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城市之间
聚贤庄
生活派
电商小报
猿氏物语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成为会员
只需一步, 快速开始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新首页
Portal
观海听潮
创业沙龙
酷站
科技资讯
关于我们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活动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动态
记录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快活林
›
IT业界
›
分析:iPod ——“中国制造”的背后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选中
篇:
置顶
|
分析:iPod ——“中国制造”的背后
[ 复制链接 ]
匿名人士
发表于 2009-12-31 21:28:28
过去一个月,中国政府发起了一轮电视广告攻势,以提升“中国制造”商品的国际形象。其中一个镜头聚焦在了一台苹果(Apple)的iPod上,它背面标有这样的字样:“中国制造,软件来自硅谷”。
有不少事物都可以作为过去十年中国经济突飞猛进的标志:日益膨胀、目前已超过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在遥远国度源源不断的能源投资,或者杭州湾的世界最长跨海大桥。但从许多方面来说,iPod是最合适的象征,它既体现了中国迄今取得的巨大进步,也寓意着中国今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自2000年以来,中国已从为全球生产大量低端产品(如袜子和打火机),逐渐转变为生产最具技术含量、注重设计的消费类电子产品。
苹果外包给中国的iPod的生产,许多工序都是在台湾公司鸿海集团(Hon Hai)位于深圳的工厂完成的。该公司同时使用富士康(Foxconn)商标。
规模宏伟的鸿海工厂,彰显了中国许多方面的实力。鸿海工厂至少雇有20万名工人,同时大量生产索尼(Sony)的 PlayStations游戏机和诺基亚(Nokia)手机。要建设这样一条生产线,需要同时具备基础设施、物流和训练有素的工人等要素。在这方面,没有一个发展中国家比得上中国。
然而,iPod也突显出了中国经济的局限。加州大学欧文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Irvine)的研究人员对哪些国家能从iPod的生产中获得经济价值进行了一番分析。他们的结论是:中国从中只获得了5%的经济价值,其余大部分价值由设计人员、零售商以及尖端部件供应商获取。
此项研究说明了中国面临的任务:创建更多在价值链上的位置高于代工生产的企业,并提高中国工人的消费能力。这一群人尚未从中国的经济繁荣中获益。
译者/何黎
回复
使用道具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悔悟卡
匿名卡
显身卡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跟贴 Reply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匿名人士
关注
主题数
搜狐真流氓,竟然强奸了我的邮箱
阅读 129423
【李彦宏】美国:唯一不变的是变化
阅读 96112
转视觉中国采访 ---“提出新的解决方式”
阅读 82298
发布新话题
小帖士
如果你不是特别对他的每一句话感兴趣,不要随意用"关注"人的功能,因为关注以后,他的所有发帖回帖都会以通知的方式提醒你的!
统计信息
会员数: 4661 个
话题数: 8710 篇
巅峰数: 8 人
首页
分类
活动
合作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