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无人驾驶技术距离商用还差临门一脚,前景广阔赢得资本市场看好

编辑 | 于斌

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

在北京市亦庄的街上,乘客用百度地图App就能约到一辆Robotaxi(无人驾驶出租车或网约车),从外观看这种车与其它的有人驾驶车辆相比没有多大的区别,但实际上它的内部装备了激光雷达、传感器等各种先进的科技设备。

虽然在主驾驶位置上仍然坐着驾驶员,但他们很少会接管汽车的控制权,他们也许是世界上最轻松的汽车驾驶员了,而在北京首钢园测试环境里的百度共享无人车,已经真正实现了没有驾驶员的无人驾驶,与此同时,小马智行、滴滴等公司的Robotaxi也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开展了定点约车及试乘服务。

0xRP7UIIdPF

全民无人驾驶的时代正向我们迎面而来

汽车是人类近代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极大地提升了我们的社会经济运行效率和日常生活品质,随着人们的生活逐渐走向富裕,国内汽车的保有量也在节节攀升,目前约有3亿辆左右。

然而在全民驾驶的时代,各种交通意外和马路杀手也是层出不穷,这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就是人的能力素质参差不齐,再严格的交通规则和驾照考试也不能保证每个人都能达到老司机的水平,也无法确保每个人在任何时候开车都能做到小心谨慎、注意力高度集中,因此每年发生的各种交通事故也在随着汽车拥有量的上升而增长。

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每年全世界大约有135万人会在交通事故当中失去生命,而其中94%的交通事故是人为原因造成的,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驾驶员都是富有能力、经验且随时保持专注的老司机,那么交通事故的次数必然会大幅度地下降。

在车联网(V2X)、激光雷达、视频分析、5G、人工智能、北斗定位、传感器、大数据等技术的加持之下,日益成熟的无人驾驶技术正使我们的设想逐渐变成了现实。

无人驾驶的时代已是悄然而至,目前无人驾驶技术最有可能率先实现的应用场景之一是出租车和网约车市场,百度的Apollo已经发展到了第五代,有3款车型,分别是Apollo Moon极狐版、威马版和埃安版。

公司在自动驾驶的安全测试里程方面已经达到了1800万公里,再配合上其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百度Apollo已在北京、上海、广州、长沙、沧州五个城市开展了运营服务,用户可以通过萝卜快跑App方便叫车。

截止到现在为止,共计为40多万人次用户提供了出行服务,公司计划到2023年将运营范围逐步扩展到30个城市,去年中旬AutoX(安途)发布了第五代无人驾驶系统AutoX Gen5,其第三代无人驾驶系统早已经在上海、深圳等城市进行了测试。

IHS Markit在《中国自动驾驶市场和未来出行市场展望》中预测,国内的Robotaxi市场规模预计会超过1.3万亿,未来的出行服务市场将会转向无人车出行场景,麦肯锡也预计我国未来很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自动驾驶市场,到2030年自动驾驶领域的相关收入将超过5000亿美元。

目前海外市场在无人驾驶领域的研发与应用程度也大致如此,作为L4级别自动驾驶技术的引领者,Waymo(与谷歌同属于Alphabet旗下)已经在无人驾驶领域耕耘了十多年,不过公司的服务范围仍然局限于美国的凤凰城以及亚利桑那州。

无人驾驶技术的另一个应用场景是无人配送车,去年5月,京东、美团和新石器成为国内首批获得无人配送车上路资质的3家企业,相比人工送货而言,无人配送车在效率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尤其是在面对较为严重的疫情时,一个小区甚至是一个城市处于封闭隔离的状态,外卖员或快速员上门送货也存在着可能增加传染的机率。这个时候无人配送车就可以派上用场并大显身手了,

在过去的两年里,美团的无人配送车曾先后在发生区域性疫情的5座城市大显身手,为处于隔离状态中的小区居民配送生活物资和给疫情防控人员配送医疗物资,无人配送车累计完成的配送量在2万单以上。

经历了十多年的不断探索与技术积累,无人驾驶技术已从量变进入到质变的发展阶段,无人驾驶汽车距离大规模的市场应用已经是越来越近了,麦肯锡预计,无人驾驶要在所有场景下达到成熟、可商业化,可能要等到2030年。

