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观察

紫光国微的崛起时代:业绩屡创新高,市值跨越式增长

采写/财经故事荟

1999年6月21日,正值北京酷暑时节,一场由科技部召开的会议上,与会者个个面色沉重,会议的主题是“发展我国自主操作系统”。

时任科技部部长的徐冠华,痛心疾首地总结,“中国信息产业缺芯少魂”!——芯是芯片,魂是操作系统。

芯片业堪称高科技行业的珠穆朗玛,后来者从0攀爬,欲达顶峰谈何容易?!

如今,20多年过去,当初还蹒跚学步的中国芯片行业,如今已经逐步成长起来,国内诞生了一批优秀的半导体企业,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紫光国微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刚刚过去的2022年,于芯片行业,同样并不容易。

受累于宏观经济低迷、消费需求下降等因素,半导体产业增长乏力。根据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的数据,2022年全球半导体行业销售额同比增速,由上年的26.2%大幅下降至3.2%。

然而在逆境与压力之下,紫光国微等半导体企业,经受住了种种考验,坚韧穿越牛熊周期,走出了亮眼的增长曲线,其在2022年的总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33.28%和34.71%,业绩再创新高。

20年专注深耕,先行成就领先

紫光国微能够顺利穿越半导体行业周期,与其清华大学校企的创业背景、一贯重视研发的技术基因、多年深耕行业的专注坚守,不无关系。

2001年,晶源电子成立,是国内压电晶体元器件领域的领军企业,并于2005年在深圳上市。在随后的几年中,经过一系列的资本运作,紫光国微拓展出今天大家所看到的主要业务版图——国芯晶源专注压电晶体领域;由清华大学微电子所国家第二代居民身份证芯片研发团队“带土移植”成立的同芯微电子专注智能安全芯片;深圳国微电子的主要业务则是特种集成电路。

复盘公司的发展史,紫光国微的发展既靠高密度人才力撑的内生式创新,也靠外向式的果断出手并购,一路出击并购、充分消化资产,最终成为今天国内首屈一指的半导体上市企业之一。

今天,除了以上这些核心业务以外,紫光国微在功率半导体、芯片测试等领域也有相关业务和产业布局。回望过去二十年,中国芯片行业波澜壮阔的追赶、逆袭史,紫光国微及其前身,也是主要的见证者与参与者。

此番产业布局,堪称浓墨重彩,一方面,当时清华大学校企的背景,聚集感召了一大批专业技术过硬、高举产业报国理想的人才投身其中,也奠定了公司高度重视研发创新的调性与基因。

另一方面,当时公司一肩两挑,一端连接着堪称中国科研创新至高点的顶级人才,一端连接着广阔的产业蓝海,推动高新尖端技术高效产业化。如果按照今天紫光国微的市值来看,堪称中国第一校企。

时至今日,紫光国微的管理团队中仍有大量来自清华大学的人才,他们一直深耕在集成电路领域,在紫光国微的技术与业务发展中扮演关键角色,也为中国芯片技术的突破做出了重要贡献。

截止2022年底,紫光国微研发人员占比50%,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45%,持续构建多层次、中长期、高效能的综合激励体系。

可见,以持续的科研创新换空间谋增长的战略,依然是紫光国微的竞争底盘。

紫光国微在集成电路设计领域,已经深耕了二十余年,成为国内集成电路设计企业龙头之一,以特种集成电路、智能安全芯片为两大主业,同时布局石英晶体频率器件和半导体功率器件领域。

在多个细分领域,紫光国微已经实现了身位领先。比如,在智能安全芯片和高可靠集成电路领域,紫光国微是国内最早的入局者之一。而在关键垂类,如SIM卡芯片领域,紫光国微的市占率已成全球问鼎,在金融IC卡芯片、新一代交通卡芯片、以及身份证读头、POS机SE芯片等品类,也做到了国内领先,在特种集成电路领域,客户则遍及多个行业。

