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城市之间
聚贤庄
生活派
电商小报
猿氏物语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成为会员
只需一步, 快速开始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新首页
Portal
观海听潮
创业沙龙
酷站
科技资讯
关于我们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活动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动态
记录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快活林
›
IT业界
›
经济学人:美国技术创新力或正失去优势 ...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经济学人:美国技术创新力或正失去优势
[ 复制链接 ]
西瓜学院
2012-10-16 10:12:56
腾讯科技讯(中涛)北京时间10月15日消息,最新一期的英国财经杂志《经济学人》印刷版刊登分析文章,阐述了美国为何不允许自身技术创新落后于其他国家的理由,以及该国政府就此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以下为文章全文:
美国公众一直将自己国家视为创新巨头,这种看法并不令人感到奇怪。全球最聪明的科学家们正在美国各所大学中竞相开展科学研究,该国充满活力的企业家们希望迁居硅谷,并说服精明的消费者购买最新款iPad平板电脑及其他软件程序。俄罗斯人声称要打造自己国家的硅谷,其名称为“Skolkovo”。你可以想像一下,美国人在谈论如何打造一个美国Skolkovo时,他们曾经如何在技术创新游戏中彻底击败了其前竞争对手。
然而美国的技术创新领先优势却在迅速消失。在很多产业领域,美国已经陷入技术创新的困境。在《创新经济学》(Innovation Economics)一书中,该书两名作者、来自华盛顿市信息技术和创新基金会的罗伯特·阿特金森(Robert Atkinson)和史蒂芬·埃泽尔(Stephen Ezell)对这种现象进行了详细描述,并指出了发生这种现象的幕后原因。
这两名作者声称,美国已经没有从事技术创新的愿望——至少已失去了进行产品创新的一些基本原则;与此同时,其他国家却加强了这种创新愿望。在加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国家中,美国在GPD(国内生产总值)用于研发资金的比率排名为第8位(2.8%),居于以色列(4.3%)和芬兰(4%)等国家后面。
2009年期间,在美国获批专利数量最多的前十大企业中,仅3家总部位于美国本土。美国公司将研发中心迁往全球新兴市场。与此同时,这些新兴市场的本土公司也在组建自家研发中心。如此一来,上海以拥有众多大学和研究机构而自豪(这些研究机构创建者有的属于美国公司,也有大量属于中国公司)。而美国新泽西州塔伦顿(Trenton)市,则到处是停工的工厂,当地治安情况很差。
《创新经济学》的两名作者认为,对于上述现象,美国政府可谓茫然无知。阿特金森和埃泽尔认为,英国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经历了全球影响力下滑的时期,如果不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美国也将走上英国当年的道路。
这两名作者声称,美国政府允许公众从事附加值更高的活动,但大量产业工人的失业,最终将使技术创新失去其基础温床。美国政府必须创建一个充满竞争的整体技术创新环境,才能避免走上英国当年的老路。
当然,我们也有太多的理由来反对该书作者所得出结论。这两名作为过分纠结于相应创新政策,且匆忙得出诸如新加坡、丹麦等小国家应当为美国等大国打工的结论。尽管美国技术创新机制近来曾遭受打击,但美国各州、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所进行的种种实践,其实际作用仍远比华盛顿政府制定的任何技术创新政策都更有效。
尽管如此,《创新经济学》仍不失为一本很有参考价值的书籍。该书作者发出提醒,美国在不少产业领域的优势下降程度,远高于普通美国公众的想像。这两名作者还认为,古典经济学家并不了解这样的事实:技术创新其实是系统工程,单一公司并无法承担这种使命,且这种生态系统也非常脆弱。美国再也无法继续保持在20世纪下半叶所占据的相同优势。但更为明智的技术创新政策,却能使美国从全球多元化崛起中获取更多利润,而不是让美国企业遭受打击以及美国公众的生活水准得以下降。
该贴已经同步到
西瓜学院的微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跟贴 Reply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西瓜学院
关注
主题数66
人人都活在个人品牌化的时代
阅读 12572
李开复名言
阅读 11257
广告创意理论(3):水平思考法
阅读 9595
发布新话题
小帖士
如果你不是特别对他的每一句话感兴趣,不要随意用"关注"人的功能,因为关注以后,他的所有发帖回帖都会以通知的方式提醒你的!
统计信息
会员数: 4661 个
话题数: 8710 篇
巅峰数: 8 人
首页
分类
活动
合作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