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时移事易的制造业招工,从老板挑工人到工人挑老板

编辑 | 于斌

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

去年我国的制造业又交出了一份靓眼的答卷,从进出口贸易额就能看出来,2021年按美元计价的外贸规模首次突破了6万亿美元,在工厂企业全力开工满负荷运转的同时,与之相对应的是,制造业的用工缺口问题也显得更加突出。

在临近年关之时,很多人踏上了返乡之旅,这个时候工厂企业的老板们又开始为招工留人而发愁了,尤其是在春节前后,工厂用工的紧张局面还会更加明显,所以在这段时间里,我们经常能在媒体上看到工厂老板们绞尽脑汁努力招工的报导。

0xKlYVvFTB4

招不来与留不住是当前制造业面临的最大问题

这几年国内的劳动力市场一直面临着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的窘况,一方面是求职者难以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去年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当年城镇新增劳动力有1400多万,这其中大学毕业生达到了900多万,这个数据还不包括每年回来的大批海归学子,因此每年的毕业季都会被形容为历史上最难的就业季。

另一方面制造业每年都有很多空缺的岗位无人问津,除了大量的普通工作岗位以外,制造业尤其缺乏有经验的技术工人和高级复合性专业人才,而且每年制造业的人员流动量也比较大,如中智咨询的调查显示,2020年蓝领员工平均的主动离职率接近30%,当前技工队伍已呈现出了人员构成老龄化的苗头,存在着可能会出现人才断层的隐患和风险。

这就像硬币的正反面,一面是老板们为招工而头疼不已、叫苦不迭,另一面是90后、00后的年轻人纷纷涌入外卖、快递、网约车等灵活就业用工市场或者是投身于互联网、数字新经济的浪潮之中。

目前制造业所面临的结构性失衡问题,从短期来看,必然会加快低端制造业向海外转移的速度,从长远来看,必然会影响到我们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型升级进程。

赵先生的工厂专门生产手机配件,自去年底他就开始忙活起今年的招聘工作了,除了线下的人力资源市场以外,他时不时地还要在线上的各种招工渠道上发点信息,即使如此,赵先生估计今年节后开工能招到60%至70%左右的工人就算不错了。

虽然说现在有了互联网,招工的渠道比以前多了很多,公司的时薪也从20元涨到了30元,再加上免费的膳食和住宿,但赵先生感觉招工的效果还是一年不如一年。

而且他还发现了一个问题,目前厂里的年轻人是越来越少,90后寥寥无几,80后在厂里已经算是年轻力量了,即使如此,80后员工也不多,相应地中年以上的工人则是越来越多,这种情况似乎已成为了一种趋势,赵先生有时候在想,如果工厂能一直继续下去的话,再过十年,厂里连我在内,都是50、60岁的大叔了。

赵先生所面临的问题只是制造业招工难现象的一个缩影而已,去年国家统计局曾面向9万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做过一次调查,其数据显示,有大概44%的企业反映招工难是企业所面临的最大问题,这个比例也是近几年来最高的。

0xKlYWSV9pB

从趋之若鹜到避之不及,制造业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尴尬之中

有人认为制造业招工难是由于劳动力人口减少导致的,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我国的劳动力人口(15 至 59 岁)在2020年也只比十年前下降了4500万人左右,因此劳动力人口减少只是客观原因之一。

从热火朝天的互联网经济,与制造业招工难之间形成的鲜明对比中不难看出,根本原因还是想当白领的人多,愿做蓝领的人少,这一点在年轻人中体现得尤其明显,Wind数据显示,30岁以下农民工的比例已从2008年的46%逐步下降到了2020年的 23%。

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不想去工厂,「于见专栏」认为,大致有这样几个原因:

一是制造业总体上存在着工作强度比较大、工作环境相对比较差、工作节奏单调乏味、福利待遇普遍不高、个人发展前途受限等特点,工厂里高体力低脑力的重复性工作,难以让人获得满足感与成就感。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0年制造业工人的月平均工资为5000元多一点,如果再除去技术类工种的工资,普通工人的工资水平就更低了,即使抛开工资待遇和个人成长前景这两个因素不谈,有不少人宁愿工资少一点,也要选择一份体面、环境好、相对轻松自由的工作。

前不久中青校媒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00后找工作看重的三大因素是成长、价值感和高薪,很显然,当前大多数的工厂企业基本上与这3点无缘,在过去的十年里,一线工人的工资水平并没有得到大幅度地提升,重复性的流水线工作几乎不能给工人带来成长空间和价值感。

二是在迅猛发展的信息技术与数字智慧经济的影响之下,制造业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刻的转型升级变革,企业对技工类人才的需求在迅速增加,而人才供需缺口也在同步增长,有数据预计,到2025年我国制造业10大重点领域的人才总量将会超过6000万人,届时人才供需缺口将接近3000万人。

