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行业工作,年龄是一个沉重的话题。
进入35岁之后,便走到了人生的一个分水岭,意味着进入一个随时可能被裁掉的阶段。裁员年年有,今年似乎更加严峻。从B站、快手、爱奇艺,再到百度MEG、腾讯PCG、微店、苏宁、好未来等,互联网公司裁员名单中的成员还在不断增加。而在这轮裁员风暴中,一个明显特征是大量拥有长工龄、高工资的员工被裁,他们有一个集体名词叫做“伪中层”或“老白兔”。
事实上,这一背后还隐藏着更为残酷的事实,年龄35岁+的求职者,在寻找新工作时还将遭遇隐形的就业歧视。国内如是,国外亦如此。有匿名用户在Quora上问道:“我今年35岁。我是否太老了?无法加入谷歌、脸书、微软或苹果担任软件工程师?” 诸如此类的问题,在国外各大社交平台上并不鲜见。
一边是裁员风暴,一边是就业歧视,让众多的大龄求职者陷入两难境地。不过,在裁员的风潮中,有的企业却选择逆势扩张,甚至是抛出了特殊要求,只要35岁以上的程序员,这到底是营销味十足的噱头,还是充满诚意的招聘?
招聘都开始玩营销噱头了吗?
不久前,社交媒体上有关# 北京程序员招聘有多内卷#的话题一度冲上热搜,一家企业更是打出了只要35岁+程序员的招聘广告,在圈内引发了不小的讨论。
从招聘海报设置的条件来看,招聘岗位数量多达10-15个,硬性条件方面例如需要八年以上软件开发实战经验,需要掌握Java、.net、PHP等一门技术语言。
而最硬核的门槛,也是引发争议最多的一项,是程序员年龄不低于35岁。 这也意味着,互联网大厂们最想干掉的“伪中层”,却是这家公司最想要的人。
从岗位福利来看,还是比较有吸引力,例如可以远程工作,工作时间弹性制,五险一金一样不少。 这个招聘发出来之后,在网络上引发了不小的争议。有人认为是营销蹭热度,也有人尝试着投了简历出去,并很快得到企业的回复。
经介绍,我联系到了这家公司的创始人,和他聊了聊外界对于这次招聘的一些看法,以及他对于此次招聘的初衷。
根据官方的介绍,盛安德创立于2001年,创始人张纪伟是媒体出身,离开媒体后一头扎进了软件开发领域。公司至今成立二十周年,业务从一开始做欧美外包,到现在定制化开发服务,目前拥有程序员四百余人,其中35岁以上的程序员有202人,占比40%。(注:该数据由企业提供,截至2021年6月)
对于这次招聘为何设置年龄限制, 张纪伟坦言最近常看到有关35岁危机的文章,似乎三十五岁成了程序员的退役年龄。盛安德的使命就是不断提升和体现程序员价值,希望在建立一个温厚的内部环境,让程序员能够不断积累经验和能力,变得越老越值钱。
谈及招聘初衷,张纪伟开诚布公地讲:“ 这次招聘一个是希望引起大家关注,35岁不一定是危机,只要让自己站在解决问题创造价值的立场,而不是用来解决问题的工具,35岁的机会也会越来越多;另一个方面,如果真有些程序员到35岁要换一份工作,可以考虑我们,我们从不认为年龄会是问题。欢迎大家投简历给我们。”
针对部分网络上 “是一次营销活动,还是真实招聘?”的疑问, 张纪伟很肯定地回答:当然是真实招聘。据其透露,此次计划招聘10-15名不同岗位的程序员,除了少数特殊岗位,大部分岗位都开放远程工作选项,程序员可以在任何地点工作。
至于薪水并没有如外界想象那样高的问题,张纪伟强调更在意的是能够为程序员提供长期价格的发展空间。“在盛安德的薪酬体系里,薪水与能力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不需要讨好上级或组织,你的能力可以更好的转化为收入。或许你的薪水一时被打了折扣,但不会一直打折扣。”
这样的说辞,似乎有一些“官方说辞”的意味,员工心声或更具代表性。在和多位员工沟通后了解到,盛安德施行8小时工作制,没有996也不强制加班。所以,以单位时长的薪资回报来计算,薪资并不低。事实上,国内多家一线互联网公司在告别996加班制之后,员工实际到手薪资纷纷普降,行业平均薪资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
在众多互联网大厂中,35+程序员是一种“负担”。盛安德究竟看中了他们什么?
张纪伟打了一个比喻。他认为35岁以上程序员技术能力已经积累到一定程度,很多人就像笑傲江湖里的张无忌,体内内力已经很惊人,但不知道怎么用。
“我相信程序员开始面对用户业务上的问题,就能从积累技术能力转变为积累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容易从价值的角度去衡量,技术能力是解决问题过程中需要的一项能力。我看中的是他们的技术能力,一旦拥有解决问题的视角,就可以创造巨大的价值。”
三方服务公司缺失的安全感
有数据显示,2006年至2020年,全国服务外包企业从500多家扩展至6万多家,增长了120倍;服务合同执行金额从13.84亿美元激增至1753.5亿美元,增长了126倍;行业从业人员由不足6万人猛增至1290.9万人。行业蛋糕持续扩大,同时也意味着竞争变得更加激烈。
在很多技术求职者的印象中,三方服务公司不但是二等公民,而且加班非常多。在知名的程序员社区CSDN上,有人甚至详细列举了服务公司的各大“罪状”。尤其是伴随着项目结束,项目人员被迫离职带来的不安全感,引发了诸多人的共鸣。
盛安德作为一家三方开发服务公司,能否摆脱相同困境?
