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2021年底什么最火热,那元宇宙当之无愧。“万物皆可元宇宙”似乎成为新的流行语,在广告中也常常听到“社交元宇宙”“购物元宇宙”等等。
就在近日,有消息传出,腾讯将从小米手中,买走游戏厂商黑鲨,去做VR为以后的元宇宙铺垫。虽然双方对此未予置评,但在外界看来这起交易可能性很大。虽然腾讯并没有高举高打,但这并不意味着腾讯会错失元宇宙。
腾讯是小步快跑,有的企业是大步流星,这都证明了企业们对元宇宙抱有极大热情。热情的背后意味着元宇宙的第一站将是“营销场”吗?另一方面,用户方面却与企业形成鲜明对比,用户方面对于元宇宙较为冷淡。那么元宇宙为何会在两端形成冰火两重天的反差?
互联网巨头自然不会错过风潮,Facebook更名“Meta”,而“Meta”正是“Metaverse(元宇宙)”的前缀,其心思昭然若揭。此外,微软、谷歌、英伟达、字节跳动、腾讯、百度、网易等互联网公司等均着手布局元宇宙。其中,百度在2021年12月27日,打造的中国首个元宇宙产品——希壤正式发布,工商银行河北雄安分行作为首批金融机构“入驻”希壤。1月4日,谷歌斥资4000万美元(约2.585亿元人民币)获得鸿海集团子公司桦汉科技4.6%的股权,双方将携手进军元宇宙市场。
巨头公司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中小企业的风向标,巨头们尚且具有这样的热情,那其他企业更是“闭眼入局”。据CNBC报道,高度成熟的品牌耐克率先开创了在元宇宙序列终端收费的制度,并且为虚拟商品和建立虚拟零售环境出售这些商品的机会申请专利。前不久耐克收购RTFKT,这家公司为元宇宙设计虚拟运动鞋和收藏品。阿迪达斯也积极探索元宇宙,不仅旗下品牌adidas Originals进军元宇宙并发行POAP NFT,近期还与加密货币交易所Coinbase、元宇宙游戏平台The Sandbox达成合作,建立元宇宙品牌。
除了积极布局之外,企业们还在注册商标上下足了功夫。据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中国境内共申请“元宇宙”商标达11376件,涉及公司达1692家。其中2021年申请了11374件,涉及公司1691家。也就是说,99.9%的“元宇宙”商标均于2021年注册申请,2021年被称为元宇宙商标申请注册的元年也不为过。
就在1月11日,有消息称,华为正在申请注册META-FI商标,目前商标状态为正在申请中。据了解,这不是华为第一次申请相关商标。2021年12月27日,华为就申请“METAMEDIA”商标(元媒体英文商标)。此前华为曾申请注册过“鸿蒙元服务”、“ 鸿蒙元程序”、“ HARMONYOS元服务”等商标,其中“鸿蒙元服务”商标已经完成注册。
而除了巨头企业外,其他行业诸多公司也是“先发制人”。据企查查数据显示,在元宇宙商标申请数TOP100企业中,文娱企业占据了半壁江山,有50家之多,包括游戏、影视传媒、直播、数字出版、MCN企业等。例如“恺英游戏”申请了大量的传奇页游相关元宇宙商标;“中文在线”申请了四月天元宇宙、17K元宇宙、IP元宇宙等商标。值得注意的是,零售、教育、汽车、物联网、心理咨询企业也零星出现在TOP100榜单上。
其中,车企方面,理想汽车关联企业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申请注册“理想元宇宙”等商标。小鹏汽车、蔚来汽车、一汽集团都有申请注册元宇宙相关的商标类别。而在物联网方面,家电企业表现的也是十分积极,海信集团有限公司申请“海信元宇宙”“海信家庭元宇宙”“海信爱家元宇宙”等商标。对于元宇宙商标注册的热潮,很多企业直言,申请相关商标实为保护性注册,为了避免以后可能出现的仿冒做打算。
与此同时,元宇宙概念股也是水涨船高。2021年,元宇宙第一股Roblox成功上市,Roblox上市后股价曾飙升至134美元/股,较发行价翻了近3倍。而国内股价涨幅最大的当属中青宝,2021年内涨幅达249%,期间最大涨幅达475%。股价的疯狂上涨,也为元宇宙构建出一个极具想象空间的市场规模,据报道,到2024年,元宇宙的市场规模将会达到8000亿美元。而普华永道更是预测,元宇宙市场规模在2030年将达到1.5万亿美元。
