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的突然爆火,让整个企业界骚动起来。
2025年春节后的第一周,中国企业管理AI的“DeepSeek时刻”也悄然开启。在改革开放的这片先锋热土,深圳企业家群体低调召开了一场内部会议。
这次小范围闭门会不对外开放,由中国企业管理服务领头羊金蝶发起,主题是“DeepSeek在企业中的应用”,仅限董事长、总裁参加。由金蝶董事会主席兼CEO、金蝶创始人徐少春亲自一个个邀请,20位日理万机的商界大佬居然迅速集齐。
这些企业家们想来这里寻找答案:AI时代,我掌管的企业如何用上AI,用好AI。而这,也是众多一把手正在焦虑的话题。
【深圳企业家闭门研讨AI,“既兴奋又惶恐”】
开工第一周,正是老板们最忙碌的时候。但包括立业集团董事长林立、中海物业董事会主席张贵清、中建材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咏新、大族激光董事长高云峰、领亚集团董事长白建功、海能达董事长陈清洲、沃特新材董事长吴宪、光峰科技董事长李屹等深圳各行业的知名企业家代表都齐聚金蝶云大厦。
是什么让这些繁忙的企业家们拨冗到会?无他,中国人自己创造的人工智能大模型DeepSeek横空出世,轰动全世界!让硅谷、华尔街为之震撼,AI股王英伟达股价一度暴跌。2024全球现象级大热游戏、“黑悟空”制作人冯骥甚至赞誉为“国运级别的科技成果”。
这,就是面向个人用户的“DeepSeek时刻”:以绝对颠覆性创新的产品力横扫一切、重新定义整个规则。人工智能的黑科技奇点日益来临,面对这一波前所未有的科技冲击浪潮,一直生于忧患的深圳企业家们既感到兴奋、又十分惶恐。
据现场工作人员透露:会议气氛可以用“团结紧张”来形容,企业家们畅所欲言。几乎所有云服务都在接入DeepSeek,企业迫切需要解决人工智能在企业中的各种应用场景以及最佳实践经验,尽快完成数智化转型变革。
“DeepSeek引发了全世界的关注,在这样一个特殊时刻,各领域企业家的共同交流非常有意义。“徐少春坦言,”金蝶经历了若干次转型,应该讲每次转型都是兴奋的。这次DeepSeek的出现,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产品的力量,也给中国经济注入了一支强心剂,我的内心也有了跟创业初期一样的、巨大的、创新的动力!”
【DeepSeek对企业级AI带来的三点启发】
企业界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深度求索,带来了对AI的深度焦虑。个人应用AI已经蔚然成风,企业级AI怎么办?中国企业管理在AI时代向何处去?
近日,全国两会热议“人工智能+”行动。全国政协常委,民盟江苏省委副主委、东南大学副校长金石在两会上建议,应尽快组建企业级AI应用创新中心,加快推进企业级AI在生产制造、企业管理等全方位的应用。金石还以金蝶与海信的AI应用案例为例,讲述企业级AI应用如何大幅提升生产制造和管理的效率。
随着DeepSeek爆火,市面上的各种分析和解读连篇累牍。大道至简,我个人浅薄认为,对中国科技界至少有三点启发:
第一,不必做从0到1,而是做从1到10。DeepSeek采用蒸馏模型,直接在ChatGpt基础上训练。所以不必重新发明轮子,而是直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第二,开源,快速做大生态。从互联网核心的“连接”精神看,开源天然具有优势。几乎所有平台都争先恐后满血接入DeepSeek,已经证明了“开源大生态”的威力。
第三,从重度垂直的强应用场景切入,即所谓杀手级应用。比如金蝶就有一个AI产品“Boss助理”,测试期间非常受企业管理者们欢迎。
我一直觉得,因为基础科学底蕴、产学研链条、激励机制等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人在源创新相对薄弱。但在应用层级的创新,即工程创新、产品微创新,却有着堪称世界最强大的竞争力。
这一规律,曾经在电脑、手机、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新能源汽车等主要科技领域反复证明。另一个最近爆火的国产AI Agent产品Manus,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这个路径,应该也对金蝶有所启发。