中金公司也预测到2030年左右,有望实现城郊及城市道路的高度自动驾驶,到2035年后有望实现完全自动驾驶,不过按照我国目前的应用速度发展下去,也许用不了那么长的时间,我们就能真正进入到大规模的全民自动驾驶出行时代,

0xRP7Uymziq

无人驾驶技术进入到高速发展的下半场

技术的进步永无止境,飞跃进步的科技总能带来出乎意料的惊喜,如百度的无人驾驶汽车可以像有人驾驶车辆一样完成起步刹车、加速减速、并线跟车、转弯掉头、靠边停车等常规动作,面对行人、障碍物能快速识别并及时避让。

目前无人驾驶技术的成熟度距离下一步商业应用已为期不远,去年6月,百度与ARCFOX极狐联合发布的Apollo Moon极狐版,据介绍该车的无人驾驶能力较上一代车型提升了近10倍,在复杂城市道路上的送达成功率高达99.99%。

但经验告诉我们,剩下的1%也许才是最难的,自动驾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仍然是一大瓶颈,如去年东京残奥会时就发生了一次事故,丰田汽车公司的一辆自动驾驶汽车在奥运村内将一名日本残奥会运动员撞伤。

不过相信随着技术的进步,这些问题都能逐一解决,并且如今的无人驾驶技术并不局限于汽车本身,它也在向云端发展,除了无人驾驶汽车本身的智能化设备以外,现在依托5G和互联技术手段,可以将道路、车辆和智能控制平台有机高效地组成一个整体,这样能极大地提升无人驾驶汽车的行驶安全。

由于目前的单车智能尚无法应对各种突发及复杂的路况,因此在云数据和云安全的帮助下,如百度无人驾驶汽车若遇到如道路环境改变、临时交通管制、路面施工等复杂现场环境时,它可以依靠Apollo 5G云代驾请求远程协助,后者可以接管无人驾驶汽车的控制权,帮助车辆解决行驶中遇到的突发情况或非常规问题。

未来的无人驾驶汽车可能会更像一部手机,成为服务于客户的智能终端,也有可能进一步发展成为类似于变形金刚一样的汽车机器人,除了乘坐以外,它还有可能成为你的私人管家。

从开始商业化应用到最终的技术成熟,无人驾驶技术显然还有一段比较长的路要走,虽然在试验和小范围运营阶段,自动驾驶技术已经能够处理很多复杂路况,但如果以后要在现实环境中运行的话,还是可能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超出预期的事件或挑战。

另外在商业化运营的过程中,还需要对道路基础设施进行数字化改造,同时用户对此的接受程度、商业化运营模式、法律法规的细化等等,都需要有一个长时间的适应和完善过程。

虽然现在一辆无人驾驶汽车的成本及售价并不便宜,例如百度Apollo Moon的整体成本达到了48万元,这个价格对于普通人来说还很难承受,但这个成本已经降到了行业L4级自动驾驶车型平均成本的三分之一左右,这也使得Apollo Moon初步具备了商业化应用的前景。

就像最初的新能源汽车一样,随着后续大规模地量产,无人驾驶汽车的生产及运营成本也会大幅度地降低,最终将为无人驾驶汽车的大规模共享化运营及飞入寻常百姓家奠定基础。

无人驾驶技术已不再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其所能带来的巨大想象空间和市场前景,引发了企业与资本的重视与投入,2020年全球自动驾驶行业的融资规模超过了400亿元,同比大幅度增长了30.19%,如Waymo在两年时间已经获得了2轮共57.5亿美元的融资。

现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市场竞争已经是日趋激烈,传统汽车巨头、造车新势力和互联网大厂都在涌入这一赛道,除了百度以外,华为、滴滴、大疆、小马智行、文远知行、AutoX等科技企业和蔚来、小鹏等造车新贵都在以不同的切入点布局相关的产业链。

大众、宝马、奔驰、上汽、福特、奥迪等传统整车制造企业也加大了对该领域的投入,我们有理由相信,无人驾驶+新能源必定会打破现有的汽车产业格局,成为国内汽车行业实现整体超越的契机。

