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观察

对话易平:华科走出的隐形冠军

杀手来了。

保镖一个个接连倒下。

胖子提着两把机枪,把对面的墙壁打得跟筛子一样。有光从枪洞里投透进来,明灭不定。忽然,气喘吁吁的胖子屏住了呼吸,因为在他背后的阴影中,缓慢的伸出一把刀,架在了他的喉咙上。

杀手问了3个问题,让他打了一个电话,然后又消失了。胖子惊悚的回过头,既不知道杀手从何而来,又在何处消失。

这个片段是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的开场,短短几分钟就刻画了一个“技艺高超”的杀手形象。忽然的出现,忽然的消失,一击必中,使命必达。

益模科技的董事长易平说,自己喜欢看狙击手的电影,比如《美国狙击手》、《兵临城下》等。狙击手们快、准、狠,讲究“一击命中”,拯救战局于片刻之间,决胜于千里之外。而笔者对狙击手的认知,更接近于《这个杀手不太冷》,平时不显山不露水,实际上是一个隐藏的“王者”,在战场上见真章。

在网络上几乎看不到有关“益模科技”和“易平”的报道,他们2014年开始经营“模具圈”的公众号为行业发声,在公司15周年的时候才开始建立以“益模科技”命名的官方公众号为自己发声,而实际上,这家公司成立于2006年2月14日。也就是说,在长达15年的时间中,这家公司都是默默无闻的发展,打磨产品,挂牌新三板;然后在15年后忽然出现,已经成为了工业软件行业的“隐形冠军”。

这不是狙击手是什么?不到扣动板机的那一刻,他们都处于“隐身状态”。

要奋进、要学习

易平出身于商人之家,从小跟着跟着父母走南闯北。家人走到哪里,他就跟到哪里,从小耳濡目染,深刻理解“酒香也怕巷子深”。

经过刻苦求学,易平1998年成功考入华科。谁也没想到,这一读就是12年,本硕博一起读完。易平刚入学时华科还叫“华中理工大学”,本科毕业时毕业证已改为“华中科技大学”。

1999年国内电商鼻祖易趣网成立,2000年湖北籍的雷军创办卓越网,受互联网创业潮的影响,易平2002年保研成功后,在业余时间开始尝试开发美妆网站,在广州进货,在网上销售,算是第一次创业尝试,甚至比2003年成立的淘宝网还早一点。

再后来,到了博士1年级的时候,导师支持师兄弟们创业,5个人一合计,成立了现在的“益模科技”,易平分管技术。虽然是分管技术,但小时候家人带给他的“营销”思维,却让他成为公司第一个拿到合同订单的人。

易平在校友圈直播间评价理工男:“严谨”、“务实”、“低调”。而他自己,则在上述标签上增加了一个“营销”的概念。他认为,不论公司的产品多牛,技术多牛,理工男都要学会推广自己的公司,推广公司的产品,甚至推广自己。

“做10分,不求过度宣传,但也要充分的把10分表达出来。”

在华科求学12年,给易平带来最根深蒂固的影响不是校训“明德厚学、求是创新”,而是“勤奋学习的习惯”。不论是本科时在材料学院学习的材料成型专业,还是后续在硕士、博士阶段进入的工业软件赛道,甚至是2022年底大火的chatGPT的出现,易平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勉励自己:“要奋进、要学习”。

听炮火的声音

2006年刚刚创业的时候,加上易平一共5个师兄弟。第一年走了一位,第二年又走了一位,等到第四年就只剩下了2个人,然后这2个人坚持到今天,坚持了18年。

担任“总经理”的合伙人选择离开,负责技术的易平“被迫”临危受命。刚刚接手公司的时候,他发现公司账户上只有“一个月”现金流了。也就是说,这个月赚不到钱,下个月就只能停发工资,再下一步解散公司。

