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观察

又是“二选一”,Shein上市恐无期

又又又是“二选一”,一则京东黑板报的声明,再次将“二选一”的话题冲上热搜,这场持续十年之久的恩怨,以向京东赔偿10亿元迎来了一审的终结。

但是,“二选一”却仍在不断持续上演,再前人“二选一”的套路之上,Shein似乎看到了成就自己的希望,将这套“技术活”进行了创新与升级。

据湖南日报消息,12月14日,Temu向美国哥伦比亚特区法院提交了长达100多页的诉讼文件,再诉全球最大的快时尚巨头Shein。具体指控包括,Shein采用“黑手党式”的手段非法留置供应商,盗取平台商业信息,威胁中小商家二选一,向版权机构发起数以万计的虚假恶意投诉,以及滥用美国法律体系扰乱市场等。

上帝要你灭亡,必先使你疯狂

一家名不经传的跨境电商公司,在爆出其准备在美上市的消息后,国内媒体就开始疯狂关注这家来自广州的快时尚电商公司SHEIN(希音)。

在去年7月份被曝出中国快时尚巨头SHEIN寻求最快于2024年在美进行IPO,且估值约为1000亿美元消息后,SHEIN背后的一系列问题也就相继被暴露出来。

据悉,Shein凭借其小单快反模式,最大化的发挥供应链效率,解决了库存过剩难题并提高了货品流转的效率。所以,在2022年Shein的销售额就高达300亿美元,超过H&M和Zara的总和,成为全球最大的快时尚公司。这么一家在欧美名声大振的公司,在国内却鲜有报道,其实笔者认为Shein这家公司就适合闷声发大财,在美IPO或成断送其命运的重要节点。

还是来说说其小单快反模式吧,这也是笔者认为这家公司为何适合闷声发大财的原因。其模式是将设计-生产-上架-流转等周期环节进行无限压缩。高度挤压势必会带来问题,既然要在美IPO,那么这家公司将开始变得透明起来,那么问题也就无法被遮掩下来。

Shein的冒犯艺术终将毁其一生

我找不到更适合Shein的词语,只好将时下流行的冒犯艺术拿来给Shein贴上标签。

关于冒犯,就不得不提到2018年,Levi's状告SHEIN旗下某款T恤侵权的事件,当然Shein冒犯的不止是Levi's一家。其中还包括ZARA、H&M、UGG、Levi Strauss、Stussy、Oakley太阳镜、Tribe Tropical等品牌和在线零售商Dolls Kill等。据报道,仅在2021年,美国就至少发生了40起针对Shein侵权行为的诉讼。

Shein冒犯的不止品牌,更是将冒犯艺术应用在了设计师身上。面对全球品牌维权的诉讼,Shein推出了设计师赋能项目,试图将知识产权成为其IPO的一把利剑。据资料显示,Shein X 设计师主要是些需要孵化的年轻设计师,他们的设计能力只能支撑Shein孵化出类似于FILA Fusion之于FILA那样的潮牌产品线,却无法支撑广泛的产品设计需求。并且一年下来,Shein向这些设计师支付的版权费用为约150万美元,平均每位设计师只能分得约1000美元。这也是Shein其对快的无限压缩,所以很难培育出成熟的知识产权创新生态。

就在今年6月份,三名平面设计师向美国加州联邦法院提交了长达 52 页的诉状,声称Shein在未经同意的情况下窃取并出售了其创意作品的精确副本,还参与了系统性和犯罪性的版权侵权行为,严重违反了《诈骗影响和腐败组织法》。

关于Shein的冒犯,还应用在其供应链的合作伙伴身上。有媒体报道,Shein将设计成本转嫁给代工企业,在下单后将产品连同其版权一并拿走,而且后面的一些列操作更是将商战展现的淋漓尽致。

据笔者了解,Shein首先与供应链合作商家签合同,约定商家提供Shein的商品与知识产权都要转让给Shein,作为代工厂的小企业,面对Shein的压力又怎能不从呢?毕竟与其深度合作的厂家多大数千家,竞争压力不可不卷呀。

再有,据悉Shein官方发布的培训课件号召商家去Temu及其他平台搜索热销商品,窃取Temu和其他平台的素材,并在其Shein的店铺上架销售同款商品。这样不仅可以减少试错成本,而且也可以快速实现爆款。

这还远远不够,Shein与商家签订的合同,已经破使其将知识产权转让给Shein,这时Shein却举起了知识产权保护的大旗,通过版权去对Temu和其他平台的爆款进行精准打击。Shein的冒犯艺术真的是堪称大师,各种骚操作更是让人瞠目结舌。

商业无非是共赢,不管是Shein,还是其供应链的合作伙伴,抑或是设计师与用户。在Shein的成长路径上,我并没有看到共赢甚至多赢。在这场电商平台的知识产权案例中,势小的商家与设计师等,却成为平台恶意竞争的帮凶,成为电商平台打击对手的裹挟品。现如今,京东与阿里巴巴有关“二选一”的一审已经终结,未来商业仍是公平,健康有序的多赢世界。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