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城市之间
聚贤庄
生活派
电商小报
猿氏物语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成为会员
只需一步, 快速开始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新首页
Portal
观海听潮
创业沙龙
酷站
科技资讯
关于我们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活动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动态
记录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快活林
›
IT业界
›
搜索引擎偶像时代终结:构建商业生态圈成新挑战 ...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选中
篇:
置顶
|
搜索引擎偶像时代终结:构建商业生态圈成新挑战
[ 复制链接 ]
匿名人士
发表于 2009-10-12 09:09:57
在合适的时候分手,对李开复和谷歌都是一件好事。
《商业价值》杂志 夏勇峰|文
2009年9月4日,谷歌中国公司宣布,谷歌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李开复将于9月中旬离职。这件事在随后的几天引来众多喧嚣。9月7日上午,李开复闪电宣布“创新工场”成立,自己将担任董事长兼CEO;同一天下午,谷歌中国向媒体宣布了新的核心管理团队;大中华区的销售及运营由全球副总裁刘允全面负责,研发方面则由谷歌全球研发总监杨文洛负责。
李开复的离开,是他向自身目标迈进的一步;同时,李开复的离开,也让谷歌终于可以迈向一个新的阶段。
从“心灵导师”到“创业导师”
李开复早已为9月4日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在这一天,许多人惊讶地发现,他在新浪微博上刷屏了。甚至有人说,这一天在精心准备之下,变成了“李开复日”。
早在8月初,接受电视采访时李开复这么说:“我希望我的墓志铭上不是说李开复是科学家或企业家,而是说李开复是一个热心教育者,他在中国崛起的时代,经过写作、讲座、网站,帮助了中国青年学生,他们亲切地叫他‘开复老师’。”有趣的是,在2004年以前,李开复给自己的墓志铭是“李开复,科学家、企业家,经历三个顶尖科技公司,并发明了三项可以推广技术”。他还说,一直以来,“都是朝着最大化自己影响力的路来走”。
在李开复的职业生涯中,经历了4个重要的科技公司,分别是苹果、SGI、微软和谷歌。他在中国的知名度,在2005年7月以后达到了一个顶峰 ——作为微软的全球副总裁,他闪电加盟谷歌,两家最大的信息公司与一个人的分合纠葛,这个话题本身就具备了极大的想象空间。犹如在池中投入一颗巨石,一时间从互联网到传统媒体,关于这件事的讨论甚嚣尘上。
半年之后,在媒体的连番轰炸下,就连许多平常不接触网络的老百姓,也记住了李开复这个名字。同时记住的,还有那个没有中文名的大公司——谷歌。
2005年7月李开复闪电加盟谷歌之时,谷歌在中国的日子并不好过,2005年8月5日百度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百度与其创始人李彦宏的风光一时无二,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市场之一,而完全没有本土化的谷歌正面临被本土化的百度拉大领先优势的困局。在这种情况下,谷歌需要的,首先是在中国站稳脚跟、树立品牌,之后是在这个不同于全球大多数国家的市场进行本地化——当时的谷歌甚至连ICP牌照都没有!
