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月7日凌晨,在备受瞩目的CES 2025展会即将拉开帷幕之际,海信公司召开了2025显示技术发布会,全球首次推出了RGB三维控色液晶显示技术,并在展会上展示了应用该技术的116英寸RGB-Mini LED电视,这不仅是全球首台,也是目前为止最大的RGB-Mini LED电视。这一技术的发布标志着电视显示技术正式进入了RGB-Mini LED时代,极大地推动了显示技术的进步。
在全球消费者选购电视时,画质始终是他们考虑的首要依据之一。画质的好坏不仅涉及到色彩的纯度,还包括色域面积、色彩体积以及控色精度等多个因素。色彩纯度直接影响到色彩的鲜艳程度以及画面的视觉冲击力,高纯度的色彩能够使画面看起来更加生动、更加引人注目。而色域面积则决定了显示设备能够呈现的颜色范围,色域面积越大,显示设备能够展现的颜色种类就越多,画面也就显得愈加丰富多彩。
在显示技术的领域,无论是WOLED还是QD-OLED技术,它们都无法直接发出三基色光,而是需要通过二次色彩转换的过程来实现色彩的显示。例如,QD-OLED技术使用蓝光OLED灯珠作为主要光源,并通过激发量子点涂层将蓝光转换为红光和绿光,这样就增加了一个色彩转换的步骤,导致了显示效果的复杂性。
相比之下,海信的RGB-Mini LED技术采用了RGB三基色光源,并实现了分区控光控色的液晶显示技术。该技术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能够独立控制RGB三色光源的发光亮度,进而混合产生所需的亮度和丰富的颜色,从而免去了二次色彩转换的过程,真正实现了“三基色生万亿色”的理想效果。此外,与普通光源相比,RGB三维控色液晶显示技术在二维分区(空间)亮度控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了色度维度的控制,这意味着其从单一的控光进化为光色同控,标志着显示技术的一次重大的升级与突破。
海信视像科技总裁李炜在发布会上表示:“此次海信发布的RGB-Mini LED电视,能够实现97% BT.2020的超高色域面积,这一数值比传统Mini LED提升了20%以上,接近业界最高色域标准的理想范围。”此外,海信的RGB-Mini LED电视还具备87%的色彩体积,其高纯度色彩分别达到了99%/92%/100%,而光源控色精度则高达3*26bits。这些令人瞩目的参数使得RGB-Mini LED电视在技术层面上创造了新的标杆,成为了行业内的一项重要里程碑。
更为重要的是,海信的RGB-Mini LED电视在能效方面相较于QD-OLED电视及传统Mini LED电视实现了超过20%的节能,这一成果将对环境保护产生积极的影响。根据全球15亿台电视的保有量进行计算,全球每年可减少约4.9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这无疑是对全球生态环境的一次有力贡献。
从白色LED背光到RGB LED背光的转变,标志着液晶电视底层技术的革命性升级。而在同样属于底层技术的升级过程中,屏幕越大,技术的实现难度越高。许多彩电品牌曾尝试这一技术,但最终未能达到量产的标准,显示出这一技术的复杂性和挑战性。
海信之所以能够成功研发RGB三维控色液晶显示技术,并将其应用于RGB-Mini LED产品,关键在于其强大的自主芯片研发实力。海信的RGB-Mini LED电视搭载了自主研发的全新一代信芯AI画质芯片,这颗芯片成为全球首颗RGB光色同控画质芯片,首次突破了行业内光色同控的技术难题。其硬件算力的CPU单核性能提升了40%,感知场景计算能力提升了70%,更强大的AI计算画质能力为高精度控色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海信此次升级的RGB光色同控画质芯片采用了RGB背光和液晶面板双重控光架构,重新定义了色彩管理系统,成功实现了从显示场景的AI分析识别,到AI自适应控光,再到高精度控色的RGB多基色显示颜色的精准控制。
为了实现RGB三维控色液晶显示技术的量产应用,海信依托乾照光电自主研发的全球领先高性能RGB-Mini LED背光芯片,成功攻克了LED三色芯片应用中的效率、寿命、色偏、色纯等关键瓶颈,率先实现了三基色光源背光的产业化。此外,以画质芯片为核心,海信首创了一套RGB三维控色芯片控制系统,通过对液晶及背光相关显示模块的全链路、全方位协调控制,实现了背光数据的快速传输与控制,使得背光与图像之间能够实现极限同步,确保背光和图像的完美结合,为用户提供了更为卓越的观看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