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王雨桐
前置仓的战争还在持续着。
16个月以前,叮咚买菜轰轰烈烈地走进了厦门的市场,并在第一时间抢占厦门的地域性零售店,希望最大程度占据“天时地利人和”,并在前期开设近30家前置仓,在资金、运力、货物等各方面进行充分的布局。
进入厦门市场后,叮咚的发展貌似欣欣向荣:不仅在进入厦门的两个月内完成了7亿美元的D轮融资和3.3亿美元D+轮融资,还在全国多地投资建设种植和养殖基地,在商品方面,为了更好的“迎合”本地人的口味,大肆养殖、引入了多种水产。
但市场的反应还是向叮咚展示了一个令人无奈的现实:这样的努力,并没有多少消费者买单。
16个月后,叮咚开启了“逃离城市计划”,闪电般的速度撤离了厦门。
叮咚买菜大撤退
9月底,有部分消费者透露,叮咚买菜在厦门开始进行清仓。而将App定位到厦门发现,首页显示一个名为“逃离城市计划”的活动,全场商品低至5折,大部分的商品已售罄。
值得注意的是,厦门也并不是叮咚买菜败走的第一个城市。今年以来,叮咚买菜已多次裁撤地区业务,包括安徽宣城、滁州,河北唐山、广东中山、珠海、天津等城市,目前华北市场只剩下北京等还在运营。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叮咚买菜App上可正常下单的城市还剩27个,较2021年9月顶峰时期减少了10个,其中18个属于长三角,占比高达66.7%。而至于外界所关心的前置仓模式方面,自2021年四季度开始,叮咚买菜已经不再公布自己前置仓的数量,不过,当季新增幅度确实下降明显,仅为上一季的十分之一左右。
为什么此前的新晋网红叮咚买菜会在各地水土不服?从叮咚在厦门的市场反应,也许能够找到答案。
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叮咚试图挤进群雄并立的城市版图,并且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但这在被夏商生鲜超市、朴朴超市、永辉生活、元初到家、美团优选等品牌牢牢把控的厦门而言并不容易,并且贸然的入局也存在着巨大的风险。而对于消费者而言,不少消费者也表示,叮咚买菜的品质和价格不如当地商超和零售业态,无法成为消费者的首选。
但也并不是所有的消费者都不看好叮咚,又或者说,他们更希望整个市场能够保持多元化,为平台带来足够的危机感:“凡是在福建与朴朴正面交锋的平台都没有好结果,去年干走了盒马,今年轮到叮咚了。一开始朴朴超市的生鲜还算比较新鲜,在厦门稳定下来之后,配送效率和产品越来越敷衍了。”
在败走厦门的消息公开后,一位叮咚买菜员工表示:“一周内将离开厦门,重返上海市场。”
活下来,是第一步
其实,叮咚的收缩是有迹可循的。
早在社区团购正当红之时,各路资本疯狂涌入,各个平台也得以在资本的支持下一路狂奔。但随着社区团购的遇冷,资本市场也回归理性,各个平台在获取融资方面的难度也逐渐加大。当然,也包括叮咚买菜。
在这样的情况下,收缩、抱团取暖、增强自身的造血能力就成为了叮咚买菜的当务之急。叮咚买菜创始人梁昌霖也预知到这一点。2021年8月,他曾对业务做出了新的判断和调整,战略会上表示将“规模优先,兼顾效率”调整为 “效率优先,兼顾规模”。换句话说:以壮士断腕的态度舍弃不能带来盈利的城市。
活下去才是第一要务。
从财报数据来看,叮咚买菜的策略是成功的,叮咚买菜的亏损迹象得到改善。据叮咚买菜财报显示,今年第二季度,公司实现营收66.34亿元,同比增长42.79%;净亏损3450万元,同比收窄98.22%;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首次转亏为盈,净利润达2060万元。
其中,叮咚买菜的绩优生长三角地区,继2021年12月上海整体盈利后,今年上半年整个长三角实现了盈利,正向经营利润达3.7%。梁昌霖甚至在二季度财报会上表示,公司有信心在今年期末实现全面盈利。但似乎,这样的成绩与上海今年的疫情息息相关。
但这并不是叮咚最大的隐忧,配送员与订单需求的不对等,才是叮咚最大的硬伤。
为了追求人效比,叮咚从今年开始逐步减少每个站点的配送员数量。此前,据媒体调查,曾经相隔不到100米的叮咚买菜亚运村站点和美团买菜慧忠里站点,配送员数量分别为10名左右和20多名。但截至今年10月,叮咚买菜的配送员似乎在进一步缩减,一个站点仅有7-8个骑手。有人推测配送员的流失或与单量的减少有关,“现在站点每天就600单,因为叮咚买菜的价格贵了,有些用户就不下单了,以前每天有800、900单。”
一面是追求盈利,一面是缩减人手,叮咚陷入了两难的尴尬境地。
撤退是最佳方案吗?
曾经资本市场的宠儿叮咚买菜,现在已经失宠了。
2021年6月29日,叮咚买菜在纽交所上市,发行价为23.5美元/ADS,但上市当日,叮咚买菜开盘价报28美元,较发行价上涨19.1%,截至当日收盘,报收23.52美元,仅较发行价微涨0.09%。甚至,据澎湃新闻,在IPO之前,叮咚买菜甚至将IPO规模缩减了约74%。2021年6月9日,叮咚买菜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的IPO(首次公开招股)上市申请文件显示,计划发行1400万股美国存托股票(ADS),最多筹资达3.57亿美元。
显然,本希望能够通过资本市场涌入活水的叮咚买菜,早已对资本市场失望。但自身不断亏损的现金流,和每日优鲜的前车之鉴,也在向叮咚买菜不断敲响警钟。
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叮咚买菜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持续呈现流出状态,分别为-9.64亿元、-20.56亿元和-56.67亿元。截至2022年6月30日,叮咚买菜流动资产为71.23亿元,流动负债为79.41亿元,现金流明显紧张。
那么,对于叮咚买菜而言,大撤退是最佳方案吗?
一方面,从叮咚买菜的成绩单来看,选择全国性战略收缩,在缩减成本的同时,更精细化运营核心区域市场是短期内行之有效的方案尤其是考虑到前置仓的特殊属性,更适应一线城市,而二三线城市乃至低线城市用户的消费习惯的培养,更多还是靠补贴。
但另一方面,如何找到前置仓的最优发展路径,在控制经营成本的同时持续布局前置仓点位,或许才是叮咚买菜最终需要解决的问题所在。
但也必须承认,想要实现这个,难度同样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