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眼所见之前,所有的判断都会因为社交平台等部分网民们的各抒己见而变得主观。但是人终归是要回归客观事实的,就像上周我在朝阳合生汇与孩子商量是否去西贝吃饭一样。
带着犹豫的心理,拉着孩子漫步到了西贝门口,才发现原来感性的思想与客观的排队形成了天然的分叉。井然有序的等候者坐成一排,门口时不时传出喊号进屋的声音。大厅内服务员来回穿梭,厨师们在明亮的灶膛里有的在烤串、有的在炒菜,各有忙碌,与其说是程序使然,不如说早已习惯为之。
坐下侧身,环顾一周,大部分都是亲子围桌,频频夹菜,这定格的画面,让我这个消费者心里更加确定罗永浩狂喷的西贝与我认知的西贝,网友们吐槽的西贝与我看到的西贝,不是一个西贝。
点菜环节,浏览了下菜谱,发现有的热门菜确实价格降了,比如喜欢的葱香烤鱼,以前99元,现在79元。吃饭过程中,服务员免费赠送小米粥,时不时填下水,微笑一直挂在脸上,心想这比海底捞的服务员有过之而无不及。饭毕结算,一家三口花了192元,给了三张50元代金券,这个买卖,可能只有贾国龙老板敢于这么做。
都说吐槽西贝的与在西贝消费的不是一拨人,在此刻更是深有同感。
西贝不该死,也不会死。网络上的喷子们大概率是为了自身的流量而去哗众取宠,从来不会用自己的真实行动去挖掘西贝的“内核”。
比如这段时间,“西贝关店潮”等各种言论充斥在社交平台,但凡跟我一样,去过西贝门店的体验的人都不会跟这个热闹。随后西贝官方也给出了说明,指出有的地方关店属于正常的调整范畴,人家还准备在年内再开8家新店呢。
剖析西贝37年的发展史,从一家门头小店发展成如今拥有超400家直营门店的中餐头部品牌。除了踏准中国餐饮业黄金四十年的发展脉搏之外,最重要的是坚守了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运营宗旨。
两年前,我有幸带着孩子参与了西贝儿童餐新品品尝活动,现场工作人员会给每个孩子发一个调查问卷手册,当每一道菜品上来的时候,孩子们先观察再品尝,然后根据自己的口味喜好在问卷上打分,实事求是,如果不喜欢,直接说出理由。这是西贝留给我记忆最深刻的地方,为了品质,为了消费者,细心打磨,“带娃吃饭就认准西贝”的标签或许就是这么来的。
有些数据大家看下,西贝从2017年推出的首份儿童餐,8年举办11.6万场亲子厨艺课堂、儿童美食节等活动,吸引了125万组家庭参与;西贝儿童餐的用户规模从2018年的50万人增长至2024年的150万人(年复合增长率约20%),预计2025年将达到180万人;据行业调研数据,西贝儿童餐的复购率约为35%,高于行业平均水平(28%)。
这些数据表面看是儿童餐在西贝中的卡位越来越重,实则是家庭对西贝品质的信任度和追随度越来越高,毕竟儿童的高质量饮食标准是家长们最为看重的。国内除了肯德基和麦当劳外,儿童餐方面西贝占据的份额当属第一。为了做优质的儿童餐,西贝还实现了五大不添加,不添加鸡精、香精、味精、人工色素、防腐剂。而且连调料“带入”的添加也不允许有,儿童餐出餐档口独立。这样的能力,很少有餐饮品牌敢如此的投入。孩子能吃好,中国才真的有未来。
据知情人士透露,自9月以来政府相关机构接连收到针对西贝的各类举报,连续检查西贝门店70余次,但均未发现食品安全风险。
在经历过“罗永浩风波”后,西贝自9月底开始连续放出优免政策,从无门槛消费即获100元代金券,到满50元送50元,再加上贾国龙“主动闭麦”,意料之中,西贝迎来排队潮。截至10月,西贝整体客流相较去年同期实现了5%左右的涨幅。
从西贝给出的数据来看,70%顾客为老顾客、30%为新顾客。这说明舆论风波并没有实质性的给西贝带来伤害,反而还间接的带来了一些新客户,凸显出大众对西贝品质消费标签的认可程度之深。
在坚守产品品质和客流回暖的双重叠加下,我们还看到了西贝一如既往的服务品质输出。
熟悉西贝文化的朋友们都知道,西贝从来不会将员工的基础工资与短期业绩捆绑,而是推行“微笑奖励系统”,让服务员专注服务本身,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每次进入西贝,服务员始终微笑着,主动与孩子亲密互动,比如送点漂亮的贴纸等,把孩子的情绪价值拉满,将服务素养充盈在家庭亲子围桌吃饭的氛围当中,让西贝整个空间充满了家的味道。
而且餐具到手是热的、餐巾纸是babycare的、有的门店还提供牙套盒、湿纸巾也是亲肤的。即使舆情期间,也是一样如此。
这是很少见的,商业消费与亲子时光这两个天然的矛盾体居然拼凑成了温馨的欢快氛围场景。
所以西贝这样的企业不会死,因为真正懂西贝的顾客是不会离开这样一个充满人情味的品牌的。
老罗一直说西贝是预制菜,由于其个人是网红的缘故,把围观的带偏了,热搜不断,造成了大众对西贝深刻的误解。其实核心本质是好多围观群众对预制菜不了解,认为预制菜不健康,然后西贝又卖这么贵,最后成了认知死结。
严格来说西贝并不是大家认为的那种复热即可的预制菜,而是预加工食材后,到店熟制的半预制工艺,按照官方的解释即"中央厨房→门店现场熟制"不算预制菜,因为最后一道"加热变熟"发生在门店。
依靠中央厨房做到全国高标准化,实现了在400多家直营店中被越来越多的家庭群体认可和高频消费,这在复杂的中餐市场竞争环境中,无论顾客怎么看,这都仍然值得敬佩。
如果有一天中餐走向世界,开遍全球,现代、安全的食品工业体系建设是必由之路。我们希望西贝能够再接再励,将自身多年积累的连锁经营经验复制到全球市场运营中,将中餐发扬光大。
综上,西贝不该死,也不会死。毕竟有这么多信任的家庭群体顾客,有一直坚守初心提供好产品和高质量服务的韧劲。我觉得这次舆情对西贝来说不是坏事,而是纵横餐饮江湖37年的一个小风波,有错就改,理性听劝,善莫大焉。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商纪”,作者:独孤依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