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观察

先“花屏”再“装饰ultra”,vivo高端路“三重窘境”?

在高端市场屡战屡不如意的vivo,似乎正不顾一切祭出“群狼战术”。

今晚(5月13日),在作为基本盘的直屏手机市场, vivo一口气甩出三款中高端产品X100 Ultra、X100s、X100s Pro,反响相对平淡。尤其是后置模组的“ultra”更被微博上的发烧友吐槽为“装饰品”,从发布会看并没预热宣传中的“注定亮瞎眼”。要知道,在讲究科技感、引领感、体验感兼具的数码界,如果没有显著突破,“群狼”战略或很难奏效。

不久前的3月,原本被vivo寄予厚望冲击高端市场的X Fold3系列,发布会直播期间却闹出了笑话:新机疑似被冻“花屏”,被网友调侃为“开局即翻车”。从市场反应看, X Fold3系列似乎也并未获得预期的“狂卖”效果。

 

事实上, 此前公认依靠中低端市场起家的VIVO,在苹果、华为、OPPO、小米等强悍友商的夹击中,已经没有了舒适区。向上冲击高端,已经成了突围的必经之路。

观察人士认为,对于没有高端基因的VIVO来说,其正在面临产品定位错配、定价脱离核心客群和缺乏高端品牌力的三重窘境。想要稳定吃住利润最丰厚的高端市场,蓝厂掌门人沈炜仍然任重而道远。

【产品力就这?“花屏门”后又被指“装饰ultra”】

今晚(5月13日),vivo一次性发布了X100 Ultra、X100s、X100s Pro三款旗舰手机,从定价上看,毫不掩饰地瞄准了中高端市场。

但是许多网友却不买账。比如,笔者就在微博上看到不少网友集中吐槽:“合着ultra那块就是个装饰,还不如把蔡司标放在那儿”、“假镜头放个蔡司标志也行啊”、“所以那颗ultra就是装饰品”。这些真实都清晰地反映了一个现实:所谓超级ultra的印记,用户认的是蔡司、并不是vivo。但如此高昂的定价,凭什么?

 


 

这种产品上的错位和拧巴,也反应此前3月27日的vivo X Fold3系列发布会上。“又轻又强”、“全面领先”成为了全场发布的高频词汇。可惜,“又轻不一定又强”。

现场爆发的“花屏”翻车事件,让vivo试图依靠X Fold3全力冲击高端市场的商业路,埋下一丝阴影——为了验证vivo X Fold3支持IP68级防尘防水,且电池非常耐低温,官方在直播中把一款手机放在冰水中。当主持人拿起手机时,从直播画面明显看出手机出现“花屏”,随后主持人没有做任何解释再一次放进冰水中,引发了不少怀疑和猜测。

 

从现场情况看,手机“花屏”已经被不少媒体友人发现,大概率也反馈给官方。如果真是角度问题,按照正常的应对逻辑,只需要把手机换个角度来个正面特写,一切质疑都随风而散。

不过,官方做法却是在会后“复刻”当时的角度,并出现大量的博主来“洗白”,这更给用户埋下了三大疑问:第一,会后复刻情景的手机是不是现场的手机?第二,主持人在没介绍完时,为何会直接再次放在冰水中?第三,明明一个简单的镜头特写就能自证,为何搞得如此复杂?

有些博主称自己进行了这种极端条件的测试,在实际的使用中不会出现。可不要忘了,今年的哈尔滨文旅大火,滑雪运动、“冰雪游”已经成为高端人士的常规项目,如果摊上一款不耐冻的手机,在关键时刻熄火,这相当于放弃了多少老铁的信赖?

VIVO产品副总裁黄韬在发布会上表示:“中国蓝科技,打造中国好产品,蓝科技加持的产品,就应该是行业最强的产品。”随着“花屏”事件的发酵,这种原本自信笃定的话语也正成为友商粉丝们调侃的谈资。

当然,折叠屏的高端市场仍然处于培育期;对于vivo来说,直屏手机市场才是vivo的“基本盘”。

【突破高端,能否只靠“堆料”和“激进宣传”实现?】

高端市场,已经成为了各家手机大厂的兵家必争之地。在硬件内卷的当下,堆料已经成为了冲击高端的起点。尤其是小米14系列,几乎将直屏手机的性价比做到了极致;而通过研发实力突围的华为,vivo又学不来。于是,在之前的3月,vivo先将目光瞄向了折叠屏市场。

与华为通过卫星通话等硬科技实现系列产品技术差异化、刘作虎回归之后OPPO不断实现产品重大创新并稳坐折叠屏手机老大交椅不同的是:vivo的高端产品似乎往往更多通过堆料的所谓王炸组合,而手段无非是CPU、屏幕、镜头等几大件。X Fold3系列在标配版和PRO版本之间,也是通过切割来实现价格区隔。

有业内人士私下交流时提及,X Fold3标准版没有超声波指纹、没有IPX8级防水,没有无线充,镜头也没有什么惊喜,“标准版甚至还搭载骁龙8Gen2旗舰芯片,在3000元价位的小米14标准版,都已经配置了骁龙8Gen3,从这点看,确实缺少诚意。”上述人士直言。

而有网友则表示,看到X Fold3标准版,等于比X Fold2还少了点什么,且没有X Fold2现在的价格香,“两者之间最直观的差距或就是重量了,这几乎忽略不计。”

 

不但单纯堆料无法拉开差异化,在用户心智上也出现了混淆。从产品矩阵看,X Fold3系列希望用“轻”来招揽女性用户,但又强调“屏幕大”……而女性对大屏并没那么感冒,整体感觉还是拧巴。事实上,不少厂商最近在推出小屏手机,就是在硬件竞争上回归用户需求。