时间来到2022年,元宇宙的风潮依旧是如火如荼,据《IDC发布2022年中国元宇宙市场十大预测》中显示,2022年互联网公司预计会在各自领域持续加码布局元宇宙平台,彼此间的互动和关联仍会较弱。预计到2025年,中国3%以上的网民会在此类平台上拥有虚拟身份。
虽然不知道到2025年是否会有3%以上的网民会在此类平台上拥有虚拟身份,但据目前来说,用户端对元宇宙并不是很热衷。
1、相关概念股存在故意炒作的嫌疑;1月10月晚间,中青宝披露收购方案,公司全资子公司中青宝香港拟向公司实际控制人李瑞杰收购其所持有的宝德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51%股权,交易价格为0港元。标的公司拟更名为“保尔利德元宇宙数字平台有限公司”。
高调宣布0元收购实控人公司,很快再次收到交易所关注函。关注函中,监管部门首先要求中青宝披露标的公司保尔利德的基本情况、本次转让对价为0元的定价依据以及合理性,并结合保尔利德与元宇宙业务关联性等情况说明本次交易的合理性与必要性及本次交易的真实目的。特别是对于中青宝称拟将标的公司改名为元宇宙相关名称,监管部门质疑公司是否存在故意制造热点、噱头等情形。
值得一提的是,中青宝从去年下半年至今,至少引发了监管部门“四次关注”。另外,就目前暴涨的股价来说,过快的增长速度背后透露着几分不真实,很难保证其股价可以一直保持高位。
2、落地产品较少,且体验并不好;尽管元宇宙备受追捧,但其实相关的落地产品并不多,外界很多猜测元宇宙的最快落脚点是游戏领域,因为元宇宙最先就是从游戏领域衍生出来的。尽管猜测如此,但目前并未见实际效果。
另外,一些企业也打着元宇宙的旗号推出相关产品,例如Facebook的Oculus Quest 2耳机,有用户使用耳机体验了Facebook的元宇宙,对于体验,她这样形容道:“考虑到这项技术还很年轻,我发现长时间使用是不切实际的,尤其是在娱乐或游戏能力之外。在这个元宇宙中呆了几个小时后,我发现了这个新世界的更多弊端出现了,一方面,我开始出汗并感到恶心;另一方面,当我想在Meta这个领域玩游戏时,都必须从头开始创建一个新的头像,这十分不便。”可见,元宇宙相关产品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3、官媒的冷静淡定为元宇宙降温;对于身处风口浪尖的元宇宙,官媒的态度或许能为身处迷茫的用户提供一些方向。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近日发文称,理性看待元宇宙带来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和对社会的影响,不低估5-10年的机会,也不高估1-2年的演进变化。目前部分公司炒作元宇宙概念与真实的元宇宙有较大差异,需要去伪存真、谨慎判断。“人民日报评论”微信公众号此前也发文称,每个人仍需理性看待当前的元宇宙热潮,警惕任何以科技和未来为名义的忽悠;是镜花水月还是触摸得到的未来,是资本炒作还是新的赛道,是新瓶装旧酒还是科技新突破,下结论前不妨“让子弹飞一会儿”。
另外,相关权威机构和分析师也表示要理性看待元宇宙,民生研究院元宇宙行业首席分析师马天诣认为,雏形期的元宇宙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产业和市场都亟需回归理性。海通国际研报指出,目前元宇宙的发展仍处于最初的萌芽阶段,距离完全落地仍有一定距离,各项底层技术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元宇宙在用户端遇冷也并不让人感到意外,正如上文中的原因所述,目前元宇宙尚处在一个探索阶段,企业也好,个人也罢,都无法看清元宇宙的全貌,片面认知之余,就迫不及待的去追随,确实不够理智。
企业端热火朝天,用户端冷淡看待,这让元宇宙陷入冰火交融的局面之中,那么身处天差地别境遇的元宇宙的落地点又在哪里?
