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观察

OPPO折叠屏的第一性原理

第一性原理是指:思考和行动时,从最基本的原理和常识展开推理。又或是将你的假设倒推至源头,去除噪音,以寻求洞察本质。

在过去3年,世界经济拉响衰退警报,中国经济也遭受疫情冲击。在消费遇冷的大环境中,充满不确定性的挑战。

放在国内市场手机来看,因各种外部原因,手机市场总体出货量持续下降,甚至在2022年创造了新的最低点。IDC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2.86亿台,同比下降13.2%,创有史以来最大降幅。时隔10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再次回落到3亿以下市场大盘。

而根据CINNO Research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市场折叠屏手机销量达283万部,同比大幅增长144.4%,成为2022年智能手机市场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严峻的挑战下,折叠屏作为其中细分市场,持续的逆势增长看似奇怪,但实则反应了消费电子市场发展的基本规律。

而最能折射出这一基本规律的,是OPPO。凭借 Find N一款产品在2022年的表现,OPPO就获得13.8%的市场份额,几乎相当于全球折叠屏霸主的三星。而三星在这一年推出两代Z系列四款产品,以及专为中国市场定制的W系列。

在发布第二代Find N2之后,OPPO更是一跃登上了折叠屏市场份额第一的王座。此前数据机构公布的2022 W52数据显示,首销周的OPPO以40.5%的份额几乎拿下了折叠屏的半壁江山。而就在CINNO Research最新公布的折叠屏一月市场报告中,OPPO仍然以30%的优势,持续占据折叠屏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如果说首周数据只是烟花般的爆发,那一整个月的数据则可以反应出来Find N2系列依然可以保持充足的后劲。

OPPO两代折叠屏产品在6K+超高端市场的突围,充分地展现了消费电子产品的第一性原则——差异化创新。

 

【折叠屏是手机的进步观】

在折叠屏出现之前,智能手机的样子几乎已经十二年没有变过了——正面屏幕,背面摄像头。作为人类商用科技的最前沿之一,人们开始很难从手机中感受到科技所蕴含的进步的力量。

“口袋生产力”是OPPO产品经理周意保对折叠手机定位的浓缩概括。折叠屏手机既有直屏手机的便携性,又能实现大屏办公、大屏看文件等使用功能,助力工作效率提升,这相当于手机+平板的综合体。看似简单的形态的变化,却解决了手机同质化的根本问题。

据了解,OPPO折叠屏产品Find N2和Find N2 Flip的用户,很多都是果粉,超过50%的Find N2系列购机用户,曾购买过苹果手机。

25年前,苹果广告“think different”,将苹果用户定位于:全新角度观察者,讨厌墨守成规。现在安卓阵营推出了数代折叠屏手机,苹果却毫无动静,不少果粉只能尝鲜安卓系的折叠机,而OPPO则凭借折叠屏手机销量第一和超高满意度,成为不少果粉的选择。

对于折叠屏这类新生事物的价值,Find N产品经理周意保总结出一个公式:

一个创新品类价值=新价值-新摩擦+传统价值。折叠屏的新价值,是更大的屏幕,更多交互,更多生产力工具;折叠屏带来的折痕、续航减少、重量增加等问题,就是新摩擦;当然,折叠屏手机还会保留智能手机用途,即传统价值。

当公式大于0时,这个品类就有价值,而如果小于0,这个品类就没有存在价值。在折叠屏初代产品中,曾出现过折痕和严重质量问题,至今还有外表讨喜,功能缩水的折叠屏手机被人调侃“漂亮的小废物”。但近两年产品日益成熟后,折叠屏的价值开始逐渐显现出来。

 

【Find N系列,折叠屏的另一种可能】

OPPO并不是第一个做折叠屏的。事实上,在2021年12月发布第一代Find N之前,三星的折叠屏已经发布了三代。但直到Find N代表的横向折叠,和Find N2 Flip为代表的竖向折叠发布之后,我们才看到原来折叠屏并不是一定要走三星的路。

但就像周意保总结的价值公式一样,折叠屏的差异化不应该是为了不同而强行不同,而是一种主动的价值创造。

以Find N2为例,5.54英寸的外屏和7.1英寸内屏和其他折叠屏都不一样。更小的尺寸,并不代表牺牲了用户的体验,反而是增强了折叠屏独特的价值,也就是展开后大屏的使用。周意保曾介绍,行业中横向折叠屏的用户,90%的时间都在外屏上,只有10%的时间是展开后使用。而Find N的内屏使用时长基本上同类产品的3倍。

Find N2差异化尺寸带来的最大价值,就是真正让用户获得了一大一小两块屏幕的价值,而不只是在需要炫耀的时候可以将手机展开。

 

在独特尺寸的基础上,Find N2还有最轻的重量——233g的重量甚至比iPhone Pro Max还要轻。这让折叠屏真正回到了智能手机该有的便捷性。因为Find N2的差异化创新,让折叠屏既有传统直板手机该有的基础体验,又放大了折叠屏天然的屏幕优势。

而Find N2 Flip作为竖向折叠屏,3.26英寸外屏不仅是最大的,而且也是唯一竖向排列的外屏,更符合手机一直以来的视觉逻辑。展开后6.8英寸大屏也丝毫不输给主流的旗舰直板手机。除了独有的竖向外屏,Find N2 Flip也是唯一支持双卡双5G,和超强续航的竖向折叠手机,让想要获得新鲜体验的用户完全不必担心大折的基础体验。

 

