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复杂的环境下,目前国外LP对符合中国长期政策趋势行业的投资兴趣依旧在不断增加。
那么,这些国外LP如何对大中华区进行投资,投资到中国哪个行业更有价值?
近期,Preqin发布了《Preqin地区投资指南:2022年大中华区》相关投资报告,对其进行了详细描述,GPLP犀牛财经此次择取了其中部分精华与读者分享。
2022年中国经济关键动态一览
在搭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政策出台的背景下,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调整2022中国经济GDP增速目标,与此同时,地缘政治局势或为私募市场发展带来更多不确定性。
今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将202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预期增长目标定格在5.5%左右,为过去十年最低。回顾2021年,全国GDP增速达8.1%,完成了当年6%的增速目标。2022年经济增速目标下调符合 “十四五”规划提出的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战略变化,意味着中国经济将发生以下三大关键变化:
- 更聚焦扩大内需和释放国内消费潜力而非依赖外部
- 进一步推动民营市场主体放权赋能,减少政府干预
- 推动向低碳经济转型
追求“共同富裕”之路
为扩大内需和促进国内消费市场,政府提出了“双循环”政策,旨在加强国内经济循环,同时保持对国际市场开放。此前依靠低成本“世界工厂”的优势,中国经济主要靠出口导向型模式快速发展,在 1989-2021年间实现了年均9%的增速。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发布,今天的中国制造业已开始向电力装备、信息技术、机器人技术、新能源汽车等高端产业迈进。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已然领先全球。早在2017年,国内多个城市已开始使用电动公交车;2021年,中国电动汽车出口量达近50万辆,产量占到全球一半以上。
“双循环”政策背后的核心思想是“共同富裕”,即推动经济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政府推出的措施,包括个税改革促进缩减贫富差距、严惩逃税行为整改科技企业加班问题、出台双减政策等,都旨在实现“共同富裕”这一目标。此外,针对房地产行业,人行和住建委为房地产融资划定“三道红线”,限制过度负债,旨在消除潜在的房地产泡沫威胁。此举一出,市场房价应声下跌。
人口问题是目前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的一大挑战。中国人口结构正在快速老龄化。过去十年里,中国65岁及以上的老龄人口数量增长了60%。2020年5月公布的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老龄人口占社会总人口比例已达13.5%。虽然相比欧盟(21%)和日本(28%)等发达经济体,中国的老龄人口比例相对较低,但是老龄化加速将导致国内劳动人口减少,进而降低劳动生产率和社会消费。
对私募资本行业的政策影响
去年监管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向私募市场经济释放强烈信号,即关注政府的长期政策方向是投资中国市场的关键,忽略政策信号的投资者将遭受风险和损失。
Preqin报告认为,严监管背景下,消费科技可能是最受冲击的行业之一。去年,滴滴刚在纽交所成功上市募资44亿美元后,就因数据安全问题受审查,期间要求停止新用户注册,导致滴滴启动美股退市转向港股上市计划。阿里巴巴和美团相继因滥用市场支配地位遭反垄断调查。
投资者和基金管理人对投资大中华区变得更为谨慎。Preqin于2021年11月的调研结果显示,仅有27%的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人计划于未来12个月内投资中国市场,而在2020年这一比例为38%。
但我们也看到,亚洲地区的基金管理人依然坚定地选择投资中国。例如,作为全球化的VC机构,红杉资本在大中华区设有四个办事处,投资案例数超200起,投资总额达200亿美元,目前正在募集四只专门投资中国市场的基金。IDG资本、春华资本、海松资本等一众本土PE机构持续投资中国创业投资市场。科技巨头公司也开始积极布局本土VC投资,例如2021年阿里巴巴参与了47个交易案例,投资总额达52亿美元,TikTok母公司字节跳动参与超50个交易案例,交易总额达13亿美元。
国家低碳转型战略将带来新的投资机遇。中国已明确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政策目标,并在2021年7月启动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交易,旨在整合7个地方试点碳市场,实现碳排放配额交易,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碳交易市场,为进一步推动碳交易基础设施建设和提升碳交易能力奠定基础。
