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2亿多人选择了灵活就业, 如何保障他们的权益?

编辑 | 于斌

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

在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疫情等多种因素的叠加之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加入到灵活就业者的行列中来,与上班族相比,灵活就业群体不会受到行业领域的限制,从业者可以灵活地掌握与安排自己的工作休息时间,也更容易发挥出自身的特长与优势,以上的这些特点使得灵活就业工作逐渐得到了人们的关注与青睐。

0wQ6WFrg2YX

灵活就业模式正成为推动新经济与新业态的重要力量

说起来灵活就业距离大多数上班族而言似乎比较遥远,但只要你留心一下,就会发现自己经常会与从事这类工作的人擦肩而过,外卖小哥、网络主播、网约车司机、家政阿姨、快递配送员、个体经营者、摆摊小贩等等,都是灵活就业大军中的一员,人社部的数据显示,我国的灵活就业群体已经达到了2亿人的庞大规模,从事灵活就业的人数占到了国内城镇就业人数的一半左右。

以灵活就业为主的新就业形态不但有效地缓解了就业压力,也成为了促进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点,尤其是这两年受疫情和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宏观经济仍然面临着较大的下行压力,这种压力有可能会传导到就业端,因此在当前的这种局面之下,灵活就业必定会成为增强劳动力市场弹性、稳定就业市场大格局的有力保障,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的研究数据表明,2019年零工经济对GDP增量的贡献度为10.43%,预计到2035年这一比重将增至13.26%,占GDP的比重将达到6.82%。

当前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已经进入了中后期的发展阶段,新生代的农村人口也更倾向于进入城市,以获得更多的就业及个人发展机会,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去年我国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已经接近64%,比十年前大幅度提升了约14个百分点,这表明我国的城镇化率一直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当然城镇化率的提升也会增加城市的就业压力,而灵活就业所提供的各种工作岗位就正好吸纳了大量的城市富余及农村劳动力,因此灵活就业在城镇化进程与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同样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自去年以来反复的疫情也在无形中促进了灵活就业群体的壮大,国内有不少的服务行业在疫情中是举步艰难,于是很多人转行或者暂时从事起了灵活就业工作,这一点在疫情严重的国家表现得尤其明显,比如从今年年初,美国涌现出了非同寻常的辞职潮,辞职人数也是逐月节节攀升,从4月份的近400万人逐步增加到9月份的440万人,其整体就业人数比疫情前低了3%,与此相对应的是,美国劳工部的数据显示,自疫情以来,其国内的自雇人员数量达到了900多万人,这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纪录。

前不久《华尔街日报》曾报道,有数十万美国人正在转行从事小微商业顾问、小微企业主、零售商等新职业,可以说疫情使美国人开始重新审视和规划自己的生活,很多人已经或正在考虑转向成为一名自由职业者,除了美国以外,当我们放眼全球时,会发现灵活就业这种新业态也正在席卷全球,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研究数据显示,从2005年到2015年,全球零工经济从业者占劳动人口的比例就从10%增加到了16%,这两年的疫情更是加速了这一发展变化的趋势,在欧美国家有20%到30%的人把打零工为主要谋生手段或兼职副业,实际从事灵活就业工作的人数超过了1.6亿人。

0wQ6WH4IKq8

稳就业成为当前经济政策的重心之一,灵活就业正步入发展的快车道

正如美国学者黛安娜·马尔卡希在《零工经济》中所说,“如果把当前的工作世界看作一把尺子,设想它一头是传统意义上由企业提供的职业阶梯,另一头是失业,那么两头之间范围广、种类多的工作选择便是零工经济。”,这段描述既形象地反映出灵活就业工作与传统招聘就业模式之间存在着的较大差别,也充分说明了灵活就业在劳动力市场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和起到的重要作用,即它可以为全职或兼职劳动者提供大量工作岗位,例如到目前为止,已经有3000多万人通过滴滴平台为5亿多乘客提供了出行服务,他们也因此获得了不同数目的收入回报,其中有600多万人把该项工作作为了个人收入的唯一来源。

「于见专栏」认为,近几年不断涌现出来的各类灵活就业方式,无疑是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国内就业市场的涵盖面,不断涌现出来灵活就业岗位与职业不仅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稳定就业市场、避免出现大幅度就业波动的作用,归纳起来看的话,相比上班一族,灵活就业主要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一是使得就业形式更加灵活,从业者在就业时间、就业地点、就业方式的选择上相对比较灵活自由,劳动者可以结合自身的情况,平衡好自己的工作与生活,如这几年职场上比较火热的斜杠青年一族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不少年轻人会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与精力去尝试更多的职业或兼职。

