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宇科技】原创,推荐
2025年9月11日,本地生活服务领域迎来一场颠覆性事件——高德地图全新推出的“扫街榜”正式上线。仅仅24小时后,官方公布的核心数据便震惊行业:当天使用扫街榜的用户(包含查看榜单、浏览评分、发布评论等行为)突破4000万人次。
这一数字并非孤立存在,对比QuestMobile此前发布的监测报告可知,国内头部生活服务平台大众点评的峰值日活跃用户仅为3260.57万。这意味着,高德扫街榜仅用一天时间,就完成了对大众点评的用户规模超越,一跃成为国内最大的美食类生活服务榜单,堪称本地生活赛道的“闪电破局”。
外卖大战之后,阿里再次闪击美团
这场看似突然的“逆袭”,实则是阿里在本地生活领域布局多年后的精准出击。回溯此前的行业动态,阿里早已通过淘宝闪购业务向美团的外卖基本盘释放压力,而此次高德扫街榜的推出,更是直戳美团的“盈利命脉”——到店业务。对于美团而言,到店业务的重要性无需赘言,从历史数据来看,它曾是美团不折不扣的“印钞机”。
2021年美团财报显示,当年到店业务贡献的经营溢利高达141亿元,是同期外卖业务经营溢利的2.27倍;即便时间来到2025年,美团整体经营状况承压,其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仍显示,在整体利润骤降九成、核心本地商业板块(含外卖)经营利润率从第一季度的25.1%暴跌至5.7%的背景下,到店业务依旧保持强劲增长,订单量同比增幅超40%,年度交易用户数量同比增长也突破20%。不难看出,到店业务是美团当下维持整体盈利能力的核心支柱,而高德选择从这一领域切入,无疑是对美团最具杀伤力的战略布局。
美团点评榜单被玩坏,曾经的美好或已变味
以大众点评为代表的传统生活服务榜单,长期以来依赖UGC(用户生成内容)模式运营:平台通过汇聚用户自发上传的评分、文字评价、菜品图片等内容,再经算法排序形成各类推荐榜单。这种模式的优势显而易见,比如内容维度丰富,能满足用户对商家细节的了解需求;用户间的互动交流也让平台具备了强烈的社区感和“烟火气”,海量的UGC内容库与用户形成的“查点评、找好店”心智,更是大众点评多年来屹立不倒的护城河。
然而,随着行业发展,UGC模式的弊端逐渐暴露,“刷分控评”成为公开的行业乱象。如今,消费者走进一家网红餐厅,服务员上前告知“大众点评给五星好评可赠送饮料或打折”的场景已屡见不鲜。这种诱导式评价不仅扭曲了榜单的客观性,更让许多用户满怀期待到店后却大失所望,导致传统榜单的参考价值在消费者心中持续下滑。
就连《舌尖上的中国》美食顾问陈立也公开表达对行业现状的担忧,他直言餐饮业已陷入“为榜单经营”的怪圈——许多商家不再专注于菜品品质与服务体验,而是将精力放在如何提升榜单排名上,原本充满烟火气的餐饮行业,逐渐被冰冷的排名数据所裹挟。正因如此,陈立选择退出传统餐饮榜单评审,他在采访中强调:“餐饮是经济的毛细血管,其生命力在于真实与多元,不该由少数人或单一标准来裁定‘好坏’,真正的美食藏在街头巷尾的小店,而非精心包装的榜单里。”
高德扫街榜,如何以创新模式回应行业痛点
高德扫街榜之所以能实现“一日破局”,核心在于它彻底重构了本地生活榜单的评价逻辑,精准解决了传统榜单长期存在的行业痛点。与传统榜单的“用嘴投票”不同,高德扫街榜主打“10亿人用脚投票”,其核心数据来源是用户的真实导航行为与到店轨迹。一家餐厅能否登上榜单、排名高低,不再单纯依赖用户的主观评价,而是取决于一系列可量化的客观指标:用户通过高德地图搜索该餐厅的频次、导航前往的次数、是顺路途经还是专程前往、是否为重复到店的回头客等。这些基于真实行动的数据,直观反映出“大家实际去哪儿消费”,相比“大家怎么说”,更具参考价值与可信度。
