛇的私有化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经营目标,以更加亮眼的数据呈现给资本方。尤其是对于最初上市3.88港元,而现在雷蛇股价长期处于2元左右的雷蛇而言,这样的举措反而能够为自身赢得喘息的机会。
港股私有化案例频现
今年以来,港股私有化案例频现。近期,雷蛇、锦江资本等公司纷纷提出私有化方案。据不完全统计,年内已有近10家公司推出了私有化方案。
近年来,我国在境外上市的中概股也有先私有化退市然后回归A股的案例,如在美国选择私有化的方式退市后,360、分众传媒等通过借壳上市的方式回归A股。
此外,在科创板IPO大军中,包括华润微、天合光能、澜起科技、华熙生物等,均有私有化背景。港股大自然家居7月底宣布私有化,同时公司计划进行重组,以实现其全部或部分业务在A股上市。
中金公司此前研报指出,近年港股私有化案例的动因:公司战略选择、避免同业竞争、节省维持上市所需费用、股票流动性有限、估值与股价低迷等;从私有化成功的案例来看,从公司开始宣布私有化要约公告、到最终完成私有化退市,所需时间在3~11个月间不等,平均用时113天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