此外,ESG信息披露的重要性不断提升。去年,深圳开始正式实施强制环境信息披露相关条例;去年12月,生态环境部印发新的环境信披政策,于2022年2月正式生效,强制要求五类主体必须披露环境信息,包括重点排污单位和各级上市公司等。此类政策趋势将刺激包括新能源汽车和可再生能源在内的ESG相关领域的投资。
地缘政治局势叠加疫情影响
今年以来,俄乌局势对中美关系的影响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美国证监会还出台《外国公司问责法》,使在美上市的中国公司面临更为严格的监管规定。另一方面,新冠疫情依然严峻。
中国方面对外商投资持续开放,相关部门公布了数十亿美元的投资计划,引入鼓励外商投资高端科技领域的激励政策。此外,政府修订了《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1年版)》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1年版)》,进一步推动中国更多产业向外资开放。
理解中国市场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后,投资者对投资中国的态度不一。有的投资者按下了暂停键,有的则持续关注中国的长期战略目标和具备增长潜力的关键领域,例如机器人技术和新能源汽车等,这些赛道仍存在巨大的投资潜力。抛开监管风险来看,中国经济仍在冉冉升起,中国对外资开放的态度不变,且中产阶级正在快速崛起。
聚焦中国PEVC市场,寻找不确定性中的确定性
导语:监管风险上升不减市场交易热度,但IPO仍面临挑战
截至2021年6月,大中华区私募资本行业总资产管理规模(AUM)为1.92万亿美元,其中,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PEVC)AUM为1.78万亿美元,占绝对主导地位。VC市场AUM为6750亿美元,半年来增长了34%(相较2020年12月规模,见图3),表明VC资产正在不断扩张。
尽管2021年监管环境变化带来冲击,但这一年里VC市场仍达成5611宗交易案例,同比增长34%;总交易规模达1330亿美元,同比增长48%,较2019年增长超一倍(见图4)。截至2021年6月,可投资金额达1050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
并购交易案例同样大幅增长。共有223宗交易案例成功完成,同比增长69%,交易总额达330亿没有(见图6),同比仅增长9%,表明平均逼供交易规模有所下降。
募资方面,2021年共有194只投资大中华区的PEVC基金完成募集,同比下滑45%,且数量为2009年以来最低。有趣的是,尽管当年募资基金数量显著减少,但募资总额却显著上升,达720亿美元,同比增长43%(2020年为500亿美元)。其中,VC类基金募资总额为250亿美元,占比35%,其次是成长型基金,募资总额为220亿美元,占比30%(见图10)。
分人民币基金和美元基金来看,人民币基金募资量持续下跌。2016-2018年为人民币基金募资最热时期,期间年均募资额超过1000亿美元。而在2021年,共有 135只人民币基金募得270亿美元,同比下跌34%,表明中国本土投资者的相关投资需求下滑。美元基金募资强势,2021年共有57只美元基金募得450亿美元,比此前2019年最高募资额纪录还要高出49%。
这是2008年以来美元基金募资总额首次超过人民币基金(见图11)。美元基金的强劲趋势或将持续,目前国外LP对符合中国长期政策趋势行业的投资兴趣不断增加。例如,近期蔚来汽车旗下设立的蔚来资本宣布正式完成二期美元基金关账,总规模约为3.76亿美元,新基金将专注于投资能源、汽车和科技产业。
房地产行业迎来PEVC投资机遇
自房地产迎严监管以来,相关VC和并购投资交易案例数有所上升。规模最大的一宗交易为金额达60亿美元的Pre-IPO轮融资,受资方是万达轻资产商管公司(万达集团旗下商业地产管理业务),投后估值达280亿美元。本轮投资由香港私募股权机构PAG牵头,其他投资者包括碧桂园、中信资本、腾讯控股和蚂蚁集团。这起交易表明PE机构正在介入VC领域,以更低的估值购买被投企业股份。PE和VC之间的界限正在模糊化。
并购方面,2021年到目前为止,规模最大的一宗交易融资金额达66亿美元,受资方为中国华融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上市审查趋严,股权转让成为重要退出路径
受严监管影响,近年来国内基于注册制的科创板和创业板迎来IPO撤回潮。
并购交易退出方面,2021年共有61宗退出案例,创下历史新高,退出总额达110亿美元,同比增长46%(见图7)。近半交易通过IPO退出。最大的一宗退出是瑞士物流企业德迅(Kuehne + Nagel)收购香港货运代理公司Apex,此次交易将促进德迅拓展亚洲业务。
由于IPO退出变得困难,通过股权转让退出的案例有所增加。2021年,共有14宗并购交易通过将股权转让给PE机构实现退出,是2020年交易案例数的三倍多(见图7)。此外,有18宗并购交易通过将股权转让给VC实现退出,是2019年交易案例数的两倍(见图5)。推动这一趋势的原因之一可能是越来越多机构投资者希望尽早卖出被投企业实现退出,而不必等到上市。此外,相关政策出台也推动了股权转让,例如2021年11月,中国证监会批复了上海区域性股权市场开展PEVC份额转让试点。