二是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灵活就业给人们带来了更加多元化的收入获取渠道,它不但能使失业者拥有一份较为稳定的工作与报酬,也能通过兼职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

三是可以保持住当前稳定的就业形势,灵活就业为不少低技能、低学历的大龄劳动者提供了就业的机会与较为稳定的收入来源,这就在无形之中形成了一个就业缓冲区域,从而有力地保障了社会与民生的稳定。

四是灵活就业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尤其是像家政服务、快递配送、网约车服务、个体经营等职业都能够极大地便利人们的工作与生活,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多元化消费需求,不同程度地提升大家的幸福生活指数。

目前从事灵活就业工作的人群,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人属于传统的职业,如家政、摆摊、物流等,另一部分人则是从事着近几年兴起的、主要是依靠互联网+的新就业形态,如网络主播、个人电商、社群营销、网约车司机、自媒体达人或写手等,58同城招聘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灵活用工市场研究报告》中就显示,企业在灵活用工方面的招聘需求主要集中在餐饮配送、家政服务、共享交通、仓储、数字营销、直播/短视频6大领域。

作为稳定就业的蓄水池,灵活就业者的权益保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助力

工作形式灵活、用工需求稳定、劳动报酬还算不错的灵活就业模式已经成为了缓解经济和就业压力的蓄水池,不过疫情对经济和从业人员收入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人社部的数据显示,从事灵活就业的人员中呈现出小商小贩多、大龄失业人员多、生活服务类人数多、抗风险能力弱等特点,因此相比上班一族而言,灵活就业人员受疫情的冲击和影响就表现得更直接、更明显。

当然在这方面国家的政策也是很及时给力的,去年中旬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要“拓宽灵活就业发展渠道,加大对灵活就业保障支持”,在今年12月初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就提出了要“健全灵活就业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障政策”,这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到灵活就业的相关事宜,这一方面充分说明了灵活就业在经济、社会、民生保障领域中所发挥出来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凸显了国家对推动灵活就业整体发展、拓宽灵活就业渠道、保障灵活就业群体权益等工作也是非常重视的。

在庞大的灵活就业群体中,有相当一部分从业人员的权益还暂时未能得到充分地保障,这主要是因为目前的政策与措施仍然不够明确与细化,比如快递、外卖配送员,他们与平台企业之间的关系多为服务外包形式,其劳动合同、劳动关系和社保缴费多归属于第三方外包公司,因此他们虽然为平台工作,但平台企业并不认为与其之间存在着雇佣关系,而骑手们却又被纳入了平台企业的各种日常考核机制之中,所以这种不明确的劳动关系就使得当前对这部分人群的社会保障还不够到位。

正因为如此,今年最高人民法院在工作报告中就指出,要加强对“互联网+”模式下新业态从业人员合法权益的保障,同时继续对灵活就业人员给予社保补贴,放开参保户籍限制等也被政府工作报告纳入了今年的重点工作范围,这表明灵活就业群体的保障工作正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与此相关的各项权益保障制度与法规政策将会加速推进落实,比如从今年开始把灵活就业人员纳入了工伤保险的范畴,这样就可以为这部分群体提供更好的安全保障。

「于见专栏」认为,综合现有的各方面情况来看,未来的灵活就业将朝着以下两个重点方向去发展,一是建立并完善适应灵活就业的社会保障体系,为从业者提供更加切实可靠的就业保障,如逐步细化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政策及办法,放开在就业地参保的户籍限制,加快推进职业伤害保障和工伤保险覆盖范围。

二是建立并完善与灵活就业相关的各种政策、措施与制度,尽力保障灵活就业人员的各项合法权益,如可以分行业建立相应的服务标准和服务细则,通过监管部门或行业协会发布各类型灵活就业工种的薪酬待遇及工作时间的对应指导标准,这样就可以从制度层面来进一步规范雇佣方的用工行为。

0wQ6WHUCywb

结语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与社会的飞跃进步,未来各种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肯定是会层出不穷地涌现出来,同样的,零工经济的繁荣反过来也改变了劳动者的职业观念、就业方式与收入结构,并且灵活就业群体的人数在现有基础上仍然会稳定增长,因此与该群体相关的劳动者权益保护政策与制度也应当与时俱进、及时跟进,积水成渊、聚沙成塔,社会各界在这方面每前进的一小步,汇聚起来就将会是灵活就业劳动者权益保障的一大步。

[!--page.stats—]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