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组局,厂家共谋,钛具引爆。
采写/陈纪英
编辑/万天南
“真贵啊”,95后的张欣发现,同事们人手一个钛杯,她查了价格后惊呼出口,中高端的钛杯,价格甚至高达千元。
“贵是贵了点,但到手你就知道真香了”,同事热心安利。
2025年,钛厨具越来越热门。钛炒锅颠起家常菜,钛杯泡着牛马续命咖啡,钛壶成为户外露营搭子。
作为钛厨具销售的主阵地,2023-2025年,京东钛厨具成交金额复合增长率达109%,成交用户复合增长率达118%。
但其实,钛厨具的爆发,并非一蹴而就,中国杯壶行业协会代表、飞剑集团创始人夏飞剑是身在一线的亲历者。
早在2012年,飞剑就开始研发钛杯,前后打磨十年,才迎来了钛厨具的热潮,如今飞剑已经是电商平台销量榜首的常客。
不过,在整体的厨具大盘中,钛厨具渗透率依然处于低位,要想从“小众爆品”扩容为“大众普惠品”,还要迈过不少关卡。
一、用户有“钛”度,普及有难度
在经历过一番纠结之后,张欣最终还是入手了一款入门级的钛杯,由京东和国货品牌富光共创,只要99元,“之前用不锈钢杯子喝水,老觉得有铁锈味,钛杯一点异味没有”。
与张欣浅尝辄止不同,95后的营养师方方,早已批量换上了钛厨具——工位上放着钛杯钛壶,茶几上摆着纯钛焖烧杯,厨房里钛炒锅占据C位,“一整套换下来,花了一万多元”。
方方如此坚决,是因为她对钛有过深入研究。钛密度低、强度高、耐高低温、耐腐蚀、亲生物性,用方方的话说,“可上九天揽月”(应用于航空航天),“可下五洋捉鳖”(用于制造核潜艇)。钛厨具的优势也凸显,安全抑菌、不留异味、轻便上手、容易清洗、保鲜性能好、烹饪过程不影响食物味道等。
比铁锅更轻便的纯钛炒锅,还让患有腱鞘炎的方方,轻松实现了单手颠锅的自由。
方方对钛厨具的偏爱,不是个例。
京东杯壶行业负责人乐观预测,“未来,钛厨具有望和不锈钢厨具平分秋色,逐渐在厨具大盘中拿下小半份额”。
《2025京东钛厨具趋势白皮书》披露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趋势,2023-2025年,钛厨具在京东的渗透率上升了6个百分点。
可观的增长,吸引了络绎不绝的入局者。
美的、苏泊尔、九阳、炊大皇、康巴赫等核心品牌顺势推出了钛锅。国民杯壶品牌富光、哈尔斯,国际龙头品牌膳魔师,以及小米、华为等3C品牌,陆续上线了多款钛杯、钛壶等产品。
不过,尽管增速凶猛,但整体而言,钛厨具的大众渗透率依然较低。
前述京东杯壶行业负责人向《财经故事荟》披露了一组数据,目前京东钛厨具的用户中,一二三线城市用户占比超过60%,高消费、高活跃度的PLUS会员占比过半,25-45岁的用户占比超过了75%。
显然,从区域、年龄、收入等维度来看,钛厨具尚未从“小众高端”走向 “大众普惠” ,横亘其间的障碍主要有三个——价格相对昂贵、大众认知不足、供给不够丰富。
调查显示,消费者考虑但最终并未购买钛杯钛锅,价格贵是首要因素,占比高达23%。
作为原材料的钛,价格是不锈钢材质的四倍以上,而且,钛厨具的生产流水线也与不锈钢厨具不同,更新生产设备需要不菲投入,还涉及到工艺的多种革新等等。
认知不足也是普遍因素。消费者在选购时,容易被各种钛概念搞得眼花缭乱。
供给短缺且混乱也让不少消费者无从下手。有用户在线求助,“姐妹们,某多20多块的纯钛杯靠谱吗?”热心网友提醒,“20块原材料成本都不够,姐妹别贪小便宜”。
二、平台牵引,供给侧升级
引爆钛厨具,还需要一场轰轰烈烈的供给侧改革。
《2025京东钛厨具趋势白皮书》的调查显示,68%的消费者通过电商平台了解到钛厨具。京东作为钛厨具消费的重要线上渠道,客单价300元以上的商品的市场份额超40%。目前,钛厨具的主流顾客是一二线的品质消费群体,也和京东用户高度重合。
因此,这场供给侧升级中,京东最适合坐庄组局。
9月8日,京东正式上线了“钛厨具倍增计划”,并联合多家头部品牌组建钛厨具品牌联盟,围绕商品、价格、服务三大方向发力升级。
把价格打下来,是联盟的共识。
未来三年,以行业供给和市场需求为核心,京东计划投入50亿大规模集采钛厨具。在集采模式下,京东面向行业公开招标,直接对接最上游的厂商,省去中间环节,加持规模化效应,为终端降价留出了余地。
以打造极致性价比的行业大单品为目标,京东同步上线了限定“红运”系列钛厨具,助力更多家庭买到便宜实惠的钛厨具