从其话语中可以感知到,很多企业是先于个人,率先看到了元宇宙背后的很多价值,营销价值就是其一,也是在其他价值显现之前,最先显现出来的。营销因其自身的特殊性,往往会走在产品前边。因为若是等科技真正落地之时,再向外界宣传,恐怕只会为时已晚,还未等到用户接受理念,产品就已经过时。因此宣传总是先于产品一步,在产品诞生之前,就不断向用户介绍相关概念,这是一个教育的过程。
而从当前来看,在元宇宙建立“营销场”的价值正在逐步释放,并且吸引了很多走在前沿的用户。去年9月,美国嘻哈歌手SnoopDogg宣布加入TheSandbox元宇宙,并购入了一块土地用于建造虚拟豪宅,还在Sandbox内推出互动体验项目,包括音乐会、NFT。去年11月23日,歌手林俊杰在社交平台发布消息,称自己花费12.3万美元,在虚拟现实平台Decentraland上买下了三块虚拟土地。
不止是买地,在近年来,NFT也成功地吸引了娱乐和体育明星们的注意。NBA球星库里就曾在2021年9月花费了约18万美元,买下了一枚蓝色“无聊猿”的JPG头像,也彻底带火了“无聊猿”这一系列的NFT作品。连小编的朋友圈内,也有好友在关注这一系列产品。
同时,1月1日,元宇宙平台Ezek联合周杰伦名下潮牌PHANTACi首次限量发售NFT项目Phanta Bear(幻象熊),发行上限10000个,单价为0.26个以太币(约人民币6200元),总价超6200万元。周杰伦入局元宇宙NFT幻象熊(Phanta Bear)过去没多久,陈冠希也加入到了宣传NFT的阵营当中。1月8日,陈冠希在个人社交媒体账号上晒出幻象熊的同系列NFT头像,并与周杰伦进行了互动。
从表面来看,这些明星所使用的NFT头像只是一张JPG图片,但其实每张JPG都对应了一个区块链网络上的唯一地址,并能够以此验证NFT的真实性。这些虚拟藏品在元宇宙世界发挥着和真实世界一样的收藏价值,同时也发挥着一定的社交价值。
明星作为自带流量的一批人,正在踊跃尝试元宇宙,一方面验证着企业押注的元宇宙营销场正在发挥作用,另一方面也预示着元宇宙是具有很广阔的变现空间。而且企业们也具备充足的资金能力、充盈的科研力量、长远的战略眼光,这些都是发展元宇宙不可或缺的基础要素。
尽管生活在虚拟世界的梦想还很遥远,但不可否认元宇宙会是个出色的营销场所,在这里新鲜感、沉浸感、趣味性应有尽有,且具有爆发的可能性。虽然企业与用户尚未形成认知统一,但相信在企业孜孜不倦的追求下,元宇宙有更上一步的发展,争议也会随着科技的发展而逐渐平息。
参考文献:
就在近日,有消息传出,腾讯将从小米手中,买走游戏厂商黑鲨,去做VR为以后的元宇宙铺垫。虽然双方对此未予置评,但在外界看来这起交易可能性很大。虽然腾讯并没有高举高打,但这并不意味着腾讯会错失元宇宙。
腾讯是小步快跑,有的企业是大步流星,这都证明了企业们对元宇宙抱有极大热情。热情的背后意味着元宇宙的第一站将是“营销场”吗?另一方面,用户方面却与企业形成鲜明对比,用户方面对于元宇宙较为冷淡。那么元宇宙为何会在两端形成冰火两重天的反差?
