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让信息多跑路、使群众少跑路,互联网医院如何叫好又叫座?

编辑 | 于斌

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

自从2018年国家卫健委首次明确了互联网医院的相应政策之后,互联网医院及线上门诊医疗服务在短时间内就迎来了爆发式地增长,综合各方面的情况来看,目前互联网远程医疗服务仍然没有充分地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距离患者的需要还有较大的改进与完善的空间,而确保未来互联网远程医疗服务长远稳定发展的关键因素,还在于顶层设计及服务流程的进一步优化,需要用求新求变的思维来突破制度方面的发展瓶颈。

0wOVYa35v7X

切中线下医疗的痛点,互联网医疗服务在提速

前不久,由于防疫排查需要,同济医院、中山医院、瑞金医院等20多家医院曾发布了短时间内暂停线下门、急诊医疗服务的公告,不过暂停期间这些医院的互联网门诊医疗服务照常运行,没有受到丝毫影响,在线下医疗服务短时间的中断过程中,这些医院的互联网门诊医疗服务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并且在公告发布的同时,这些医院都在第一时间通过官网、官微等渠道,告诉患者如何使用互联网门诊医疗服务,从这一点上我们不难看到互联网医院的优点,那就是在线医疗问诊服务不会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以及外部突发因素的影响,能够随时随地、方便快捷地为患者提供所需要的诊疗服务。

近几年国内的互联网医院发展得十分迅速,不同规模、各种类型的互联网医院及线上门诊医疗服务机构如同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仅今年上半年就新增了500多家互联网医院,目前国内的互联网医院数量已经增加到了1600多家,并且越来越多的医院都建成了线上门诊医疗服务或远程会诊平台,远程医疗服务已覆盖了近九成的县级医院,在全国范围内初步形成了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医疗服务模式,目前远程医疗服务的运营主体有公立医院、私立医院、以互联网企业为主的第三方平台等类型。

从技术上来说,基于各种先进的数字、图形图像、视频处理及数据传输技术,互联网医疗会诊服务的交互性与诊断效率已经得到了大幅度地提升,目前已经可以实现将患者的各种检查诊断信息远程分享给提供咨询指导服务的大医院作为参考,有的平台甚至能依靠数字听诊等先进设备,把患者的呼吸频率、心律信息等数据实时传输到远端的医生那里,坐在远端的医生依靠医疗会诊服务平台,也能实现接近于现场问诊的即时效果,或者也可以这样说,患者通过医疗会诊服务平台看病,与去医院门诊当面找医生看病,两者之间的实际效果几乎是一样的,并且患者有第一次看病的记录后,还可以很方便地申请后续的线上复诊,避免了线下门诊需要重新排队挂号、来回折腾的麻烦。

基于5G、大数据的互联网医疗服务,可以把网上挂号、在线问诊、电子处方、线上复诊、远程会诊等全流程诊疗服务有机地融合起来,使患者的信息与服务数据实现互联互通,从而构成一个线上线下医疗服务的可电子化跟踪溯源的内循环,这样也就能极大地提升医院端的服务效率与资源利用率。

0wOVYaZFFJo

亟待对症下药,疏通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堵点

到现在为止,虽然各地的互联网医院、线上门诊医疗服务或远程会诊平台等的确是建了不少,然而总体上来看,这些线上的医院或平台却没有充分地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发布的《2021中国互联网医院发展报告》中就显示,互联网医院中真正能够做到坚持持续运营的并不多,海南省卫健委公布的数据也显示,海南省近60家公立医院建成了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但其中只有11家医院一直在使用这些平台提供诊疗服务,并且这些在用平台的有效利用率总体上并不高,其中有3家医院的诊疗人次在20人以下,不过从去年起,因为疫情的原因,互联网医院的运营情况开始有所改善。

在大医院和基层医院之间建立起的远程会诊平台,在支持基层医院的诊疗工作和方便患者的就医看病方面,的确是起到了比较大的作用,但之所以出现建成后而不能物尽其用的情况,「于见专栏」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由于国内目前对远程医疗服务的价格缺少相应的、统一的政策标准,因此现在大医院的远程会诊收费主要有两种方式,其一是有的大医院其实是在免费开展咨询指导服务,而现在随着越来越多的基层医院加入到远程会诊平台之中,一方面给大医院带来了比较大的工作压力,另一方面费用问题也多少会影响到大医院提供咨询服务的工作积极性,毕竟一直让大医院的医生免费服务也不是长久之计,而基层医院受限于自身的实力,还有很多疑难病症需要大医院来帮助会诊,为了缓解费用问题带来的影响,有不少平台服务机构同基层医院协商,把后者收取的检查费提取出一部分支付给大医院来作为咨询指导服务的报酬,但这种方式能提供的费用有限,而且标准也不统一,只能说是聊胜于无。

其二是有的大医院采取了自主确定远程会诊平台收费标准的方式,由大医院同基层医院签订远程会诊协议,协议中大医院会根据医生职称等级、病症种类、病情程度、会诊时间等因素来制定相应的费用明细,一般价格在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上述费用还不算远程会诊平台每年的人力成本、设备运营、房租水电等方面的支出,长此以往,这些远程会诊平台自身的生存恐怕都成问题。

