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观察

供给遭遇卡脖子,装企的窗口期谁能给?

供给遭遇卡脖子,装企的窗口期谁能给?

 

进入四季度以来,国内建筑材料价格普遍持续上涨,涨势强劲并形成层层传导,生产厂家、建材经销商、家装企业等等,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而此番价格上涨主要源于全球量化宽松及国内限产政策。

2020年年初,新冠疫情全面爆发后,主要经济体国家均采用量化宽松政策以刺激经济尽快复苏,由此助推了企业生产成本,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飞涨,自当年年中至年末,材料完成自原材料至终端材料的渗透增长。

国内方面,全国两会、十四五规划所制定的“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和目标,尤其是相关限电限产政策,进一步推动了钢材、水泥、砖石等建材价格快速上涨。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互联网研究中心主任曾鸣,在接受央视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首先在春节主要要保民生,特别是供热供电。过完春节之后,随着电力供需缓解,对建材行业的限电也会有趋缓,价格可能会降下来。”

建材领域的持续疲软,意味着装修行业供给端仍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饱受限制,对于向来以鱼龙混杂闻名的装修企业圈而言,又会有多少幸运儿能够撑过此“节”呢?

涨价风波,已然祸延终端用户

十月中旬,笔者曾走访过沪上某大型建材市场,采访得知,供应商苦于原料价格上涨,无奈随行就市又怕错失商机,经销商在国庆期间的开单量不如往年一半,厂家的错峰生产让他们不敢积累库存,日子同样不好过。而如今,涨价已经波及终端用户,尤其是家装层面的“散户”业主们。

家住长宁区中山公园附近的陆先生感慨道,“当时装修预算定的38万,如今可能要超支11到12万的样子。”陆先生的房子于今年8月中旬开工,原本预计在11月初左右完工,如今遇上了材料大幅涨价,原来的预算、工期都受到影响。

某门窗加工厂负责人刘兴也曾对笔者坦露,自9月底开始,封窗的价格就上调了,根据品牌不同,每平米涨了50-120元,甚至玻璃都在飞涨,每平方米大概涨了近30元。刘兴无奈地说:“最近装修预算超支的事情太多了,不止是做门窗的,我做水泥的朋友告诉我,很多业主装修到贴砖的时候,本来20元一袋的水泥能涨价到38元,这些差价最后总归要算在业主头上的。”

近期东方卫视某家装设计节目爆出“设计师无视房主本人意愿,花了老人132万建了一个红砖毛坯房”。一时间,网络舆论一片哗然,大部分网友对132万的价格设计出“毛坯房”大为不满。负责本次设计的TAOA创始人、建筑师陶磊接受媒体采访解释,“超过130万的造价是因为设计师确认基础方案,到施工队备料施工的时间里,建材价格大幅上涨,才超出了预判。” 设计各有审美,笔者不多评价,但从土建耗费88万、硬装约32万、软装11万的占比来看,建材价格的猛涨的确要多多少少为这惊人的装修费“负点责任”。

涨价风波的渗透之快,在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相信没有装企愿意在风波来临时冒险随行就市,但从国内家装行业现状来看,大部分的装企都没有能力抗衡风险,留给他们的议价权利并没有多少。

痼疾难消,硬抗风浪仍需时日

海尔创始人张瑞敏有言,“企业做到极致,满足用户需求,无有他奇,只是本然。”满足用户需求,同样也是倒逼家装行业不断进阶的能量。

1998年,住房体系由公有制向市场化改革,房地产随之迎来持续数十年的蓬勃发展,作为下游的家装领域也自然诞生了一批又一批的装企。而随着人民条件的不断改善,对居住环境的要求增长,让家装企业面对的市场竞争不断加大,传统模式的弊端在近年来暴露得愈发明显。

行业市场的“阔”与家装企业的“难”,可以说是传统家装模式下最矛盾的产物。据艾瑞咨询研究院公开资料显示,2020年家装市场规模达到26,163亿,同比增长12.4%,2025年家装行业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37,817亿,年复合增长率达7.6%。但另一方面,家装企业的数量在近五年却是逐年递减,中国建筑装饰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建筑装修行业企业数量为10.6万,16年至19年分别是13.2万、13.0万、12.5万、11.7万。退出舞台的大多是资质差、规模小的微型装企,这一点与建材行业雷同,国内超6成建材相关企业注册资本在100万以内。