火热的企业端
元宇宙诞生已久,但走红还是从去年年底开始。而元宇宙这股风也是迅速席卷大小企业,让企业成为其忠实拥趸。互联网巨头自然不会错过风潮,Facebook更名“Meta”,而“Meta”正是“Metaverse(元宇宙)”的前缀,其心思昭然若揭。此外,微软、谷歌、英伟达、字节跳动、腾讯、百度、网易等互联网公司等均着手布局元宇宙。其中,百度在2021年12月27日,打造的中国首个元宇宙产品——希壤正式发布,工商银行河北雄安分行作为首批金融机构“入驻”希壤。1月4日,谷歌斥资4000万美元(约2.585亿元人民币)获得鸿海集团子公司桦汉科技4.6%的股权,双方将携手进军元宇宙市场。
巨头公司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中小企业的风向标,巨头们尚且具有这样的热情,那其他企业更是“闭眼入局”。据CNBC报道,高度成熟的品牌耐克率先开创了在元宇宙序列终端收费的制度,并且为虚拟商品和建立虚拟零售环境出售这些商品的机会申请专利。前不久耐克收购RTFKT,这家公司为元宇宙设计虚拟运动鞋和收藏品。阿迪达斯也积极探索元宇宙,不仅旗下品牌adidas Originals进军元宇宙并发行POAP NFT,近期还与加密货币交易所Coinbase、元宇宙游戏平台The Sandbox达成合作,建立元宇宙品牌。
除了积极布局之外,企业们还在注册商标上下足了功夫。据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中国境内共申请“元宇宙”商标达11376件,涉及公司达1692家。其中2021年申请了11374件,涉及公司1691家。也就是说,99.9%的“元宇宙”商标均于2021年注册申请,2021年被称为元宇宙商标申请注册的元年也不为过。
就在1月11日,有消息称,华为正在申请注册META-FI商标,目前商标状态为正在申请中。据了解,这不是华为第一次申请相关商标。2021年12月27日,华为就申请“METAMEDIA”商标(元媒体英文商标)。此前华为曾申请注册过“鸿蒙元服务”、“ 鸿蒙元程序”、“ HARMONYOS元服务”等商标,其中“鸿蒙元服务”商标已经完成注册。
而除了巨头企业外,其他行业诸多公司也是“先发制人”。据企查查数据显示,在元宇宙商标申请数TOP100企业中,文娱企业占据了半壁江山,有50家之多,包括游戏、影视传媒、直播、数字出版、MCN企业等。例如“恺英游戏”申请了大量的传奇页游相关元宇宙商标;“中文在线”申请了四月天元宇宙、17K元宇宙、IP元宇宙等商标。值得注意的是,零售、教育、汽车、物联网、心理咨询企业也零星出现在TOP100榜单上。
其中,车企方面,理想汽车关联企业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申请注册“理想元宇宙”等商标。小鹏汽车、蔚来汽车、一汽集团都有申请注册元宇宙相关的商标类别。而在物联网方面,家电企业表现的也是十分积极,海信集团有限公司申请“海信元宇宙”“海信家庭元宇宙”“海信爱家元宇宙”等商标。对于元宇宙商标注册的热潮,很多企业直言,申请相关商标实为保护性注册,为了避免以后可能出现的仿冒做打算。
与此同时,元宇宙概念股也是水涨船高。2021年,元宇宙第一股Roblox成功上市,Roblox上市后股价曾飙升至134美元/股,较发行价翻了近3倍。而国内股价涨幅最大的当属中青宝,2021年内涨幅达249%,期间最大涨幅达475%。股价的疯狂上涨,也为元宇宙构建出一个极具想象空间的市场规模,据报道,到2024年,元宇宙的市场规模将会达到8000亿美元。而普华永道更是预测,元宇宙市场规模在2030年将达到1.5万亿美元。
时间来到2022年,元宇宙的风潮依旧是如火如荼,据《IDC发布2022年中国元宇宙市场十大预测》中显示,2022年互联网公司预计会在各自领域持续加码布局元宇宙平台,彼此间的互动和关联仍会较弱。预计到2025年,中国3%以上的网民会在此类平台上拥有虚拟身份。