不仅供应国内市场,紫光国微还参与全球竞争,海外市场对收入贡献的占比持续增大。

在这场漫长的芯片长征中,谁先入场,谁往往能占据主场,紫光国微是提前入场的先行者;谁能看到终局,谁往往能左右大局,以终为始的长期主义者紫光国微,大概率也能成为终局的胜利者之一,创造全球芯片行业奇迹。

业绩屡创新高,成就“国之重芯”

早发先行不难,持续领先不易。

2022年,紫光国微在新冠疫情反复,集团破产重整等内外高压之下,依然取得营收、利润双增长的高分,其实殊为不易,前无来者的惊喜表现,也创造了A股市场的一个新奇迹。

去年7月,紫光国微间接控股股东紫光集团,完成了破产重整,但股东更迭之下,紫光国微业绩反而再创新高,市值也突破了千亿大关,原因大致指向了三个方面。

首先,紫光国微依靠技术创新打造了宽广护城河,实力强劲无惧牛熊周期和外部风雨。

根据2022年财报,紫光国微的研发费用为12.11亿元,同比增长91.52%,占总营收的比例为17%。

按照欧盟统计标准,研发费用支出比例达到5%以上属于高研发强度,紫光国微在中国乃至全球半导体行业均堪称“学霸”。

高投入的研发,也换来高回报,2022年紫光国微新增知识产权授权107项,同比增长35.4%。

此外,新一代FPGA产品、非易失性存储器、新型存储器等即将完成研发和推出;高性能总线及接口产品、新一代SOPC产品等开始进入推广阶段;上述前沿新产品,也为未来继续的高增长铺路。

深厚的技术壁垒,让紫光国微不用陷入低端化的同质化竞争,手握定价权,得以维持较高毛利率。2022年,公司毛利率达到 63.80%,同比增加了4.32pct,归母净利率 36.97%也同步提升。

其次,国产替代空间广阔,内需市场需求旺盛,而紫光国微作为行业龙头,在研发能力、客户资源、供应链锻造、品牌力打造等方面,形成了先发性、体系化的竞争优势,可以尽享行业增长红利。

根据海关的统计数据,2022年中国进口集成电路5384亿块,同比下降15.3%;进口金额27663亿元,同比下降0.9%。出口集成电路2734亿块,同比下降12.0%,出口金额10254亿元,同比增长3.5%。

水大鱼大,同期,为紫光国微贡献了95.57%的集成电路业务,2022年营收金额同比去年大涨了35.32% 。

再从股权架构来看,在股权变更之前,紫光国微的股权就较为分散,紫光集团虽是间接控股股东,但仅持有其32.39%股权,而且在业务层面,紫光集团破产重整对紫光国微的影响微乎其微。

历年财报数据,可以为紫光国微无惧紫光集团破产重整提供一些佐证。2019年至2022年,紫光国微的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39.54%、-4.67%(合并报表调整影响)、63.35%和33.2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6亿元、8.06亿元、19.54亿元和26.3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6.61%、98.74%、142.28%和34.71%。

来源:紫光国微财报数据

整体而言,紫光国微的总营收虽然在2020年有所下滑,但如果扣除合并范围变动影响,同口径增长26.38%,并且归母净利润始终保持着非常高的增长速度,尤其2020年之后,其归母净利润增速均超过了总营收增速。

穿越牛熊周期,持续向上增长,也标志着紫光国微进入了良性循环、提销增质的新周期。

依托“聚焦主业、强链补链、不断发掘新的增长潜力”的发展路径,紫光国微也在积极布局第二增长曲线。

2022年12月底,紫光国微15亿可转债募投项目,变更为全资子公司深圳国微电子实施的“高速射频模数转换器系列芯片及配套时钟系列芯片研发及产业化建设项目”、“新型高性能视频处理器系列芯片研发及产业化建设项目”以及“科研生产用联建楼建设项目”。

