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 于斌
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
长江后浪推前浪。国内的汽车市场,玩家众多,不过鲜有能一统江湖的霸主。而即便是有些国产实力品牌自主称王,也不过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仅数年。4年前,连续多年蝉联自主销冠身份的长安汽车,就足以有这样的江湖地位,更有其作为国产品牌的强势与锐气。
不过,时至2017年,后起之秀吉利,却抢走了原本属于长安汽车的销冠位置,销量规模同比骤增六成以上,一举反超长安汽车。此后几年,长安汽车也陷入了持续低迷的状态,地位也逐略显尴尬。
一面是以动为主的轿车阵营丢掉了主战场,被吉利的帝豪家族反复碾压。另一面则是SUV车型被荣威、哈弗等品牌夹击,甚至其在2018年-2019年,长安汽车连续两年的销量,都低于只卖SUV的长城汽车。
多重压力之下,长安汽车内部也喊出了彻底转型、三次创业的口号。在智能化和新能源双向发力。不过据观察,随着近年各大造车新势力的崛起,在激烈的市场博弈之中,长安汽车的焦虑却与日俱增,而其即便搭上了新能源汽车与智能汽车的顺风车,但转型升级也尚未见到明显成果。因此,关于长安汽车在新一轮的行业洗牌中掉队的话题,也不绝于耳。
转型难解合资品牌之困
众所周知,新能源汽车的日渐普及,在不断的蚕食着过去燃油车的市场。因此,传统车企也遭遇了燃油汽车市场日趋饱和、销量增长遇到瓶颈的现实问题。而高喊转型的长安汽车,同样难逃大部分传统车企的共同难题:即销量仍然以燃油车为主,在新能源车领域则无太多建树。
据观察,临近农历新年,购车需求进入高峰期,各大汽车品牌在社交媒体上的广告投放较平时更加凶猛,竞争之激烈,不言而喻。值得一提的是,被吉利抢走自主品牌“大哥”位置后,长安汽车也在去年曾一度夺回销冠宝座,而且在1-11 月期间,总销量已超越2020 年全年。不过好景不长,其销量11月份又再度落后于吉利。
与此同时,其在重金布局的新能源汽车方面,也鲜有车型表现出彩。只有微型电动车 " 长安奔奔 " 频繁进入大众的视线。很显然,仅仅这款车型难以支撑长安汽车转型的野心。而且,此前高调宣传的阿维塔,在11月姗姗来迟后,也让很多充满期待的车友表示大失所望,不及预期。
因此,也有业内人士表示担忧,过去靠合资发展起来的长安汽车,虽然嘴上喊转型,实际上却依然严重依赖合资品牌的燃油车带来销量、撑住公司大盘。巨压之下,长安汽车是否会因此知难而退,走回依赖合资品牌的老路?
不过,即便是在合资品牌这条老路上,长安汽车走的路也并非坦途。以长安福特为例。据了解,从2016年到2018年年底的全新福克斯上市,福特在中国的产品已经停更了35个月,在这期间,福特没有任何换代和新款车型在华上市。
因此,福特从2017年开始,销量急转直下。尽管锐际上市,可以缓解福特产品不足带来的问题,但是由于其定位不当,而险些折戟。而且,长安的其它车型则因为处于产品末期,三缸新技术的市场应用疲软、产品口碑不足等,导致其销量持续低迷。
以EVOS为例,有网友认为,该款车型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要知道,2020年和2021年对于长安福特来说是缓口气的重要时间节点,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像锐际这样叫好不叫座的车型无法取得更多的销量,因此亟待新款车型撑起整体销量。
然而,EVOS显然不符合这个需求,首先跨界车型本身过于小众,而且卖得还不便宜,确实无法取得绝大部分消费者的共鸣。另外EVOS被称为最智能的燃油车,但是EVOS的准确读法,却没有形成如同福克斯一样的品牌效应,因此市场反响也因此减弱。
无独有偶,长安马自达近两年的销量表现,也不容乐观。数据显示,长安马自达2019年累计销量同比下滑19.66%至13.36万辆,而在2018年销量同比下滑13.41%至16.63万辆。
目前仅有三款车在售,分别是马自达3 昂克赛拉、马自达CX-5和马自达CX-8,虽然也有一些高质量的粉丝拥趸,但始终因为产品单一而叫好不叫座。究其原因,也与产品脱离主流市场需求有关。
相比之下,长安汽车自主品牌的表现优于合资品牌,但是由于汽车行业整体下行,加上疫情因素影响行业发展,自主品牌也难以独善其身。因此,在其重金加码转型的新能源汽车方面,资金、技术等方面尚且需要寻求外援的前提下,也不禁令人担忧,其是否能否跳出依赖合作品牌的怪圈。