很多用户也许无法想象,一些看似微小的细节,往往需要厂商付出高昂的代价,比如屏幕上挖个孔的成本竟高达400万美元。由于成本和影响整体美感,很多折叠屏手机,在内屏上取消了摄像头挖孔,这样的缺点是,当遇到自拍、视频等场景,用户只能在外屏使用。

内屏配备摄像头,OPPO内部争议比较大。主张取消的一方,除了高昂的开孔成本,很多人认为没有摄像头的大屏更方便,更完整,更震撼。

但最终,产品经理周意保力排众议坚持配备内屏摄像头,他给出理由是:外屏固然可以实现需求,但当用户正在使用内屏开会、聊天、以及银行转账时,使用摄像头切换到的外屏的过程,体验会变得不完整和割裂。

很多人会吃惊,为什么在手机高度同质化的市场里,OPPO为何还会有那么多微创新,那么多差异化的体验?或许,OPPO保留内屏摄像头这个细节,可以窥豹一斑。

【没有核心技术差异化,是空中楼阁】

Find N2首创的悬停空间,是另一个很有代表性的差异化体验。这是折叠屏手机创造的外屏和内屏之外的“第三空间”。只需要把手机展开到一半的位置,就可以进入到一个专属的界面,用户可以接续观看视频,可以跟着App做运动等操作。

和其他折叠屏只专注内和外两块屏幕不一样,通过悬停空间,OPPO让折叠屏有了解放开双手的体验,让手机也可以像电脑一样使用。

 

Find N2支持45°~125°自由悬停的背后,是OPPO对折叠屏核心的铰链技术的自研。OPPO自主研发铰链,就有240项专利。可靠的铰链科技,不仅可以承受40公斤的重量,并且通过了40万次的折叠测试,即使每天重度使用折叠200次,Find N2也能做到连续使用5年无压力,而折痕加重、铰链老化的速度也比同行更慢,真正做到了耐用可靠。

OPPO还导入航天级MIM超韧合金缩小零部件尺寸、让铰链更加一体化和小型化。同时,OPPO第一次使用了高端自行车使用的碳纤维材料,被喻为黑色黄金,1克成本就高达2美金,是普通钢材料的数倍。OPPO Find N2在屏幕支撑骨架上,采用行业最大面积的碳纤维材料。OPPO甚至将Find N2的可靠性武装到了每一颗螺丝钉,通过应用更高级的钛合金材质,提升可靠性的同时也进一步降低重量。

 

(二代产品与一代铰链对比)

在材料投入上的奢侈,以及结构设计上的创新,让Find N2系列在拥有最顶级的铰链性能的同时,更做到了行业最轻的重量。

除了铰链,OPPO的软件技术也让Find N2更加不同。

一代首创的双指分屏,一面市便被同行学去,现在已经成为行内标准动作。在二代Find N2 上,分屏功能再度升级,在一代 Find N“双指分屏”功能的基础上增添了“多页面分屏”、“跨屏分享”、“分屏截图”(分屏下,分别截图拖拽至应用中)功能,让信息的呈现、截取、分享更加高效。AI会议转写、图文智能识别等软件更让效率倍增,真正实现“口袋生产力”。

在Find N2 Flip中,内外屏也通过多种方式交互,外屏App可实现快捷回复,也可以将内屏的二维码等提示推送到外屏上,至于外卖、打车、音乐类app,则可以实现内屏关闭后,外屏接力,保证APP使用的流畅体验。

Find N2还使用了OPPO自研的影像专用NPU芯片马里亚纳X。在自研芯片和OPPO自研算法的核心技术加持下,Find N2在拍照也大有不同,特别是在采用行业通用的传感器元件的情况下,Find N2通过自研的软硬件技术,让人像的拍照能够呈现出更加准确和自然的虚化效果。

折叠屏的成功,是OPPO扩大高端市场影响力的重要一步。

根据艾瑞咨询《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洞察报告》,2023 年折叠屏手机预计出货量达 450 万台,增长率 69.5%,GFK 赛诺预测 2023 年国内折叠屏销量 380 万台,增长率达 90%。当出货量达到一定规模后,将推动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缓慢回升,折叠屏也将成为智能手机下一条增长曲线。

通过两代Find N系列折叠屏,OPPO用差异化的创新,不但可以再在这一细分市场的站稳位置。更重要的是,Find N2系列折叠屏让人看到了OPPO在同质化严重的手机市场中,依然有能力提供差异化用户价值的能力。

中国手机品牌过去几年与苹果谈不上成功的高端战役,证明了如果国产手机只是依靠比拼充电、信号等单一参数优势,很难与苹果竞争。而OPPO折叠屏的强势崛起和对苹果用户的吸引,更加说明了人们对消费电子产品的期待不是小区别,而是大不同。

如果OPPO在2023年能够延续Find N2系列产品的独特价值交付,也许是这家成立19年的公司去扩大高端市场影响力的最好机会。

雄观,资深新经济观察家、知名意见领袖,国内首个严肃科技脱口秀“雄辩”主讲人、十大科技自媒体(见各大权威榜单)。曾在阿里巴巴、360、搜狗、蓝港等著名互联网公司负责相关营销工作,参与5次IPO,横跨行业主要领域。每日一篇深度文章+科技热点快评,发布于微信、微博、头条、百度,各大门户及科技博客、媒体社群、短视频等30+全部主流平台,覆盖400万中国最核心商业、科技人群。为FT金融时报、福布斯等世界级媒体撰稿人,观点被媒体广泛转载引用,影响力极大。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