易平非常紧张,马上开始全面盘点公司经营情况,对所有的客户项目进行分类,哪些项目可以在1~2个月内收到尾款,哪些项目能在近期进行签约拿到首期款,还有哪些项目正在接洽。那些待付尾款及即将签约的项目是“救命项目”,成为易平优先级最高的事。

虽然挂着“总经理”的职位,但实际上成为了一线销售员。易平和销售团队走入一线,“去听炮火的声音”,到客户公司拜访,与客户一起工作,睡在客户工厂,既担任销售,又承担售前咨询…终于,易平拿到了回款,拿到了签约首期款。公司第二个月的房租,第二个月的员工工资,都是这个月“深入一线”奋战的结果。

这不是“益模科技”唯一一次难关,但一定是最难的一次。创业就像是西天取经,需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哪个难关没过去,都取不到“真经”。

第一次难关是公司刚成立时,合伙人的接连离开,公司账户上一度差点发不出工资;第二次难关是2010年,“益模科技”产品开始成熟,进入快速发展期,要从被外企占据绝大多数市场份额的工业软件市场争得一席之地;第三次难关是2014年,公司决定从工业软件赛道切入到“软硬结合”到产品赛道,推出“柔性自动化产品线”…再后来,“益模科技”挂牌新三板,开始从原来服务的模具行业向模具上下游行业、医疗行业、新消费行业进军。

通过一次次打怪升级,一次次赛道切入,迄今为止,“益模科技”已经累计服务了超过 600 家国内外制造企业,交付了超过 1500 个数字化转型的这个项目,通过提供数字化和自动化相关的产品和服务,为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贡献了一份自己的力量。

工业强则中国强

易平一直记得,自己刚刚创业时,去一家塑料模具企业拜访,希望做工业软件的调研。这家模具企业用的是当时最先进的工业软件,由日本企业研发。但工厂负责人认为工业软件属于商业机密,先是拒绝,后来好不容易同意了,只给了不到半小时的沟通时间而且不能去现场。从这一刻起,易平就坚定了“做中国自己的国产工业软件”的初心。

当时的工业软件巨头,以日本、德国厂商为主,他们具有数十年的积累,具有先发优势。以这家日本工业软件为例,早在1995 年就推出了商业化版本,而“益模科技”2006年才刚刚成立,要想从成熟市场,尤其是具有行业沉淀以及品牌客户案例的外企中抢得市场份额,是一件非常难的事。

通过大量拜访、调研,易平找到了一个很简单、也很难的突破口:“工人不会用鼠标”。

国外的工业软件虽然领先,代表了最先进的生产力,但也有一个弱点,就是大量英文标识,大量的鼠标、键盘操作。而在2010年之前,很多工厂的工人学历水平并不高,别说让初中毕业的工人去英文读写,他们电脑也用得不多,大家打字都是“一指禅”,鼠标也不会用。

“益模科技”打造的工业软件,和国外领先厂商最大的区别就是简单化;国外软件需要登陆账户,输入账户名、密码,益模的软件不需要登陆,每个人工人配备一个条形码,就戴在工牌上,拿工牌一扫就登陆了;国外软件需要几十个操作步骤,而益模的软件就三个步骤,每个步骤都有一个大大的“确认”按钮,工人不需复杂的操作,不需要会英文,甚至不需要操作鼠标键盘,只需一个点击即可完成工作任务。

国外的软件是先进,但是也骄傲,不愿意“放下身段”为中国客户做改进;但益模认为“软件是给人用的”,就应该服务于工人,因此进行了大量的人性化、本地化和定制化,从而赢得了第一批客户。而最早那家拒绝易平拜访、用日本工业软件的模具企业,如今也改用了益模的软件。

在易用性、人性化方面取得优势后,益模又在技术架构方面进行迭代,采用最先进的 Java 语言,在最底层技术上赶超了海外工业软件。这种“先在应用层超越、后在技术底层超越”的策略,让比亚迪、一汽这样的客户选择益模、相信益模,一合作就是十几年。