也就是说,到那时这些领域的工厂企业将会有差不多一半的岗位招不到人,一边是工厂企业缺人,而另一边是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的毕业生更青睐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行业,去年下旬《中国青年报》在国内职业院校的学生中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六成以上的受访学生毕业后不愿意当蓝领。

三是相比制造业,青年劳动力更青睐门槛低、收入不错、相对自由的快递、餐饮外卖、网络主播等行业,我们经常能在社交媒体上刷到某某外卖骑手月薪过万这样令人怦然心动的砺志新闻,也经常能看到工厂老板们的抱怨和无奈。

有数据表明,全职从事外卖快递及网约车的从业人员月平均收入达到了6000多元,在一二线城市就更高了,可达8000至10000元左右,相比之下,制造业的整体工资水平明显偏低,很难留住劳动者。

可以说,近几年迅猛发展的各种新业态,在年轻人中间产生了巨大的虹吸效应,吸纳了大量的就业人口,目前仅外卖和快递行业的劳动者人数就在千万人以上,而且从事各种灵活就业工作的人数还在不断增加之中,这一增一减的数据同时也表明制造业陷入了更加进退维谷的尴尬之地。

化解招工难与用工荒的关键在于经营者的思维方式要因势而变

前不久人社部发布了2021年3季度全国最缺工职业的排行,位列前100位的职业中就有58个与生产制造业相关,而几个月前的1季度这一数据为42个,短短半年光景,就增加了16个,如仪器仪表制造工、焊工、车工等职业,都位于榜单的前列,属于非常缺工的状态。

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解决招工难问题也需要一步一步地来,「于见专栏」认为,现在的当务之急是需要营造出全社会普遍认同的行业优越感,通过建立并完善与制造业相关的长效激励机制,以吸引更多的人尤其是各种类型的专业人才加入到制造业大军中来。

首先良好的职业前景和高薪激励的方式无疑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拴心留人办法,福利待遇好的职业或岗位,其从业者的社会地位和荣誉感相应也比较高,年轻人自然也会趋之若鹜。

在这方面职业院校若能紧密结合大型企业的需求开展职业教育自然就更有优势,去年12月央视财经曾报道,现在很多中高级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往往在毕业之前就已经被各大企业提前签约预定了。

其次是把握时代机遇,培养各类人才,加强技能人才的培养工作是缓解技工人才短缺问题的最佳途径,要培养人才,首先就要吸引人才,去年12月初,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做好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学士学位授权与授予工作意见》。

其中明确了要把职业本科纳入现有的学士学位工作体系,职业本科和普通本科的证书具有同等的作用和价值,比如在考研、考公等方面都是国家相关部门同样认可的,相信随着职教改革逐步走向深入,会有更多的学生会加入到职业教育的学习中来。

最后是在向新经济和新就业模式的转型过程中,制造业自身也要加快转型升级的速度和力度,一方面招工难、能耗高的低端制造业可以分步向东南亚、南亚、非洲等海外市场转移。

空余的劳动力可以向第三产业转型,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的职业教育及技术培训,使工人成为掌握现代生产组织及服务能力的新产业工人或新技工,从而使有限的人力资源能发挥出最大化的生产效益。

另一方面制造业需要加快迈向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方向的前进步伐,从大型企业开始,广泛建立起高度智能化和数字化的机器人工厂,或者不断提升工厂生产制造流水线的无人化、自动化水平,并从根本上改变制造业的生产组织模式。

例如美的在广东顺德的工厂,由于大量使用了基于5G技术的库卡机器人,原来一条作业线需要70个岗位,现在只需42个,在组织效率不断提升的基础上,员工数量还能够进一步减少。

当然,自动化设备的普及对现代职业教育、职业技术学校和各种技能培训机构的要求也更高了,需要工厂企业和职业教育体系之间建立起更加高效密切的工学协作及产教融合关系。

0xKlYX3mglK

结语

当前制造业前进的势头就像顺流直下三千里的航船,既要一往无前,又要小心礁石漩涡,这其中招工难的问题就是制造业前进路上最大的麻烦,要改变这一现状,首先是要转换经营者的思维方式。

我们应当看到,人口红利的时代已经渐行渐远,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生产模式转变已经是大势所趋,单纯通过招聘廉价劳动力和不断压低人工成本来获取竞争优势的认识已经是不合时宜了。

未来就业市场发生的新变化,将会给制造业带来两个显著的改变,一个是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设备的广泛使用,另一个是制造业对劳动者能力素质的要求也会更高,而这一切的变化及其解决之道又尽在经营者的思维与眼界之内。

[!--page.stats—]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