这种评价逻辑的转变,从根源上提高了商家作弊的难度。在传统UGC模式下,商家只需花费少量成本雇佣水军刷好评、刷评分,就能快速提升榜单排名;但在高德扫街榜的规则下,想要提升排名,必须吸引真实用户导航到店,而组织大量真人真车重复导航到店,不仅成本极高,还容易被平台监测识别,几乎没有操作空间。这就形成了一套天然的筛选机制——那些仅靠营销包装、缺乏真实口碑的“网红店”会被自然淘汰,而真正用心做产品、做服务的社区老店、街边小馆,则能凭借高频次的真实到店数据,获得更多曝光机会,与连锁名店站在同一起跑线竞争。
为进一步保障榜单公正性,高德还引入了多重保障机制。在获得用户授权的前提下,扫街榜将支付宝芝麻信用体系与评价系统绑定,根据用户的信用等级为其评价赋予不同权重——信用等级越高的用户,评价的可信度权重越高,有效减少低质量、虚假评价对榜单的干扰。同时,平台还运用AI风控技术对所有评价内容进行实时监测,通过识别IP地址、评价语言模式、行为轨迹等多维度数据,精准过滤刷单、恶意差评等噪声信息,为榜单的客观性上了“双重保险”。
高德地图CEO郭宁在扫街榜发布会上明确表示:“扫街榜将坚持永不商业化的原则,不会因为商家付费而改变排名规则,我们要让榜单成为反映百姓真实生活需求的‘温度计’,而非左右行业发展的‘指挥棒’。”这一表态也获得了用户广泛认可,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留言称:“比起专家打分或商家营销,更相信街坊邻居用脚投票的结果,希望扫街榜能守住真实的底线。”
除了评价机制的创新,高德自身的流量优势与场景优势,也为扫街榜的快速起量提供了关键支撑。作为国内用户规模最大的导航应用之一,高德地图目前的日活跃用户已突破1.7亿,且用户使用场景极具刚性——无论是日常通勤、周末出游,还是异地出差,用户只要有出行需求,就大概率会打开高德地图。而“吃喝玩乐”恰恰是出行场景的重要延伸:用户规划出行路线时,可能会顺便搜索沿途的美食店;到达目的地后,也需要寻找附近的餐厅、景点或酒店。这种“顺路发现”的场景关联性,让高德扫街榜天然具备了流量转化优势。
相比之下,大众点评等传统平台需要用户主动下载APP、专门打开搜索,存在明显的“场景切换成本”;而高德扫街榜直接以一级入口的形式出现在高德地图APP首页,用户打开导航软件即可一眼看到,无需额外操作,极大降低了使用门槛。这种“高频带低频”的流量转化逻辑,让扫街榜在上线初期就能快速触达海量潜在用户,这也是其首日用户突破4000万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高德还依托自身覆盖全国超700万个餐厅点位的商户资源,以及每日1.2亿次生活服务搜索的数据积累,为扫街榜提供了丰富的商户基础与动态更新的数据源,确保榜单能覆盖美食、景点、酒店三大核心消费场景,满足用户多样化的本地生活需求。
争抢本地生活赛道,阿里“围魏救赵”
从行业竞争格局来看,高德扫街榜的上线,本质上是阿里与美团在本地生活领域的一场“生死博弈”。表面上看,这是两款榜单产品的竞争,但深层次里,阿里的目标是通过高德牵制美团的核心盈利业务,从而在整个本地生活赛道占据主动。