中国可能是全球领先的“全球工厂”,拥有规模最大、产业最全、门类最齐的制造业,但在技术上却位于中低端,所以才会有那种“8亿件衬衣换一架波音飞机”的故事。中国要想制造业进行转型升级,要想从中低端市场进入高端市场,最欠缺的其实是类似于“益模”这样的隐形冠军。

在工业制造业领域,德国有超过2000家隐形冠军,日本大概有2万多家,而中国可能只有几百家。模具号称工业之母,而工业强则经济强,则带动更多产业发展。正是“益模”这些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的存在,通过长达数十年的默默发展、技术积累,才能真正成为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中坚力量。

去行动、去尝试

创业路上,创始人可能是最焦虑的那个人。

从最早的技术负责人,到担任公司董事长,易平也遇到过很多个“焦虑时刻”。除了2007年那会,合伙人接连离开,公司账户上只剩一个月现金流以外,像疫情也带来了很多“黑天鹅”事件。

地处武汉,很多员工也都生活、工作在武汉;疫情一经爆发,很多项目就没办法交付。疫情期间“益模科技”在谈融资,原本计划半年多的时间,也因为隔离等原因拖延了1年多。

易平也焦虑,但焦虑不管用。他的方法就是忙起来,隔离在家,就拉着管理团队开会,然后管理团队拉着员工开会。大家坚持三个字:去行动,当行动起来的时候,就没有时间去思考“焦虑”这件事了。

“难不难,想想乌克兰。”工作之余,易平喜欢看电影,看战争片,看到战场那么残酷,那么悲惨,再比比自己,就没那么焦虑了。

易平还喜欢看狙击手的电影,《美国狙击手》、《兵临城下》、《女狙击手》、《生死狙击》、《双狙人》、《生死之墙》、《拯救大兵瑞恩》、《红海行动》,和狙击相关的电影,他几乎全看过。早在大学时期,他就写过一个营销策划案,“快、准、狠”是核心关键词。时机不好的时候,就静静蛰伏起来;当时机来了,一枪命中。

作为一家技术型公司,易平主张“认真”、“踏实”的工作氛围,拒绝“人情世故”。公司不允许邀请下属参加婚生嫁娶,不允许讲方言,因为湖北籍员工很多,方言讲多了,就成为了一个小圈子;公司不允许喊“总”,大家就喊名字,年级大点就是哥,员工很少喊易总,都是喊易平,或者YP(名字拼音的首个字母)。

在益模科技,人情世故没办法让自己升职加薪,只有才干和业绩才能得到晋升。在第一轮融资结束后,有17名员工成为益模的股东,还有一部分股权放在股权激励池,用于在未来几年内,能给益模创造价值的伙伴。

易平给华科在读的校友,以及求职的年轻人建议:去尝试。在本科期间,就要提前参与到一些社会实践,来看看自己是否适合。易平本科时参加创新班,学习过3D Max,几何建模,发现自己完全没有天赋,也不喜欢,就马上放弃了。

易平认为,数字经济、乡村振兴、碳中和,这些都是年轻人应该关注的方向,不妨先选择感兴趣的行业,再在感兴趣的行业中选择感兴趣的工种。从本质上讲,人们工作不仅仅是为了赚钱,还是要找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工作,都有可能既能带来物质回报,又能满足自己的兴趣;如果单纯追热点,如果长辈让我们做什么就做什么,可能就没办法长久的坚持下去。

在2023年4月,易平发了一条朋友圈,“下一个机会,AI+物理世界,比如AI+制造业。”益模科技自己的AI+工业软件也将在年内发布。易平对AI能力的定位,类似于工业行业的“老师傅”,有经验,可传承,能带新工人。

不论是模具软件,还是工业软件,以及现在的AI+制造,易平在“用软件解放工人”的道路上一路前行。18年步履不停,期待下一个18年。

(本文内容来自于校友圈直播间易平直播对话)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