中国人做AI, TO C已经初步成功了,那么TO B的DeepSeek时刻到底还要多久才能来临?以金蝶为代表的本土企业已经看到了机遇,但是,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中国企业管理AI要突破,面对两大挑战】
首先就是人才挑战。要知道,梁文锋和DeepSeek现在也就160个人,这么牛的产品、这么大的影响力,估值至少一千亿美元以上。你去哪里再找这样的人才?都是机遇和各种因素的偶然结果。
让我说,这样的人才有三个必须:必须有足够强的AI相关技术产品能力;必须有AI改变世界的理想主义信仰;还必须有深厚的爱国情怀。
就像字节做豆包,创始人张一鸣几乎聊了所有AI博士一样。据说徐少春也是夜以继日亲自面试每一个AI领域的领军人才。
为了执行“AI优先”战略,徐少春亲自指挥,把AI相关的研发人员“腾挪”到他自己所在的办公楼层(之前在同一栋楼办公但分散在不同的楼层),以便于亲自督战,快速反应,足以证明其对AI业务的高度重视。
AI抢人大战。“有几位海外的AI人才,我们已经持续跟踪沟通了三年。这些候选人最关心的是金蝶所在的SaaS行业赛道的增长潜力,以及企业文化氛围。他们提到金蝶在文化上具有多元性和包容性,也有中东基金投资这样的想象空间,这是他们比较看重的。”金蝶一位不愿具名的招聘人士表示。
其次是资金挑战。现在的AI大战,烧钱程度已经到了令人咂舌的恐怖程度。几个亿、几十亿、甚至几百亿都不算什么了。看看阿里、腾讯在年报发布上纷纷豪言斥资千亿做AI,你就知道军备竞赛到了白热化地步。
当然,AI并不是纯靠砸钱就能“大力出奇迹”砸起来的。否则,DeepSeek也不可能战胜了包括腾讯、字节、阿里、百度等一众“口袋深不见底”的巨头了。但毫无疑问,必须有足够的资金,必须有足够的耐心。也就是需要所谓“耐心资本”。
【Gartner报告初现端倪,金蝶新十年的AI转型刚开始】
众所周知,人工智能革命正在大爆发。从十年前的移动互联网+,中国企业又将不得不面对AI+。作为深耕中国企业级服务的领头羊企业,金蝶也宣布要从云订阅转型成企业管理AI公司。
最近,金蝶在香港召开了年度财报发布。会上,我向徐少春提问:十年前,在上一次转型中,金蝶成功转型为云SaaS公司。那么在这次AI转型中,请问“企业管理AI”的定义是什么?包含哪些核心要素或者方法论,又能给企业创造什么价值?在“中国企业管理AI+”的历史进程中,金蝶承担着怎样的使命?
徐少春先笑言:”这是一个好问题“,并表示,“‘企业管理AI’就是要用AI技术重构我们企业管理的各种流程,让每一家企业从数字化向智能化进行转型。”在徐少春看来,中国的技术在各个领域已经开始引领世界,中国企业管理的最佳实践也开始引领世界,中国企业的管理思想也已经开始走向世界,这样一来,“AI转型给行业、给客户、给社会带来的价值将是原来以前转型的几百倍、上千倍,甚至万倍。”
金蝶相关人士也表示,“企业管理AI”是金蝶首提的概念,需要更多时间来丰富其内涵。而我对此的理解是,一则金蝶自身还处于这个变革的进程之中;二则按照徐少春的个人作风,做出成果,自有答案。就好像云转型十年后,金蝶云服务收入占据超8成了,他才在发布会上坚定说道“金蝶云转型已经成功,下一个目标就是AI转型。”
虽然发布会上未透露太多,但金蝶在人工智能研发方面取得的进展,已经得到了业界权威机构的认可。近期,金蝶成功入选Gartner《人工智能代码助手市场指南》,是唯一入选的中国管理软件厂商。虽说Gartner报告初现端倪,但金蝶新十年的AI转型刚开始。
据悉,2025年金蝶在人工智能产品的整体策略是:要打造世界一流的企业AI管理云,以“AI优先”、“质量优先”、“订阅优先”的商业模式和要求为底座,来构建基于场景化、全球化的解决方案。
【结束语】
云服务、AI和开源是当前软件开发的三大趋势,尽管当前市场上更多关注的是ToC(面向消费者)的声音,但我们也决不能忽视ToB(面向企业)的趋势。
诚然,金蝶要想真正实现企业管理AI的“DeepSeek时刻”谈何容易?但方向对了,就不怕路远。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这是一条少有人走过的道路,只有时间能给人们答案。
不破不立、大赌大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