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分类
目录
索引
标签
酷站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成为会员
只需一步, 快速开始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新首页
Portal
观海听潮
小百科
创业沙龙
关于我们
酷站
科技资讯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活动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动态
记录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快活林
›
IT业界
›
李开复赚的不是钱是资历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选中
篇:
置顶
|
李开复赚的不是钱是资历
[ 复制链接 ]
匿名人士
发表于 2009-9-13 09:56:58
金钱诚可贵,股权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李开复高声哼着歌曲离开了谷歌,奔向他所谓无比自由、无比激动的创业生活。相比在谷歌被几个老板的眼睛盯着,自己做老板显然在感觉上要轻松许多。
今天不想讨论李开复成功的几率有多少,这是他自己应该考虑的事情,何况人家已经放出话来:“什么是失败?我不怕失败!”
这里要说的是,一个人是如何完成从打工者向老板的蜕变。马化腾、马云的故事我们听得多,但那终归有点堂吉诃德的味道,或许不太适合普罗大众模仿,李开复却是一个可以学习的榜样。
就像他自己说的,大学生不太适合一出校门就创业,得先找个工作练练自己。李开复就是这么过来的,且不管打工能挣来多少钱,它至少能给你带来足够的资历。
这可不是瞎话,让我们来数数打工给李开复带来了什么样宝贵的资历吧:
首先是丰富的产业背景。从1990年开始,他的足迹踏遍了苹果、微软以及谷歌三大顶级高科技公司。牛顿曾经说过:我之所以比别人看得更远,就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有三个巨人垫脚,李开复想不出名都难。
其次是庞大的人际圈子。商业社会里,圈子或许比能力还要重要。看看李开复公司刚刚开张,捧场的都是些什么人?!台湾富豪郭台铭专程从台湾飞到北京助阵,柳传志、俞敏洪等业界大腕也纷纷出钱投资,在很多创业者在为资金发愁时,李开复已经可以洋洋自得地说:昨晚又一个投资人要掏1000万美元,问我还有没有位置?
这是何等的气魄,甚至他还可以对着记者神侃,说什么郭台铭十几年来一直向他讨教IT产业的问题。那神情,正应了时下互联网里一句流行的话: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神话!如果没有在三大公司轮番“打工”的背景,就算他再聪明,恐怕也难见上郭台铭一面吧。
最后是过硬的创业历练。如果一开始就创业,亏了可就得自己背着了,打工就不同了。当被人质疑没有创业经验的时候,李开复很不服气地说,他早就创过业了!“微软的中国研究院是我一手做起来的,谷歌中国也是我带过来的,从无到有,难道不是创业?”的确,从零开始,不能不算是李开复的本事,这些也成了他今天创业的重要资历。从个人角度来说,拿公司的钱,来做自己的创业磨练,倒不失为一个绝妙的点子!反正,赔了算公司的,赚了自己博个好名声。套用一句俗话就是:穿别人的鞋,走自己的路!
练就这三大“绝世武功”,一个人大概就算有了创业的资本了。在我们过去阅读过的许多创业故事里,主人公早期通常是一把鼻涕一把泪,道尽人间的沧桑。李开复创造的这个“方法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以省却很多奔波周折,也可以减少很多失败的可能性。只是一开始,你就得有明确的目的,而且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坚韧。
除此之外,恐怕还得有拒绝诱惑的定力。毕竟,看见老板掏出一张1000万美元的支票,不是每个人都能坚持不“缴械投降”的。(张军)
李开复
相关帖子
IT大学生叫板李开复
《经济学家》杂志:百度受丑闻打击被谷歌抢市场
南有卧龙台,北有李开复--创业工厂最新进展消息披露
李开复开始关注卧龙台创业工厂
致开复导师的一封信:你走了自己的路,却让我们无路可走!--转
创新工场李开复:开始向初创企业提供人民币融资
IT领袖李开复微博抗议gov封锁github网站
李开复:创新理想国里的“造梦师”
纽约时报中文网对话李开复:影响力越大,责任越大
[北京] 创投圈 招聘 Ruby 工程师
回复
使用道具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悔悟卡
匿名卡
显身卡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跟贴 Reply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匿名人士
关注
主题数
搜狐真流氓,竟然强奸了我的邮箱
阅读 129343
【李彦宏】美国:唯一不变的是变化
阅读 96097
转视觉中国采访 ---“提出新的解决方式”
阅读 82288
发布新话题
小帖士
如果你不是特别对他的每一句话感兴趣,不要随意用"关注"人的功能,因为关注以后,他的所有发帖回帖都会以通知的方式提醒你的!
统计信息
会员数: 4661 个
话题数: 8709 篇
巅峰数: 8 人
首页
分类
目录
索引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