虽然不知道到2025年是否会有3%以上的网民会在此类平台上拥有虚拟身份,但据目前来说,用户端对元宇宙并不是很热衷。
冷淡的用户端
“元宇宙”热度居高不下,但实际成效却寥寥无几,它究竟是即将改变世界的新技术,还是博人眼球的概念炒作?元宇宙时代真的会如期而至么?这些问题成为萦绕在用户心中的疑云。确实,用户的担忧并不是没有缘由,以下几方面都在证实着用户的担心是有迹可循的。1、相关概念股存在故意炒作的嫌疑;1月10月晚间,中青宝披露收购方案,公司全资子公司中青宝香港拟向公司实际控制人李瑞杰收购其所持有的宝德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51%股权,交易价格为0港元。标的公司拟更名为“保尔利德元宇宙数字平台有限公司”。
高调宣布0元收购实控人公司,很快再次收到交易所关注函。关注函中,监管部门首先要求中青宝披露标的公司保尔利德的基本情况、本次转让对价为0元的定价依据以及合理性,并结合保尔利德与元宇宙业务关联性等情况说明本次交易的合理性与必要性及本次交易的真实目的。特别是对于中青宝称拟将标的公司改名为元宇宙相关名称,监管部门质疑公司是否存在故意制造热点、噱头等情形。
值得一提的是,中青宝从去年下半年至今,至少引发了监管部门“四次关注”。另外,就目前暴涨的股价来说,过快的增长速度背后透露着几分不真实,很难保证其股价可以一直保持高位。
2、落地产品较少,且体验并不好;尽管元宇宙备受追捧,但其实相关的落地产品并不多,外界很多猜测元宇宙的最快落脚点是游戏领域,因为元宇宙最先就是从游戏领域衍生出来的。尽管猜测如此,但目前并未见实际效果。
另外,一些企业也打着元宇宙的旗号推出相关产品,例如Facebook的Oculus Quest 2耳机,有用户使用耳机体验了Facebook的元宇宙,对于体验,她这样形容道:“考虑到这项技术还很年轻,我发现长时间使用是不切实际的,尤其是在娱乐或游戏能力之外。在这个元宇宙中呆了几个小时后,我发现了这个新世界的更多弊端出现了,一方面,我开始出汗并感到恶心;另一方面,当我想在Meta这个领域玩游戏时,都必须从头开始创建一个新的头像,这十分不便。”可见,元宇宙相关产品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3、官媒的冷静淡定为元宇宙降温;对于身处风口浪尖的元宇宙,官媒的态度或许能为身处迷茫的用户提供一些方向。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近日发文称,理性看待元宇宙带来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和对社会的影响,不低估5-10年的机会,也不高估1-2年的演进变化。目前部分公司炒作元宇宙概念与真实的元宇宙有较大差异,需要去伪存真、谨慎判断。“人民日报评论”微信公众号此前也发文称,每个人仍需理性看待当前的元宇宙热潮,警惕任何以科技和未来为名义的忽悠;是镜花水月还是触摸得到的未来,是资本炒作还是新的赛道,是新瓶装旧酒还是科技新突破,下结论前不妨“让子弹飞一会儿”。
另外,相关权威机构和分析师也表示要理性看待元宇宙,民生研究院元宇宙行业首席分析师马天诣认为,雏形期的元宇宙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产业和市场都亟需回归理性。海通国际研报指出,目前元宇宙的发展仍处于最初的萌芽阶段,距离完全落地仍有一定距离,各项底层技术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元宇宙在用户端遇冷也并不让人感到意外,正如上文中的原因所述,目前元宇宙尚处在一个探索阶段,企业也好,个人也罢,都无法看清元宇宙的全貌,片面认知之余,就迫不及待的去追随,确实不够理智。
企业端热火朝天,用户端冷淡看待,这让元宇宙陷入冰火交融的局面之中,那么身处天差地别境遇的元宇宙的落地点又在哪里?