无人驾驶距离商业化应用还有最后“一公里”

「于见专栏」认为,毫无疑问,自动驾驶功能将逐渐成为未来汽车的标配和发展方向,汽车及其产业的生态架构体系,将会逐步由单车向高度自动化的智能网联一体化方向转变,无人驾驶技术距离商业化应用还有最后的一段路要走,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段路也许才是整个过程中最艰难的。

现在对于无人驾驶技术而言,最大的应用阻力已经不是技术层面的问题了,而是由此带来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的改变,现在国内对智能网联汽车的重视程度在不断地提升,近几年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及产业的政策配套措施也在加快建立并完善之中。

早在2019年9月,国务院印发的《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中就提出,要加强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汽车、自动驾驶、车路协同)的研发,形成自主可控完整的产业链,发改委、工信部等部门也发布了相应的配套文件。

对于无人驾驶汽车而言,首先要获得合法的上路身份,因为此前的相关法律规定都是基于有人驾驶汽车这一前提的,去年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针对自动驾驶功能正式出台了《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国家推荐标准(GB/T 40429-2021)。

该标准把汽车自动驾驶按行驶场景分为了0级至5级,比如常见的汽车自适应巡航控制功能属于1级,也就是部分驾驶辅助级别,此时驾驶员负有保证车辆与乘客安全的责任,他应当和自动化系统共同完成驾驶操作。

从3级开始,车辆行驶中的探测与响应对象从驾驶员变为了系统,这个时候已允许驾驶员脱手,只需要在必要时接管驾驶权,目前很多上市的新车都已配备了L2级别甚至是L3级别的自动驾驶系统,L4和L5级别属于真正意义上的无人驾驶汽车了。

新标准将于今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意味着我国拥有了自己的、官方正式的自动驾驶分级标准,以前业内一直借用由美国制定的SAE分类标准,这个新标准将成为我国自动驾驶汽车领域的基础性标准之一,它将为与自动驾驶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其它通用技术规范的出台提供标准支撑。

基础标准有了,当然还需要制定细化的法规措施来解决实际应用中可能会面临的具体问题。

例如无人驾驶汽车如果发生了事故,那么该由谁来承担相应的责任,是汽车、厂家、租车公司还是乘客?如果无人驾驶汽车遇到了网络攻击,车辆被控制并引发了各种意想不到的危害?又或者乘客的个人隐私信息被非法采集和利用了该怎么办,我们如何防范网络数据被泄露和篡改,确保数据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在这方面,有一些城市已经开始了法规层面的先行先试,如去年3月深圳发布了《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社会各界及公众的意见,该条例围绕无人汽车的驾驶条件、隐私保护、事故违章认定等问题作出了细致地规定。

目前该条例正在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之中,当它正式颁布实施以后,有了法规保障的自动驾驶汽车产业必将如虎添翼,获得加速发展的契机,并且用户在享受无人驾驶服务时,也能得到相关法规制度的保障。

我们不难想象,当无人驾驶技术广泛应用之际,我们的生活必将迎来巨大的改变,届时有了无人驾驶汽车,我们不用再劳心费力地考驾照,人人都是老司机,通过建立起一个基于云的智慧城市交通服务系统来统一调度无人驾驶汽车,交通拥堵的现象也能得到极大的缓解,马路杀手也会大幅度地减少。

如果Robotaxi的费用能降到一个合理的水平,相信很多人的买车意愿都会大幅度下降,因为只租不买的话,人们可以省去购车、养车、停车、充电、买车险等诸多烦恼,无人驾驶技术可能唯一带来的负面影响就是,那个时候出租车和网约车的司机该怎么办呢?

0xRP7VWsxg5

结语

无人驾驶时代的脚步声离我们已是越来越近了,可以预见,无人驾驶技术在重新定义人车关系和交通规则的同时,它也必然会重新塑造和深入影响我们未来的生活方式,与此同时,无人驾驶技术还将和新能源技术一道,深刻改变现有汽车产业的竞争格局。

[!--page.stats—]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