本次可转债募投项目的变更思路,是继续加强长板,转向公司的优势业务,押注更有确定性的赛道,强化了公司未来的业绩增长的持续性和确定性。

根据中国半导体产业协会预测,中国集成电路市场规模持续高增长,2025年规模有望突破2万亿元大关。

其中,由于特种集成电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靠性、环境适应性及稳定性的特点,随着国家出台相关产业政策积极支持特种集成电路的国产化进程,特种集成电路有望迎来黄金发展期,身在其中的紫光国微,也将收获红利。

对此,中航证券就在研报中断言,“我国特种芯片领域有望保持高增速发展,紫光国微是特种集成电路的重要供应商,有望充分收益;持续高强度研发投入,有望丰富产品种类,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长期来看,身处战略赛道,又具体系化竞争优势,业绩和市值同步屡创新高,将成为紫光国微的新常态。

成长性优异,“芯片茅”脱颖而出

业务保持持续高增长,资本市场自然青睐。

即便在紫光集团破产重组期间,紫光国微的股价也在持续上行,甚至创下了盘中205.5元/股的新高,对应总市值超过1200亿元。

近期,紫光国微得到了多家券商一致看好,获得了国盛证券、中航证券、华西证券、国海证券、华金证券等券商的共同推荐。

比如,华金证券预计,紫光国微“将长期保持较高成长性,预测公司2023-2025年收入 同比增长 40.0%/35.0%/30.0%。”

其实,紫光国微并非“红”在一时。上市公司的股价和市值,短期是投票器,长期是称重机——市值与价值不会长期背离,而是保持一致。

而紫光国微上市至今的表现,甚至可以和茅台“一决高下”。

根据《沪市A股上市公司市值分析2022年》所做的统计,上市首日市值至2021年12月31日期间,市值增长倍数最大且增长量超过500亿元的前五名上市企业,分别为伊利股份(629倍)、泸州老窖(434倍)、万科A(381倍)、贵州茅台(281倍)和紫光国微(257倍)。

而在上述五家企业中,消费行业占了三家,地产行业拿下一家,前者的增长很大程度上,受益于行业红利和品牌红利,紫光国微是唯一的高科技行业,依赖于技术红利变现。

除了成长性优异和创造奇迹之外,紫光国微的回报率也足够优秀。

ROE(股东权益回报率)是判断投资者投入资本所获回报率的重要指标。简而言之,ROE越高,意味着上市企业赚钱越多,投资者获得的收益越高,前景也就越明朗。

根据财报,紫光国微在2020年至2022年的ROE分别为17.60%、31.88%和30.84%,而同一时期,贵州茅台的ROE分别为30.17%、28.77%和31.21%,同样作为芯片行业龙头企业,中芯国际在2020年至2022年的ROE分别为4.07%、7.07%和6.67%,北方华创在2020年至2021年的ROE分别为8.13%和8.86%。

需要指出的是,房地产、白酒等行业本身就是高ROE行业,而紫光国微不仅是半导体行业中回报率最高的上市企业,甚至表现比肩贵州茅台,足见其优异成长性。

正是赖于优异表现,2022年,紫光国微得到多家权威机构点赞,入选了“中国上市公司综合健康指数和创利能力指数双百强榜单”,位列AspenCore“70家国产IC设计上市公司综合实力排行榜”TOP10,同时,荣登《福布斯》“2022中国数字经济100强”、《证券时报》“主板上市公司价值100强”、《中国证券报》“金牛奖-最具投资价值奖”等一系列榜单。

展望未来,紫光国微董事长、总裁马道杰表示,2023年,紫光国微将继续聚焦芯片主航道、补链强链再加固、存量增量双驱动,不断提升公司价值创造能力,在强化公司战略的基础上,做到七个“更好协同”,奋力开创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遥望未来,在资本市场成就长红的“芯片茅”,紫光国微刚至中局,对于长期主义者而言,初心定了,方向对了,就不怕路远。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