市场是最好的试金石。据报道,在市场上刚刚上市不久的X Fold3就已经价格破发——有实体店标配版6650元起售,PRO版本是9500元起售,且经销商私下表示近期可能还有降价空间。而在官方定价上,X Fold3标准版售价6999元起,X Fold3 Pro售价9999元。

而在X100 Ultra、X100s、X100s Pro三款旗舰手机上,vivo同样面临堆料上限的问题。在本次发布会上,为了强调特色,称手机是“能打电话的专业相机”,这样的宣传可以说非常激进了。

但事实上,相机仅是手机的其中一个功能,更突出是信号、流畅度等体验感。如此焦虑地试图抢占用户的心智站位,似乎已然出现了本末倒置。

【“制胜五环外”的vivo,冲击高端还有什么牌?】

作为一个资深耿直boy,笔者认为目前许多手机厂商都是堆料、把性能拉满的“水桶机”,单纯从性能上很难拉开差距。其实在高端市场上,对更有经济实力的用户来说,更强调品牌力和体验优化。而这两项,或是vivo继续冲击高端的“短板”。

对于高端人群来说,使用苹果或华为,都有着天然的品牌力加持。苹果自然无需多说。你去看日常社交网络各种抽奖、年会抽奖最常用的奖品是啥就知道了。再例如,华为的折叠屏手机已经被作为国礼赠送外国友人,那些有民族情结的用户使用也有面子。

而vivo的品牌力,目前看似乎则很难支撑社交需求。曾有智库给出vivo的用户画像:以年龄在30岁以下的女性用户为主,其中有六成来自三四线城市,且月收入超过3000的只占据四成。显然,vivo的用户画像是一个年轻但购物力不够强劲的群体。

通过四五线城市的强渠道,固然让vivo的中低端机型十分畅销。但“硬币”的另一面,vivo的品牌形象长期就被固化在中低端之上,形成了一个循环——这也许正是蓝厂急于打破的窘境。

在手机、电脑都同质化越发严重的当下、厂商难以挖掘新的增长点之时,从去年开始席卷全球的AIGC人工智能大模型又被寄予了厚望,成为行业公认的新亮点。所谓AI手机、AI PC成为大家集体采用的概念,并陆续推出新品。例如,被AI大模型加持的澎湃OS就可以将手机、全屋智能与汽车串联起来,形成“人车家全生态”,系统将会“越用越懂用户”。

焦虑的Vivo自然也试图在AI大模型的浪潮上分一杯羹,冲击高端市场。去年的2023 vivo开发者大会上,vivo就发布了自研AI“蓝心”大模型与蓝河操作系统BlueOS。看似“硬核”的背后,在业内看来则槽点满满。

例如,蓝海操作系统BlueOS号称不兼容安卓,但其主要应用在手表、平板、耳机等IoT产品;而对于蓝海操作系统Blue OS来说,IoT产品的种类和产品屈指可数。这样一来,vivo的这款系统应用价值,实在太有限。

而在蓝心大模型上,没有产品和软件生态加持的vivo,只能成为加强版的手机助手。甚至不少APP,这种AI功能这已经成为标配。如今,vivo强调的“专业相机”,其实也早已是OPPO、小米等友商早已强化的卖点。甚至华为新品P70的“闪拍”功能,都比VIVO强调的拍照功能更有惊喜感。

【结束语】

事实上,vivo与师出同门的极兔、拼多多,都有着极强的“善于做低端市场”标签,甚至在打法上也曾经高度雷同。但与后两者依靠商业模式创新和夯实产品服务、从而基本实现了突围不同,此前靠组装和性价比起家的手机行业,在科技加速迭代的当下,依靠营销和渠道“一招鲜、吃遍天”的时代似乎已经过去了。

今晚发布会的高昂定价尤其令笔者吃惊。如此激进的定价是否匹配产品力?又是否超越了核心客群的实际购买力?要知道,vivo本来更多是一个性价比品牌,缺乏足够的品牌溢价(如苹果)和额外的身份认同(如华为),甚至也比不上OPPO自折叠屏开始不断凸显的时尚感(Flip)。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最近另一起著名的本土智能硬件产品上市的滑铁卢事件———理想汽车Mega由于定价过高翻车,核心用户不接受;加上外观被指不吉利、用户心智受到严重影响,退订迅速破万,股价大跌。曾经嘚瑟高调、口无遮拦地喷这个那个的掌门人李想本人在宣布内部反思后也沉默了、微博断更。

面对信息日益平权的市场,手机口碑在消费者之间的交互性正在急速增强。如果vivo没有类似华为的科技硬实力支撑、小米那样的生态支撑、OPPO那样的产品创新突破,留给蓝厂站稳高端市场的窗口,无疑又缩小了几分。

众所周知,营销4P是产品、定价、渠道、促销。如果存在产品定位错配、定价超越核心客群、高端品牌力不足三重囧境,只靠渠道制胜的话,那么,留给vivo冲击高端的时间不多了。

雄观,资深新经济观察家、知名意见领袖,国内首个严肃科技脱口秀“雄辩”主讲人、十大科技自媒体(见各大权威榜单)。曾在阿里巴巴、360、搜狗、蓝港等著名互联网公司负责相关营销工作,参与5次IPO,横跨行业主要领域。每日一篇深度文章+科技热点快评,发布于微信、微博、头条、百度,各大门户及科技博客、媒体社群、短视频等30+全部主流平台,覆盖400万中国最核心商业、科技人群。为FT金融时报、福布斯等世界级媒体撰稿人,观点被媒体广泛转载引用,影响力极大。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