三次创业内忧大于外患,转型生死未卜
2020 年,长安汽车宣布将从汽车公司转型为科技公司,长安品牌的定位变为 " 科技长安 智慧伙伴 "。此后,长安汽车也传出与华为、宁德时代合作造新能源车的消息。虽然彼时直接为其股价带来了上涨,也可以继续在资本市场讲一波新故事,貌似长安汽车将会迎来转机。
然而,看似乘风破浪的长安汽车,却有着难被看见的隐忧与压力。例如,去年5月下旬,股价连番上涨的长安汽车突然公告了大股东减持的消息,有业内人员计算本次能回笼大量现金流,随后长安汽车股价出现不断下滑趋势。
公告当日,其股价由高点25.5元/股下跌至22.5元/股。市值为1223.91亿元,相比3天前收盘的1359.90亿元,市值蒸发了136亿元。
据了解,长安汽车公司实际控制人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第三大股东南方工业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计划自2021-06-15起至2021-12-14,拟减持不超过1.632亿股,占总股本比例3.00%。
公告中称本次减持的原因是因自身经营发展需要,而减持股份里中国长安股份来源于公司 2016 年定向增发股份,南方资产股份来源于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无偿划转的无限售流通股。
短短3天时间,长安汽车市值缩水逾100亿,也有分析人士认为,与华为发布“不造车”的声明脱不了干系。彼时,华为在声明中称:“至今为止,华为并未投资任何车企。未来也不会投资任何车企,更不会控股、参股。以后,凡是议论上说华为造车、或者参股汽车制造行业,均为谣言。”
要知道,此前,华为曾宣布与长安、北汽、广汽三家车企合作打造Huawei Inside的汽车子品牌,并为这三家车企提供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另外,华为还与小康股份旗下赛力斯品牌合作卖车,为后者提供华为自有的线上、线下销售渠道。
因此,在华为明确造车传闻失实后,华为与长安合作的深度到底几何,也十分存疑。据了解,长安和华为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却在新能源造车上,坚持自己主导。因此,与华为的合作就显得有些华而不实,甚至被网友评价为,这是长安蹭华为造车热度的营销之举。
除了在发展过程中,长安汽车需要靠减持套现缓解资金之困外,还在品牌与口碑上暗藏了诸多危机。例如,尽管其自主研发蓝鲸发动机,颜值高,很适合当代年轻人。但是车主普遍反馈,其隔音比较差,与合资汽车相比,有着明显的差距。而尽管其发动机比较可靠,但动力方面稍逊一筹。因此,也有车友表明,长安汽车非常适合家用,也很省心,但是想要它运动却难以办到。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据中国网汽车质量投诉平台报道,近日接到长安CS75 PLUS车主投诉表示:车机反应迟钝,倒车影像模糊不清,达不到官方宣传的高清影像。认为长安汽车存在欺诈销售的行为。车主称,自己也曾与4S店沟通许久,始终未得以解决。
该平台还表示,实际上自2020年9月开始,就陆续收到有关长安CS75 PLUS车型的投诉,车主均表示该车车机卡顿、中控黑屏等问题严重。超过95%以上的车主在与4S店及厂家投诉后均未得到有效解决。这也意味着,长安汽车的售后服务不尽于人意,品牌信任度也正在被集体质疑。
结语
作为国内自主品牌的代表之一,长安汽车曾经也是民族之光,不仅有一些自主技术,也在市场表现上可圈可点。无奈世易时移,随着燃油汽车市场的萎缩、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崛起,长安汽车也在市场的洪流中逐渐丧失了优势,并丢掉了主导地位。
尽管其内部宣称三次创业,决心彻底进行自我革命。但是在造车新势力市场版图日渐扩张的同时,传统车企长安汽车面临的产品更新乏力、定位失当、口碑下滑等问题却挥之不去。而严重依赖合资品牌的长安汽车,想要扭转局势,成功实现转型升级,又谈何容易。
期待长安汽车这个“前浪”能够在三次创业的过程中,重新找准自己的定位,在转型之后的新赛道竞争上,顺利掰回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