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数码-科技国潮

荣耀的“中年危机”:从跑分争议到出货滑铁卢,还能否力挽狂澜?

【城宇科技】原创,推荐

 

2025年4月,一场围绕“340万跑分”的口水仗将荣耀推向舆论中心。安兔兔连续发文炮轰荣耀GT Pro的实验室跑分“脱离用户实际环境”,质疑其“既当又立”的营销套路;荣耀产品经理杜雨泽则回应称,该跑分是行业惯用的低温极限测试,旨在展现性能实力。

 

这场争议虽为新机赚足眼球,却也撕开了荣耀当下的尴尬——当曾经的“中国手机出货量第一”在2025年一季度跌至第六名,当海外市场扩张遇阻、千元机基本盘失守、高端化战略成效甚微,新CEO李健正面临一场棘手的“逆袭之战”。

 

跑分争议背后:营销套路失效与品牌信任危机

 

安兔兔与荣耀的交锋,本质是手机行业“跑分营销”的一次缩影。荣耀GT Pro以344万的安兔兔跑分(V10.4.7版本)引发关注,却因未明确标注“实验室极端环境”被指误导消费者。安兔兔直言:“跑分只是参考,但离谱的成绩若脱离实际体验,就是对用户的欺骗。”


 

这场争议暴露出荣耀在营销层面的两难:一方面,面对OPPO、iQOO、小米等竞品的性能狂潮,不得不以极端跑分凸显硬件实力;另一方面,过度依赖“参数党”标签,反而模糊了品牌价值。当消费者发现实验室数据与日常使用体验存在落差,信任度便会松动。正如网友所言:“跑分高低或许重要,但真诚更重要。”

 

出货量暴跌:从“中国第一”到第六,三年滑铁卢如何酿成?

 

根据IDC数据,2025年一季度荣耀中国区出货量不足980万台,被小米、华为、OPPO、vivo、苹果挤至第六位。而在2022年同期,荣耀以1500万台登顶中国市场,短短三年上演“过山车”式坠落。

 


 

曾经靠“X系列”横扫千元市场的荣耀,如今遭遇红米、真我、OPPO A系列的围猎。2024年起,友商纷纷在千元机加入三防、大电池等差异化卖点,而荣耀产品线过于分散(畅玩、Play、X、Power四大系列),研发与营销资源被稀释,更新迭代速度与性价比优势不再。

 

600美元以上市场,华为回归后与苹果垄断超80%份额,荣耀仅以5%排名第五,不及vivo、小米。尽管挖来华为影像专家、发力AI系统,但在拍照算法、生态服务(如鸿蒙互联)等核心体验上,仍难突破“高端无记忆点”的瓶颈。

 


 

荣耀独立后高举“全球化”大旗,每年亮相巴展、投入巨额营销,却在关键市场铩羽而归。欧洲市场,荣耀2024年出货量未进前五,未能承接华为留下的30%份额,反被三星、小米压制;东南亚市场,OPPO、vivo、传音深耕多年,荣耀因本地化不足、渠道薄弱,始终徘徊在“其他”阵营;全球排名中,荣耀2025年一季度全球出货量22.7万台,未进前五,与三星(60.6万台)、苹果(57.9万台)差距悬殊。

 

即便赵明在2024年底宣称“海外销量占比突破50%”,但结合整体出货量下滑来看,海外市场的“规模化盈利”更多是低毛利的中低端机型支撑,难以对冲国内颓势。

 

管理层震荡:赵明离场,李健能否重塑荣耀?

 

2024年赵明卸任CEO,曾负责海外市场的李健接棒,但其低调作风与行业内“高管网红化”趋势形成反差——小米雷军和卢伟冰、华为余承东等频繁下场营销,而李健至今未在国内发布会公开亮相,引发“荣耀是否迷失方向”的猜测。

 


 

内部战略调整上,荣耀需精简冗余产品线,聚焦核心系列(如Magic高端线、GT性能线),避免“多而不精”。而在外部竞争方面,荣耀在国内需重拾千元机性价比口碑,以快充、续航等实用卖点抢回下沉市场。海外需放弃“全面开花”,聚焦东南亚、中东等增长型市场,复制传音“本地化+性价比”模式。品牌形象重塑需要重塑,从“参数营销”转向“体验营销”,强化AI(如MagicOS)、影像等差异化优势,避免陷入“跑分军备竞赛”的内卷。

 

从“黑马”到“追兵”,荣耀需要一场自我革命

 

当下的荣耀,像极了“中年危机”中的企业——曾经的增长逻辑失效,新赛道尚未跑通。但转机仍存:脱离华为后,荣耀一度受限于芯片供应,如今随着国产供应链成熟,可在5G、射频等领域加速自研。李健提出“向AI终端生态公司转型”,若能将MagicOS与手机、平板、穿戴设备深度联动,打造“小而美”的智慧生态,或能在华为鸿蒙、小米IoT之外另辟蹊径。在消费降级周期,千元机仍是“出货量基本盘”,荣耀需放下“高端执念”,用极致性价比稳住基本盘,再图高端突破。

 

 

荣耀的滑落,既是行业竞争加剧的结果,也折射出其战略摇摆的代价——过度依赖短期营销噱头,忽视产品体验深耕;急于全球化扩张,却未筑牢国内基本盘。2025年,李健能否带领荣耀上演“逆袭剧本”,关键在于能否回答三个问题:

- 如何让消费者相信,荣耀不只是“跑分好看”,更是“用得舒服”?

- 如何在华为回归、小米OV强势的夹缝中,找到不可替代的定位?

- 如何平衡短期销量压力与长期品牌建设,避免重蹈“为冲量而牺牲口碑”的覆辙?

 

手机行业从不缺故事,但唯有“产品力+真诚”才能写就长盛不衰的剧本。荣耀的下一程,或许该从“放下跑分执念,回归用户初心”开始。

 

 

正在生成海报, 请稍候
荣耀的“中年危机”:从跑分争议到出货滑铁卢,还能否力挽狂澜?
2025-04-23
【城宇科技】原创,推荐 2025年4月,一场围绕“340万跑分”的口水仗将荣耀推向舆论中心。安兔兔连续发文炮轰荣耀GT Pro的实验室跑分“脱离用户实际环
长按识别二维码
Techsir.com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