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王雨桐
在市值蒸发近3500亿港元之后,52岁的张勇决定退位了。
只不过,是海底捞的张勇,而不是阿里巴巴的那位。
3月1日,海底捞发布管理层人事任命公告,张勇不再担任CEO(首席执行官),但将继续担任董事会主席及执行董事;杨利娟升任CEO;此外,海底捞宣布两位年轻的80后高管,李瑜出任海底捞中国大陆地区首席运营官,王金平出任港澳台及海外地区首席运营官。
消息一经传出,海底捞的股价应声下跌,截至12点跌超2%,市值跌破1000亿港元。
“最牛服务员”继任
3月1日,海底捞发布管理层人事任命公告:副首席执行官兼首席运营官杨利娟调任首席执行官,董事会主席兼前首席执行官张勇将继续担任董事会主席及执行董事;李瑜出任海底捞中国大陆地区首席运营官,王金平出任港澳台及海外地区首席运营官。杨利娟此次获委任为首席执行官,负责监督集团的管理及战略发展,并继续负责“啄木鸟计划”的落实与推进。
杨利娟1994年在海底捞就职,从最普通的服务员起步,当上了领班、大堂经理,几乎每半年升一级,2021年4月,杨利娟以125亿元的身家登上《胡润中国职业经理人榜》第7位;同年4月,杨利娟又以16亿美元的财富位列《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第1931位,杨利娟的经历也让她被外界称为是“最牛服务员”。
事实上,杨丽娟在海底捞一直扮演重要的运营管理角色,是海底捞走出四川、开拓全国市场的关键人物,也是海底捞推行“连住利益,锁住管理”制度的负责人。
疫情以来,海底捞开始在业绩和经营上陷入危机。海底捞近期发布公告称,预期将于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录得净亏损约人民币38亿元至人民币45亿元。021年11月5日晚,海底捞发布公告,决定在12月31日前逐步关停300家左右门店。与2021年中报显示的1597家门店数量相比,砍掉门店的数量接近20%。
宣布大批关店的同时,海底捞公布了一项名为“啄木鸟计划”的改革措施,持续关注经营业绩不佳的门店,重建并强化部分职能部门,恢复大区管理体系,强化内部管理和考核机制,收缩业务扩张,期望进一步改善公司经营状况。彼时提出这项计划的,正是海底捞的现任CEO杨丽娟。
本次杨丽娟的接班,也被看做强化公司治理架构的重要举措。
海底捞开始自救
海底捞正在变得更加年轻。
2020年,海底捞曾发布一则“接班人计划”, 将管理人员的选拔机制面向所有员工开放,计划周期为10~15年。
2021年8月,海底捞宣布新的人事变动,舒萍辞任公司非执董及审计委员会成员,施永宏辞任公司执董,同时,新增杨利娟、李朋、杨华、刘林毅、李瑜、宋青、杨立七位执行董事,新增马蔚华、吴宵光两位独立非执行董事。
以上的几次调整,海底捞的管理层平均年龄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小。
据媒体统计,董事会成员平均年龄由原来的53.6岁降至47.9岁,执行董事成员也由原先的45岁降至40.1岁。此举,也被外界视为海底捞“接班人计划”的后续。
而本次任命中提到了其余二人,也是海底捞年轻人中的中坚力量。李瑜是海底捞执行董事,自2007年11月加入海底捞以来历任多个职位,先后担任门店经理及大区经理,截至已在台湾开出14家海底捞门店。王金平自2008年1月加入海底捞以来历任多个职位,先后担任多个海外门店经理、大区经理,是海底捞走向国际化的先行者——第一家海外门店的经理,至今已有十年的海外市场经验。
在品尝到“疯狂扩张”的苦果之后,海底捞开始慢下脚步调整自己。
能否力挽狂澜
数据显示,海底捞股价从2021年初创造历史新高的85.8港元/股后,就开始一路震荡走跌至今,徘徊在18港元/股的位置,股价跌去近8成。
2月23日,国际信贷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将海底捞评级列入负面观察名单。海底捞(06862.HK)2月21日早间在港交所公告,预期将于2021年度净亏损约人民币38亿元至人民币45亿元。标准普尔表示,海底捞2021年现金流水平不及预期,加之2022年企业经营面临不确定性,即便剔除一次性项目,其业绩仍比预期更差。
而在此次人事变动的公告中,海底捞表达道:自“啄木鸟计划”实施以来,公司内部管理和运营明显改善,董事会亦认可其“顾客优先、员工优先”的理念以及严格按照财务考核结果筛选及淘汰门店和管理人员的管理方式。此委任亦是强化公司治理架构的重要举措,自2022年3月1日起生效。
与此同时,整体火锅产业也面临着产业更加细分、发展更加多元、精细化发展的趋势。越来越多的新火锅品牌在市场上崛起,加上各路明星也纷纷加入了火锅的竞争,除此之外,新兴的小龙坎、蜀大侠等火锅,也对海底捞造成了竞争压力。当标准服务化流程已经不再是海底捞吸引顾客的唯一理由,顾客是否还愿意为海底捞买单?
由此看来,张勇卸任公司CEO、杨丽娟接任,似乎是海底捞这艘大船在遭遇大风浪之后的应势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