与此同时,京东也在与厂家共创首发,持续扩容、优化供给。对于独家首发新品,京东还会给予首月0扣点、0毛保的优惠支持。而品牌可以把平台的扶持让利,通过降价反哺给终端。
口碑在线的以旧换新服务也同步就位。过去,价值寥寥的旧锅旧杯在以旧换新中,一般也就抵扣三五元,如今,以旧换钛最高可以立减100元,“相当于再打折一次”。
“几大玩法加持下,钛厨具终端价至少可以降低20%-30%,把钛锅价格打到500元以内,钛杯打到200元以内”,京东杯壶行业负责人告诉《财经故事荟》。
京东和康巴赫联手,上线的“红运系列”极致性价比大单品——康巴赫纯钛蜂窝炒锅,就很具代表性。
在京东的趋势指引下,蜂窝锅发明者康巴赫将其首创的蚀刻蜂窝纹理技术应用到纯钛炒锅上,共创国家一级不粘真健康纯钛蜂窝锅,以“无涂层、更耐磨、易保养”为卖点,精准击中用户痛点;同时,双方在采购、设计、生产环节进行了多轮优化,挤出了成本里的水分,新品日销定价699元,首发限时499元,远低于行业动辄千元的定价。
该产品在京东独家限定包销,入选京东家电家居事业群十大核心爆品扶持,9月8日晚首发4小时销售额即破百万元,创下钛锅类目销售新纪录,随即入选京东金榜。
不止康巴赫,这样的共创集采案例,会越来越多。
在钛厨具这一品类,京东还陆续与苏泊尔、富光、飞剑、哈尔斯等品牌,首发共创了多款钛厨具新品,覆盖高中低多个价格带。
比如2024年,苏泊尔在京东独家首发定制了“有钛铁”不粘锅,上线至今,已经累计售出21万口。京东与华为智选哈尔斯联合研发的首款鸿蒙智选智能泡茶杯,也多次登顶京东钛杯类目榜首。
如今,钛厨具越来越受用户青睐和平台重视,便于为其倾斜流量、提高交易转化等。搜索是京东流量分配的第一入口,针对钛厨具,京东专门优化了搜索规则。通过“纯钛”、“含钛”、“覆钛”分层打标,含钛量真实不虚标,方便用户更清晰便捷地选购。而在站外,京东则联手小红书,达人测评团叠加采销实验室新品测评,消除大众对于钛厨具的认知盲区。
京东联手品牌,把增长道路上的路障一一挪开,钛厨具大爆发越来越近了。
三、一场厨具变革的开卷考试
价格越高,普及越难,推动钛厨具的普惠普及,需要品牌商们让利。
为了把2L的纯钛保温壶价格打到400元以内,京东杯壶行业负责人曾与某头部杯壶品牌有过多轮沟通。但面对仅能勉强覆盖生产成本的定价标准,该品牌电商负责人迟迟不敢点头。
为此,京东杯壶行业负责人直接奔赴品牌总部,找到了品牌创始人,对齐认知后,创始人大手一挥,“就按这个价格上吧”。
为何厂商们愿意牺牲短期利益入局?
眼下,厨具杯壶行业竞争非常激烈。京东的采销们曾一线走访过多家企业,“厂家都想找到新风口”,而高速增长的钛厨具就是新机会。
京东杯壶行业负责人正是靠着对钛厨具前景的乐观展望,打动了前述杯壶品牌的创始人,“他们过去在不锈钢保温杯领域做到了头部,如今在钛厨具品类卡位占个先机,就算牺牲点短期利益,长期来看,也是划算的。”
京东组局,厂家共建,成立联盟,类似于一场开卷考试,乘势钛厨具的高增长,共同拉动厨具行业的变革升级。
对于创业伊始就主攻钛厨具的飞剑而言,京东对趋势的提前洞察,让这位孤勇者不再独行。
早在2020年,京东就敏锐预测到了钛厨具的爆发潜力,联动飞剑推出了“晶钻科技”系列钛杯,一度登顶京东类目销冠。这样的惺惺相惜、相扶相持,让董事长夏飞剑感念不已,“这是品牌与平台共创增长、共赢未来的最佳写照。”
京东从供应链到营销策略的全链路共创护航等,则让厂家在布局钛厨具时不用顾虑无人买单,确定性高,安全感强,虽然利润低了,但风险也小了。
况且,终端的普惠降价,并非厂家独自承担,京东也在通过一些优惠政策共担补贴成本,这种上下游一起共赢的价值观,很能打动品牌。
作为厨具界新顶流,钛厨具的行业标准尚不完善。未来,京东还会联手行业协会、品牌厂商等,一起完善标准建设,推动钛厨具行业从混乱走向有序,打开技术创新通道,为产业持续发展筑牢基石。
回望这场钛厨具的破圈之旅,“高价门槛”被集采包销一点点踏平,“供给短缺”被联手共创持续优化扩容,对钛产品的认知迷雾也被清晰的标签拨开,这场消费侧升级与供给侧改革的共振后劲十足。
而平台和品牌的全力以赴,只为一个共同的目标——健康美好的品质生活,不应因为昂贵而让大众“高攀不起”,就如张欣购买的那个钛杯,仅需99元。(采访对象张欣、方方皆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