二是患者对远程医疗服务的态度还有待改观,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对远程医疗服务还缺乏系统、客观地了解与认识,相比到大医院尤其是外地的大医院看病,患者所要支付的交通、住宿、就诊等价格不菲的费用支出,线上的医疗服务在这方面要节约不少,而且远程医疗服务既方便了患者看病问诊,又避免了患者到外地大医院看病时的车马劳顿,但就当前的情况来看,患者对这种形式还或多或少地存在着顾虑,这些患者宁可花时间、不远千里到外地的大医院看病,也不愿意为近在咫尺的远程医疗服务买单,因此医院还需要通过灵活多样的宣传手段来逐步提高在线医疗服务的公众认知度,要让更多的人认识到远程医疗服务能带来的便利与好处。

三是医保费用支付的限制,目前多数远程医疗服务还不能实现医保支付,这就给患者带来了一定的经济压力,目前在这方面国内不少地方已经进行了先行尝试,越来越多的公立医院正逐步将线上问诊产生的医药费用纳入医保的报销范围,如中日友好医院的互联网药房已经与市医保报销系统完成了对接,符合条件的电子处方药品可以直接获得医保的报销,还有的地区也为使用远程医疗服务的患者提供了相应的补贴,如在陕西省神木县基层医疗机构看病的患者,如果申请省内的远程会诊,可以报销部分费用,如果申请省外的远程会诊,产生的费用中超出了省内定价那部分,可以由县里的财政专项经费给予支持,随着国内各医保支付部门和地方医保统筹区之间的信息数据逐步实现互联共享,在线看病医保支付的问题在以后可以得到逐步解决。

不可否认,虽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和局限,但远程医疗的确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与服务思路,它在提升资源共享利用率、更方便快捷地服务病患方面作了不少有益的探索与尝试。

疏通瓶颈,打通互联网+医疗的任督二脉

截至去年12月,在线医疗用户群体的规模为2.15亿人,占互联网用户总人数的21.7%,而且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之下,人们对线上医疗服务的需求和意愿也在大幅度增加,由此可见,有增无减的患者需求,是远程医疗服务得以迅猛发展的群众基础和坚定推动力,互联网+医疗必定会成为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大环境下行业转型升级的新热点与新风口。

在国家鼓励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大环境下,有的医院采取了自建互联网医院的模式,如北京协和医院的患者中有60%的人来自于外地,如果这些患者都能够足不出户,通过远程医疗服务来寻医问诊,那么这对于医患双方而言,无疑会是一个双赢的局面,患者省去了来回奔波之苦,医院的压力也能得到极大地减轻,为此,协和医院出台了全国首部互联网医院管理技术规范,截止到今年8月份,医院已有30多个科室、1000余名医生开通了互联网诊疗权限,可以为诊断结论清晰、病情稳定的患者提供在线诊疗及药品配送服务,医院前后共计服务患者6万多人次,很明显,通过远程医疗服务这种方式,医院还可以分流部分非重症患者,从而把有限的线下医疗资源留给病情更复杂的或更严重的患者。

有的医院走的是远程医疗协同服务的路子,如中日友好医院作为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目前已经建成了连接国内5000多家医院的远程医疗协同网络,这其中包括了3000多家县级医院、1000多家社区医疗机构和100多家医养结合机构,另外还有2000多家专科医联体成员单位,整个合作协同网络拥有3万多名注册医师,通过这个庞大的远程医疗协同服务体系的支撑,使得平台项目最大的受益方无疑是分布广泛的、医疗资源缺乏的基层医院和广大的、急需优质诊疗服务的危重症患者。

由此可见,一边是患者日益增长的就诊服务需求,一边是远程医疗当前所面临着的发展瓶颈问题,两者之间存在着较大的期望值差距,因此还需要相关部门对此进行深入地研究并提出对症的解决措施。

一方面患者使用远程医疗服务以后,如果需要买药的话,还是只能去医院拿药,因此未来的远程医疗服务还可以把遍及大街小巷的药店也纳入进来,患者在完成了线上的问诊服务以后,就可以直接到附近的药店去买药,而不必为此再跑一趟医院,在这一点上,现在有不少的医院也在尝试改进相应的流程,如中日友好医院就在和药店进行着这方面的协商,医院拟通过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来加强与药店的合作。

另一方面监管部门还要强化对远程医疗服务的监督与管理力度,因为很多人还对远程医疗服务这种隔空看病的方式不放心,担心如果出现了治疗问题难以保障自身的权益,因此监管部门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对互联网医疗行为的监管标准与具体措施,要把医院及人员的资质审核,处方流转,合理用药等项目都纳入到标准化的监管体系之中,实现线上线下同一个质控标准,让患者在享受到舒心与便捷治疗服务的同时,也能进一步增强对远程医疗服务的信任与信心,现在国内已经有30个省份建立了省级互联网医疗监管平台,这也进一步地提升了监管部门对线上医疗服务的监管能力。

总的来说,国内目前的互联网医院及远程医疗服务仍然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距离从看病到治疗的全流程、高质量、多维度的服务标准,还有比较长的路要走,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同样意味着该领域仍然属于成长中的蓝海,还有比较大的上升空间和发展机遇。

0wOVYb2Nds9

结语

「于见专栏」认为,毫无疑问,互联网医院带来了医疗行业的新变革,互联网+医疗将会成为未来寻医问诊的发展趋势之一,它在缓解看病难尤其是治疗重大疾病方面能够发挥出日益突出的作用,当然政策的瓶颈再加上患者的不了解,成为了限制互联网医疗服务进一步发展的两大主因,我们只有精准地把握住互联网+医疗的行业规律,才能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互联网医疗发展之路。

[!--page.stats—]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