从美团的角度而言,当前正面临“腹背受敌”的困境:一方面,外卖业务需应对阿里淘宝闪购、京东到家等平台的激烈竞争,为保住市场份额不得不持续投入补贴与营销费用,导致外卖业务利润空间被不断压缩;另一方面,到店业务作为利润“压舱石”,又遭到高德扫街榜的直接冲击。如果美团想要守住到店业务的市场份额,就必须在产品迭代、商家补贴、营销推广等方面加大投入——比如优化自身榜单算法、推出针对商家的扶持政策、加大用户端的优惠力度等,而这些举措都会进一步推高美团的运营成本,导致其整体利润进一步下滑。更严峻的是,到店业务利润的减少,会直接削弱美团对外卖业务的“输血能力”,形成“成本上升—利润下滑—补贴减少—市场份额流失”的恶性循环。
反观阿里,此次布局显然具备“长期主义”优势。阿里本身资金实力雄厚,对高德的投入更注重长期战略价值,而非短期盈利回报。从公开信息来看,阿里并未要求高德扫街榜在短期内实现盈利,反而通过大额补贴、流量扶持等方式帮助扫街榜快速抢占市场。阿里的真正目标,是通过高德扫街榜分流美团的到店业务流量,牵制美团的资源投入,从而为淘宝闪购等前线业务争取更多发展空间。这种“围魏救赵”的战略,既避免了与美团在补贴战中陷入消耗,又能精准打击美团的盈利核心,堪称一步“妙棋”。
竞争格局变革初现,扫街榜的意义与影响
对于本地生活服务行业的参与者而言,高德扫街榜的出现也带来了全方位的影响。从商家来说,传统的“刷分控评”模式已不再可行,经营逻辑必须从“为榜单排名服务”转向“为用户体验服务”——只有真正提升菜品品质、优化服务流程、打造差异化竞争力,才能吸引更多用户真实到店,进而在扫街榜等新型榜单中获得更高排名。对于消费者而言,多了一个基于真实行为数据的可信榜单选择,无需再在海量虚假评价中“辨真识假”,能更高效地找到符合自身需求的商家,消费决策效率大幅提升。
而对于整个行业来说,高德扫街榜的上线打破了传统榜单的垄断格局,引入了新的竞争模式。此前,本地生活榜单市场长期由大众点评主导,行业创新动力不足;如今,高德的入局不仅推动了榜单评价机制的升级,更让平台间的竞争从单纯的“补贴战”、“价格战”,升级为围绕用户心智、数据能力、生态闭环的综合实力较量。未来,本地生活平台的核心竞争力将不再局限于商户资源或优惠力度,而是在于能否通过技术创新提升服务的真实性与效率,能否构建更健康的生态体系,实现用户、商家与平台的三方共赢。
从长远来看,高德扫街榜的“一日破局”或许只是本地生活行业变革的开始。随着5G、AI、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榜单评价机制可能会进一步升级,比如结合用户的消费偏好、消费能力、实时场景等数据,提供更个性化的推荐;商家的经营模式也可能随之调整,更加注重数字化运营与用户关系维护。而阿里与美团的博弈也将持续深化,双方可能会在商户资源、流量入口、生态整合等多个维度展开更激烈的竞争。
对于美团而言,如何应对高德的攻势、守住到店业务的核心地位,将是未来一段时间的关键任务——是优化自身榜单算法、提升评价真实性,还是加大补贴力度、巩固商家与用户粘性,抑或是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分散风险,每一个选择都将影响其未来的行业地位。而对于阿里来说,如何保持高德扫街榜的真实性优势、持续扩大市场份额,同时协同淘宝闪购等业务形成合力,构建更完整的本地生活生态,将是其实现长期战略目标的关键。
无论最终竞争格局如何演变,这场由高德扫街榜引发的行业变革,都将推动本地生活服务行业向更真实、更高效、更健康的方向发展。对于用户而言,这意味着更优质的消费体验;对于商家而言,这意味着更公平的竞争环境;对于行业而言,这意味着更强大的创新动力。本地生活的“新战事”已拉开帷幕,未来的走向,值得每一位行业参与者与消费者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