家装领域的“难混”非但折磨中小企业,就算是行业大佬想要征服也步履维艰。金螳螂是目前装饰领域的佼佼者,以公共空间、酒店、开发商楼盘装修起家。2015年,金螳螂分拆“金螳螂·家”品牌,被业内视作开启探索家装业务。可惜,六年的探索并未提升利润水平,反而拉低公司毛利润。据其2021年上半年财报显示,金螳螂第一大产品为装饰,占营收比从2020年上半年的80%上升至90%,下降的主要是家装,从去年上半年的11.21亿元下降到不足1亿元。据了解,2020年金螳螂关闭转让49家店,董事长倪林当时表示,“金螳螂看好家装及住宅产业,旗下的家装业务已经营5年,不会退出。不过,前期的摸索阶段,部分门店出现亏损及关店,目前关掉了把部分资不抵债的店,但金螳螂家会承担责任,确保在建项目继续完成交付。”

金螳螂的“悬崖勒马”向市场表明,C端的个性化需求无法用标准化的装修来敷衍,进而难以快速扩张、降本增效。行业大佬的试水尚且如此,面临行业集中度低、供应链冗长、流程不规范、施工周期长等痼疾,中小装企们发展肯定更加艰难,如今遭遇几十年难遇的涨价风暴的他们,自然疲态尽显。

避无可避,窗口期成唯一解药

前文提到,涨价震荡已波及用户端,说明部分装企已将影响传导至用户,他们也无奈地成为第一批承担失去用户风险的装企,那么对于尚在苦撑的装企们,面对似乎势在必行的涨价,又该如何是好?

绝大部分的装企都选择了以待时变,当然,比起熬过这场风波更加现实的是熬成“最后一批涨价者”,自然损失的用户量就会减少。在这个选择中,各类集采平台或许发挥了他们的作用,这些平台正在或多或少地给予装企一个避免与涨价风波正面抗衡的“窗口期”。

如今的集采平台五花八门,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采材宝扎根珠三角,通过对工程材料采购模式及应用场景的分析、高新技术的应用,设计了与建筑行业高度匹配的线上交易系统,形成集线上采购、资金支持、物流运输、售后服务为一体的建材供应链体系,打造以“互联网+建材+物流+金融”创新型商业模式的建筑材料一站式采购服务平台。据了解,采材宝已在广州、东莞、惠州、湛江、阳江、茂名、佛山等多地设立办事处,但很明显,其发力的主要地区仍是珠三角地区,供应链的全国性能仍然有待提高。

而近年来的小胖熊也是炙手可热。今年6月,家装建材B2B交易平台小胖熊宣布完成合计4亿美元的C轮与C+轮融资,自2015年开始,小胖熊以几乎每年一轮融资的速度迅速扩张,企查查显示,小胖熊六轮融资近30亿。虽然资本市场对其十分看好,但用户认可度方面只能说尚浅。

小胖熊目前最大的优势在于将采购模式从线下搬到了线上,以集合了各种主辅材品牌方、厂商在平台中的商品展示,与各批发商、门店、装修公司、消费者等采购方在平台集采的创意模式,实现了一站式采购的便捷体验,也部分降低了采购价格。但小胖熊目前的主要支柱仍是辅材类产品,在主材、设计等方面的服务仍和主流平台存在一定差距,这也是许多装企与其合作黏性不高的症结所在。

当然,行业里的垂直平台们也没闲着,齐家网这些平台玩家们则依赖数字化系统的降本增效和长期的供应链布局,来为装企“压时间”,释放窗口期。

对于各类装企,应对原料上涨的处置方式各不相同。就中小型装企而言,目前向优质平台寻求附能无疑是性价比较高的选择。同样,作为平台玩家,想要获得更高的市场占有率,更佳的口碑美誉度,需要不断提升材料覆盖、材料品质、物流运输、客户服务、科技应用等多个层面的硬实力,只有综合能力强劲的平台才能给予装修应对风浪的保障,甚至提供渡过风浪的窗口期,同时,装企平台的崛起与完善也能带动整个家装行业的逐步净化与进化。总而言之,目前整个局面仍处于博弈之中,尚不明朗,装修公司们要渡过承压期还有很多功课要做。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