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科技-电商O2O

蕉下赴港上市,“重营销,轻研发”是原罪吗?

作为防晒界的“爱马仕”,蕉下赴港上市了!

01

高单价下的报表

在小红书的博主推荐下,我初次接触到蕉下的黑胶伞。

说实在的,动辄200元以上的单价,着实是第一次见。

在以往的认知里,好一点的天堂伞,顶多50元左右,这相当于一把蕉下=4把天堂伞。

伴随着蕉下高强度营销,以及生长速度,其成为了“新消费”的强劲代表之一。

据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1年,蕉下的营收分别为3.85亿元、7.94亿元和24.07亿元。

蕉下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50.1%。

营收高增长的背后,盈利和毛利率却不亮眼。

2019年至2021年,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1968万元、3941万元和1.36亿元,经调整净利润率分别为5.1%、5.0%和5.6%。

蕉下在营收和盈利上的巨大反差,主要是因为重营销策略。

从2019年到2021年,近三年其广告及营销开支分别达到了3691.7万元、1.19亿元和5.86亿元,分别占到了总收入的9.6%、15.0%和24.4%。

从营销占比来看,蕉下对营销情有独钟。

2021年,蕉下与当红明星赵露思以及超过600个KOL合作,共计带来45亿浏览量。

在小红书上,蕉下相关的种草内容高达3万条。

此外,蕉下经常出现在李佳琦、罗永浩等头部KOL的直播间。

仅2022年3月份,蕉下产品在李佳琦直播间上架就超过10次。

市场上一般对新消费产品诟病最多的是“重营销、轻研发”。

2019年至2021年研发费用分别为1990万元、3590万元和7160万元,研发占比分别为5.17%、4.52%和2.97%。

从事实层面来看,蕉下的研发占比的确较少。

如果我们抛开固有认知,重新思考一下为什么新消费会选择“重营销、轻研发”路线?

如果新消费选择“重研发”会发生什么呢?

不同于高精端行业,新消费行业讲究的是高频、复购、价高。

作为伞具,如果用医疗行业、5G行业、通讯行业研发情况来对比,本质上就是对行业存在极大误解和傲慢,只会导致南辕北辙。

一把伞,所谓研发无非就是伞面材料研发、自动化开关、产品设计开发。

哪怕将研发拉满,不惜命投钱,做出来的结果,也不会带来销量的爆发。

一把伞和芯片是有本质区别的。

一个是消费品,核心是打动消费群体。

一个是行业大脑,核心是突破技术壁垒。

蕉下的产品定位,就注定了它要选择“重营销、轻研发”路线。

如果蕉下选择“重研发”,只会事与愿违。

一把伞,到底需要什么高科技。

难道是安装GPS定位器?

使用指纹开关,防止雨伞被盗?亦或者是语音开关,以彰显科技属性?

现如今的蕉下,在防晒效果上,已经相当优异。

“老爸评测”博主宣称,蕉下的防紫外线阻挡率达到99.9%,在太阳直射伞面30分钟情况下,蕉下伞可降温3.4摄氏度,处于行业前列。

虽然技术研发专利缺乏,但是蕉下的外观专利非常可观。

目前,蕉下拥有外观专利126个。

一个消费品,当它的黑科技脱离购买者的需求,则是无效的做功。

在大家劝蕉下重研发的时候,麻烦回归人的实际需求,回归行业内在逻辑。

作为消费品,核心就是找到它的潜在客户群体。

蕉下就是瞄准了年轻女性群体,这部分群体哪里最多?

小红书、抖音、微博、B站上......

这就不难解释,蕉下会和KOL达成合作,以铺天盖地的软文达成对产品推广。

可以这么说,蕉下的路线选择和完美日记,具有高度的相似性。

从结果来看,蕉下的重营销选择的确取得了成绩。

2019年-2021年,即便在今年新消费品牌普遍遇冷的情况下,蕉下也成功赚到了钱,营收和利润呈现高速增长,其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50%。

02

如何破季节性?

我认为,“重营销、轻研发”,这是产品定位决定了经营路线的选择,这不是蕉下的弊病。

相反地,我认为,防晒产品本身具有的季节性才是蕉下头疼的事宜。

2019年,伞具这一品类占蕉下总收入的比例达86.9%。

对单一品类依赖过高,加之品类的季节性,倘若秋冬季来临,蕉下恐怕只能“焦虑”了。

蕉下也在做积极改变,优化收入产品构成。

2021年,蕉下开始推出防晒口罩、服装、帽子等品类。

从收入构成来看,服装品类已成为蕉下的主要收入来源。

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蕉下服装品类的收入分别为304万元、1.39亿元、7.11亿元以及7.92亿元,收入占比分别为0.8%、17.5%、29.5%以及35.8%。

在拓宽品类上,蕉下也看到了郊外运动带来的商机,譬如踏青和露营热带来的墨镜配饰、鞋履等需求。

经调整,现如今服装品类已成为蕉下的主要收入来源。

2019年至2021年、以及2022年上半年的收入分别为304万元、1.39亿元、7.11亿元以及7.92亿元,在收入的占比分别为0.8%、17.5%、29.5%以及35.8%。

业务结构的优化,也为蕉下冲击IPO做出积极影响。

03

结语

或许,在大众的教育和认知里,谈及研发总是带有崇拜滤镜,谈及营销总是带有批评视角。

不可否认,研发能带来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科学技术的追求,可以说是整个民族的星辰大海。

我想说的是,生活不仅需要仰望星空的浩瀚,也有关注生活的细微。

我们既需要有像华为、大疆、迈瑞等高科技企业对研发的重视,也需要有五花八门的消费企业。

像蕉下、完美日记等新消费品行业,选择“重营销、轻研发”更多的是遵循市场规律和行业逻辑,本质上这是路线选择。

既然只是路线选择,本身就没有褒贬之分。

倘若有,那只有一条。

以结果论英雄。

新消费行业最大的痛点就是业务模式容易被复刻的情况下,如何实现更好的盈利。

尤其是在新消费行业遇冷的情况下,实现盈利则成为头等大事。

完美日记的困境,则是整个新消费行业的参照物。

完美日记对营销持续性增长的情况下,营收增速放缓。

2021年完美日记营收增速仅为11.6%,与巅峰时期2019年增速高达377.11%相比,可以用严重下滑来形容。

营收的不佳也导致了完美日记母公司逸仙电商的美股价格狂跌。

巅峰时期,逸仙电商股价最高达到25美元,而现在跌到了0.65美元,面临着退市风险。

完美日记的经历,从某种意义来说,更多的是警示意义。

新消费行业本身近乎没有技术壁垒,这就导致了某一赛道火了之后,会涌现出海量选手,整个行业从蓝海转变成红海。

行业内卷之下,也刺激着各个玩家玩命营销,用营销和流量杀出一条血路来。

靠烧钱卷成来的成绩,你可以做到,别人也可以通过融资做到。

行情好的时候,自然是以市场份额和营收为重,行情遇冷的时候,赛道进入淘汰赛,纷纷降本增效。

内容来源: 金投研

作者:李木子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