投资者应关注的关键增长赛道
当前,投资者更注重在投资方向上与中国政府的长期战略保持一致以管控风险,而政府推动的产业主要与核心技术相关,例如半导体、5G应用、物联网、自动驾驶等。在“十四五”规划中,政府明确提出,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引导下,未来将加快壮大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生物技术、先进制造、集成电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ESG相关产业也将得到大力推动。
要实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除政府出资外,需要引入大量社会资本来发挥作用。考虑到企业赴美上市和在美运营可能面临困难,投资者还将关注致力于拓展国内市场的企业,并减少对计划向美国市场拓展的企业作投资。投资者可关注以上关键增长赛道的投资机遇。IPO遇阻可能影响投资者长期信心,但也将推动中国的股权转让市场迎来更大发展。
市场排名一览
以全球技术视野结合本土生态投资中国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国投招商董事总经理傅晓
备注:国投招商团队组建于2009年,是中国最大的专业私募股权管理机构之一,累计管理超过1,000亿人民币的成长基金,专注于智能电动汽车、生命科学、制造业数字化等领域的投资,始终坚持以系统性研究、投后增值服务为基础的长期价值投资理念。目前累计投资超过150余家企业,其中超过40家被投企业进入资本市场。
国投招商董事总经理傅晓
导语:中国快速发展成为领先全球的新能源汽车市场,高增长潜力吸引投资者关注。
近年来,电动化和智能化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颠覆性发展趋势。中国作为全球第一大汽车生产国及消费国,早在2014年,中国政府已出台全方位支持政策培育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助推产业提升,中国新能源汽车年度销量已经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350万辆,累计销量超过600万辆,占比超过全球50%。随着产品供给的质量持续提升,中国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认可度也越来越高,预计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可以达到35%以上,产业发展已从培育期进入发展期,电池、电机、电控、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等关键领域的创新非常活跃,上述领域已逐步成长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创新高地,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较欧美市场有先发优势。
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及部件都是来自于跨行业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新技术的应用带来了巨量的新增部件/产品及相关软硬件服务的投入需求和投资机会,科技创业公司、ICT科技巨头、能源及电池领域产业公司都在寻求进入的机会,同时,现有零部件供应商也在积极转型,通过剥离传统业务、加大投入或收购新业务进入到二次成长曲线。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在过去十年已经吸引了超过4000亿美元的投资。随着产业趋势的形成发展和政府对环保能源产业的进一步重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投资规模还将维持20%的年复合增长率。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既得益于中国持续提高的消费能力、工程师人才红利和政府积极的改革政策制造业完整的产业链布局基础,明确的产业链分工以及快速响应、世界级水平的供应商体系。基于在中国汽车产业超过20年的经验,我们团队深刻感受到近年来能源技术和信息技术革命正驱动着全球汽车行业加速进入到变革期。从我们投资经验观察到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