冰火交融的元宇宙或将落脚“营销场”
回头来看,企业之所以对元宇宙抱有极大热情,是因为发掘出元宇宙的营销价值。例如携程董事局主席梁建章说“作为旅游者,应该把更加高级、更加有趣、更加复杂、更具逻辑性宇宙的高级趣味充分地展现出来,我们要把旅游做得更加有交互性,更有沉浸感,更有趣,要把体验做得远远比元宇宙好。我们不是完全抛弃元宇宙,还是可以利用元宇宙虚拟现实的技术来模拟真宇宙、预览真宇宙,给真宇宙做营销,激发对真宇宙探索的欲望和灵感,反过来促进真宇宙,这是我们需要做的。”从其话语中可以感知到,很多企业是先于个人,率先看到了元宇宙背后的很多价值,营销价值就是其一,也是在其他价值显现之前,最先显现出来的。营销因其自身的特殊性,往往会走在产品前边。因为若是等科技真正落地之时,再向外界宣传,恐怕只会为时已晚,还未等到用户接受理念,产品就已经过时。因此宣传总是先于产品一步,在产品诞生之前,就不断向用户介绍相关概念,这是一个教育的过程。
而从当前来看,在元宇宙建立“营销场”的价值正在逐步释放,并且吸引了很多走在前沿的用户。去年9月,美国嘻哈歌手SnoopDogg宣布加入TheSandbox元宇宙,并购入了一块土地用于建造虚拟豪宅,还在Sandbox内推出互动体验项目,包括音乐会、NFT。去年11月23日,歌手林俊杰在社交平台发布消息,称自己花费12.3万美元,在虚拟现实平台Decentraland上买下了三块虚拟土地。
不止是买地,在近年来,NFT也成功地吸引了娱乐和体育明星们的注意。NBA球星库里就曾在2021年9月花费了约18万美元,买下了一枚蓝色“无聊猿”的JPG头像,也彻底带火了“无聊猿”这一系列的NFT作品。连小编的朋友圈内,也有好友在关注这一系列产品。
同时,1月1日,元宇宙平台Ezek联合周杰伦名下潮牌PHANTACi首次限量发售NFT项目Phanta Bear(幻象熊),发行上限10000个,单价为0.26个以太币(约人民币6200元),总价超6200万元。周杰伦入局元宇宙NFT幻象熊(Phanta Bear)过去没多久,陈冠希也加入到了宣传NFT的阵营当中。1月8日,陈冠希在个人社交媒体账号上晒出幻象熊的同系列NFT头像,并与周杰伦进行了互动。
从表面来看,这些明星所使用的NFT头像只是一张JPG图片,但其实每张JPG都对应了一个区块链网络上的唯一地址,并能够以此验证NFT的真实性。这些虚拟藏品在元宇宙世界发挥着和真实世界一样的收藏价值,同时也发挥着一定的社交价值。
明星作为自带流量的一批人,正在踊跃尝试元宇宙,一方面验证着企业押注的元宇宙营销场正在发挥作用,另一方面也预示着元宇宙是具有很广阔的变现空间。而且企业们也具备充足的资金能力、充盈的科研力量、长远的战略眼光,这些都是发展元宇宙不可或缺的基础要素。
尽管生活在虚拟世界的梦想还很遥远,但不可否认元宇宙会是个出色的营销场所,在这里新鲜感、沉浸感、趣味性应有尽有,且具有爆发的可能性。虽然企业与用户尚未形成认知统一,但相信在企业孜孜不倦的追求下,元宇宙有更上一步的发展,争议也会随着科技的发展而逐渐平息。
参考文献:
- 《有酒有肉还有茶,万物皆可元宇宙?》——36氪的朋友们
- 《元宇宙,只是一时兴起的想法?》——毛球科技
- 《中青宝0元关联收购元宇宙公司 实控人同步计划减持3%被疑造噱头》——长江商报
- 《在元宇宙里买块地》——北京商报
- 《元宇宙低开2022,风口是否过去了?》——犀牛娱乐
- 《复旦联合腾讯发布<2021元宇宙年度报告>:“万物皆可元宇宙”是带偏方向的主要元凶》——蓝鲸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