谷歌选择李开复这样的经理人显然有着自己的考虑。在中国找一个既有信誉又有人气、还有关系的“老师”,来帮助他们稳扎中国、理解中国,同时也让谷歌得以在中国塑造一个温和、谦逊、有内涵的形象。对于这个“代言人”的工作,当时的李开复最合适不过了。
如果说负面缠身的2005、2006年,谷歌是“No news is good news”,那现在,轻装上阵的谷歌中国需要面临一个新的阶段:如何在中国开疆拓土,唱响“谷物丰收之歌”。
李开复4年前带领团队为Google起了个“谷歌”的名字,但带领谷歌面对今天的挑战的最合适人选已经不是他了。正如他自己所说,今年48岁的李开复,最重要的角色已经是“老师”。你必须看到李开复是一个明星般的偶像,更是一个聪明的职业经理人。这决定了他会如鸟儿珍惜羽翼般珍惜自己的名声,也决定了他会像所有职业经理人一样,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离开──要在每个职业生涯的抛物线开始下行的时候,迅速找到另一个抛物线的起点。
不管怎么说,李开复的离职并不能算是意外。在明年,李开复在谷歌第四年的合约即将到期,而过去几个月之中双方竟然一直没有续约,而外界从距离合同还有半年但是没有公布续约这一点上,早就应该嗅出李开复离职的气息。至于李开复拒绝了天价股票挽留的段子,可以被看作谷歌送给李开复最后的“临别赠礼”──毕竟这对明星经理人保持光辉形象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而李开复也可以放心去追逐自己大学、苹果、微软、谷歌之后的第五个人生定位,在职业生涯中开始另一个新起点。果然,他从“心灵的导师”变成“创业资本的导师”,做了一位天使投资人。
搜索引擎的偶像时代早已终结
那么谷歌中国未来需要的是什么样的领导者?事实上,搜索引擎是一个同时面对B和C的特殊行业。对于搜索引擎使用者(C)来说,明星般的代言人当然对提升品牌作用显著,但是对于给搜索引擎投钱的商人们(B)来说,搜索引擎营销投入的回报率越高,或者简单点儿说就是跟着哪个搜索引擎能赚更多钱,这才是最让他们感兴趣的。
谷歌在中国已经过了构建品牌形象的阶段──如今是G粉(谷歌粉丝)的早就是了!而谷歌在中国真正面对的挑战是如何构建一个更有效的“商业生态圈”以带动更多的B们认同获得实实在在的、甚至金光闪闪的商业影响力,而不是那些阳春白雪风花雪月的所谓文化气质。
显然,谷歌对此早已经有所感觉。2008年1月7日,谷歌邀请原SK电讯中国区首席执行官兼总裁刘允加盟,任谷歌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业务总经理。有相关人士对《商业价值》杂志坦陈,刘允直接负责的重要一部分,正是谷歌在中国的Adsense和Adwords销售、服务业务,这是谷歌最主要的收入来源。2008年年中开始,刘允主持了规模庞大的谷歌Adsense和Adwords的中国推广活动,而在2009年,谷歌更是将中国作为其业务产品界面升级的首要区域之一。
有人评价身材高大、皮肤黝黑的刘允与李开复拥有着全然不同的气质。在以前接受采访时,刘允曾经向记者表示,未来将在中国进行“新营销”的持续发力,“在这个完全不同于美国、潜力很大但信息化程度相对较低的市场,不排除进行一些更深耕细作的本地化营销尝试”。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谷歌必须注意到单纯的“商业生态圈”推进还是需要技术和产品的强力支撑。目前,谷歌中国还需要切实能在产品和技术上,构建对客户的更强大影响力。
对谷歌来说,进入在中国发展的第二个大阶段,需要的是实际操盘手和严谨的执行体系,这正是谷歌中国采用分权管理模式的原因。
与此同时,谷歌正在有意识地把自己变得低调和务实一些。在接受《商业价值》采访时,刘允和杨文洛都显得比较低调,尤其是技术出身的杨文洛,只有在谈到他的主业——垂直搜索时,才露出较为兴奋的表情。
9月7日,谷歌新管理团队的亮相与“赢在谷歌 5000万激励中小企业营销”的推广活动同时发布,刘允与其下负责客服、渠道等营销体系的4员干将登场,这一完整的队伍让人看到了谷歌中国下一阶段拓展市场的决心。值得一提的是,刘允特意将以前谷歌欧洲的客服中心负责人“抢”到了中国,并强调将在渠道拓展上进行新一轮的建设。
“实际上在前几年,谷歌中国的营收一直高于搜索引擎市场的平均水平。”刘允表示,“谷歌总部一直非常重视中国市场。作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搜索引擎平台,我们发现在全球买家购买决策过程当中,有77%的B2B用户在谷歌的搜索引擎上搜索信息,这是全球最大的搜索平台所起到的一个非常独特的作用。在未来,谷歌中国将会努力获得更快的速度,帮助更多中小企业在全球市场获得成功。”
回复
使用道具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悔悟卡
匿名卡
显身卡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跟贴 Reply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匿名人士
关注
主题数
搜狐真流氓,竟然强奸了我的邮箱
阅读 129524
【李彦宏】美国:唯一不变的是变化
阅读 96112
转视觉中国采访 ---“提出新的解决方式”
阅读 82298
发布新话题
小帖士
如果你不是特别对他的每一句话感兴趣,不要随意用"关注"人的功能,因为关注以后,他的所有发帖回帖都会以通知的方式提醒你的!
统计信息
会员数: 4661 个
话题数: 8710 篇
巅峰数: 8 人
首页
分类
活动
合作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