在一个名为“全球非秃头程序员”视频号往期的节目中,对盛安德员工有过一次专访。多数受访者都提到一点:做程序员,希望能够做到退休。
一个程序员的最长职业生涯能有多久?盛安德给出的答案——年龄最大的男性程序员59岁,女性程序员50岁,后者退休后已被返聘。这位最大龄的女程序员名叫王世莹,在盛安德工作十四年,一直服务于专做银行系统的Govolution项目。
用王世莹的话来说,做Govolution项目就如同经历了java的发展史,需要不断地学习。一个项目要生存,就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技术架构,来适应新的技术环境。在Govolution项目工作的十四年中,客户管理对接人员都换了好几个,可王世莹的服务从未中断。
此外,在很多的印象中,程序员们经常加班到深夜,几乎没有太多闲暇时间兼顾生活。
一个远在江西山村的90后Python工程师,在加入盛安德之后感叹到:之前很久没有感受到生活气息了,远程办公后不仅可以听到鸟鸣蛙叫,还能够照顾父母。随着爱人从北京迁徙到杭州的吉勇静,也是盛安德的远程办公程序员,她在工作之余可以投入更多时间用于陪伴孩子。
众所周知的是,在互联网行业和外包行业中,高流动性已经是常态,或跳槽寻求更高的收入,或因为项目失败导致团队解散。更有戏称:三年是资深员工,五年是老员工,十年堪称元老级别。
不过,让人惊诧的是,在盛安德四百人的大团队中,工作10年以上的员工就有80余人。
那么,员工的安全感和自由感究竟从何而来?这大概离不开看似缥缈的企业文化。
盛安德为何如此“特立独行”?
如果抛开此次面向35岁+程序员的招聘,我们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审视盛安德会发现:
这是一家非常“特立独行”的公司。
例如公司没有秘密,每月财务收支和人员情况全部共享;扁平化管理,每个人都可以和CEO直接对话;鼓励远程办公,员工能照顾好家庭和生活;不鼓励加班,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对客户和同事说谎,不隐藏问题。
这些都离不开过去二十余年,创始人张纪伟始终倡导的工程师文化,最大限度信任员工并给予自由。
著名管理大师德鲁克曾说过,管理的本质是激发一个人的善意和潜能。张纪伟非常认同这个观点,盛安德在努力创造一个温厚的环境,让每一个员工可以更好地为客户服务,这样才能为企业发展提供源源动力。
目前,盛安德分公司遍布于国内20余个城市,并在英国、澳大利亚、瑞典、加拿大、美国等多个国家有海外分支机构。
作为一家三方开发服务公司,盛安德发展历程中有两个关键转折:一个是发生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裁员之后,2009年开始明确以ODC(离案研发中心)敏捷业务为公司主营业务;2019年底盛安德筹划远程工作社区,希望能在中国让远程工作触手可及。
这两个重要决定,都直接成为了影响盛安德未来五到十年发展的关键所在。某种程度上来讲,这两次重要决定也让盛安德发生了本质性变化。
“传统外包公司的模式,就是不断接项目做项目,客户提什么需求,就完成什么需求。”在张纪伟看来,盛安德一直专注于为客户开发可以快速解决问题、创造真正价值的软件,立足于这一点,除了技术支持外,还会从业务角度,梳理客户公司真正的需求,然后给出专业建议。最终的目的是帮助客户快速解决问题,打造一款有价值的软件。
“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激发程序员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造力,使他们能够站在客户的立场上,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个人的长期价值也会因而逐渐沉淀下来。这也是盛安德与传统外包公司的本质性区别所在。”张纪伟如此解释。
值得注意的是,远程办公固然可以给予员工种种便利,但是也可能使得程序员对于企业文化的认同产生疏离。
张纪伟并不否认这个问题的存在,他列举了一些举措,如各地建立办公室,配合内刊、视频号等形式,也还会不定期举办一些线上的活动,让有共同爱好的人先找到小集体,再慢慢融合到大集体之中。他坦言,还需要一些时间去寻找更好更有效的办法,这是企业一直在努力和尝试的。
所以,回看盛安德这家公司,我们的脑海中似乎浮现了一个画面:倡导工程师文化,弹性工作,扁平化管理,坚持诚信。这不正是互联网巨头们曾经在最为辉煌时代所倡导的吗?而这家“小”公司时至今日仍然在践行。
在和盛安德沟通的最后,出于好奇和习惯,我询问市场部的负责人是在北京吗?
对方回复说:在北欧呢。
不得不感慨,这的确是一家“特立独行”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