1、在技术层面,产业变革为中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新能源汽车领域专业认知集中在新能源和信息技术,其各垂直细分市场需要极强的技术判断,具体包括半导体和电子技术,人工智能软件,电池等清洁能源和材料,自动化工业技术,信息传播科技等。目前自主研发产业化成为中国产业界共识和主流做法,电池电机技术率先发力,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渗透率迅速提升,芯片及操作系统蓄势待发,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关键技术(以动力电池及电机电控为代表的电动化技术,以高算力芯片和AI算法为代表的智能化技术)与欧美产业处于同代发展阶段,不存在技术代差,也不受制于海外供应链。同时,本土供应链享有软件工程师红利和消费电子的产业优势,技术创新和迭代速度快,配套产能建设可基本满足市场增长节奏和车型开发需求。
2、在政策方面,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和投资机会涉及储能等基础设施,与国家产业战略发展方向息息相关。中国政府先后出台了全方位的鼓励产业发展的政策,例如降低企业准入门槛、加快充换电站建设、充电优惠、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等,几乎覆盖了新能源汽车整个生命周期。随着国家政策对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和应用端的引导、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需求潜力正在逐步释放。尤其在汽车智能化方向上,国家发改委等主管政府部门也联合发布了创新发展战略,提出了以发展“中国标准的智能汽车”为方向,目标在2025年形成相应的技术创新、产业生态、基础设施、法规标准、产品监管和网络安全六大体系。
3、在市场供需上,新能源汽车消费需求已经从政策驱动步入市场驱动的新阶段,对本土市场和用户的理解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投资的重要能力。新能源汽车与燃油车进入同一竞争赛道已成为事实:一方面新能源汽车迈向高端化趋势明显,奔驰宝马等高端品牌从 2021年开始集中推出基于全新平台的新能源车型,中国自主品牌也将新能源车型作为品牌高端化的突破口,未来几年的供给将快速提升;另一方面,高阶辅助驾驶功能逐步成为刚需和标配,随着新势力造车企业在该领域的持续高投入,以及互联网和信息通讯技术等科技企业跨界力量围绕智能化布局的逐步兑现,高阶自动驾驶等智能化功能对新能源汽车具有很高的价值加成和消费溢价。自主品牌尤其是新势力整车企业更懂得本土用户使用习惯,2021年自主品牌占据了中国新能源市场80%销量,特斯拉占14%,合资品牌仅有6%,涌现出大量的可投资机会。
4、在产业格局上,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正在引领着产业整体变革,产业链面临重新洗牌,对中国汽车产业链的整体把握将有助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和投资。首先是半导体、软件行业的工程方法和技术将使得汽车产品更新周期缩短、迭代速度加快,其次是在智能化这一大新卖点的需求下,软件及芯片技术的重要性大幅提升,整车企业与各级供应商的角色分工和价值分配将面临重整;营销体系也将向社交媒体加直营模式变革,充电换电等能源服务体系也进入到整车企业价值链建设之中。电动化的提速发展,与智能驾驶的普及应用,正在相互作用、相互赋能,成为新能源汽车最关键的竞争要素。我们认为,通过未来五年的技术加大投入和法规标准建立,在2027年前后,驾驶责任归属于机器的L4级自动驾驶可进入到商业应用阶段,特别是在物流、低速、封闭等场景上将全面加速进入市场。
过去十年,我们团队聚焦于电动化和智能化技术变革所带来的投资机会,已累计投资项目超过30个,累计投资金额超过150亿元,涵盖整车、三电及材料、汽车电子、操作系统及芯片、氢燃料电池等关键环节,积累了丰富的产业生态资源,拥有产业链上下游的众多合作伙伴。我们结合在智能制造和信息技术领域的投资实践,对汽车产业变革趋势进行多角度、跨行业的研究,为被投企业提供跨行业的智力服务和资源嫁接。展望未来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我们认为随着汽车智能化程度的提高,汽车产业的边界将加速打开,未来将与智能交通、智能电网以及智能社会深度融合;各参与企业的核心技术,包括能源技术、智能技术,也会具有溢出效应和跨行业延展性,将与能源和制造、智能硬件与IT、零售与服务行业的产业趋势深度融合,形成新生态,产生新的商业价值。当然,中国新能源汽车也面临着激烈竞争。全球的传统零部件龙头、领先科技公司都非常希望在中国这个市场寻求发展空间,相比之下,当前中国公司尚不具备去欧美市场开拓商业机会的综合能力,欧美市场的竞争格局相对缓和,而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本土化需求较传统燃油汽车更强。这意味着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等相关技术开发需要增加消费属性,开发迭代速度也较欧美市场更快。投资中国新能源汽车需要投资机构兼具全球技术视野和对中国本土生态认知,通过思考技术、企业及产业的发展曲线,以专业认知和产业资源,发掘培育优秀企业。
上文博客文章数据出自Preqin “企业资讯”数据库。希望进一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