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城市之间
聚贤庄
生活派
电商小报
猿氏物语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成为会员
只需一步, 快速开始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新首页
Portal
观海听潮
创业沙龙
酷站
科技资讯
关于我们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活动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动态
记录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快活林
›
酷科技-智能硬件
›
360频爆隐私问题 网友担心或酿中国棱镜门 ...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360频爆隐私问题 网友担心或酿中国棱镜门
[ 复制链接 ]
仔猪侠归来
2013-6-19 18:54:2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中国新闻网
正当美国“棱镜”风波正愈演愈烈之时,一场有关互联网安全和用户隐私的会议日前在厦门举行。根据德国信息政策和战略专家托马斯?哈特博士提供的数据,75%的欧洲网民希望能够删除个人信息,72%的欧洲人关心他们是否泄露了过多的个人信息。
那么,美国棱镜事件将带给中国网民什么启示?能否成为一面衡量隐私保护的照妖镜?中国网民个人隐私安全保护现状如何?中国信息协会信息安全委员会以此为焦点,举行了一场题为《互联网安全服务标准规范研讨会》的闭门会议。就在该会议前一天,受国务院国新办委托,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召开互联网立法问题专家座谈会,就我国互联网立法目前面临的问题、互联网立法原则、互联网立法体系基本结构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会上透露,包括个人信息保护、网络安全的五年立法规划有望很快推出。
有关互联网安全立法,全球都在探索。中国本土热闹的奇虎360与腾讯大战,引发了国内有关反垄断竞争、侵犯用户隐私等的讨论,实际上类似的案例一度在欧洲上演。
德国信息政策和战略专家托马斯?哈特博士举了这样一个案例:一欧盟软件公司A,提供免费的浏览器(60%市场占有率)、免费的反病毒软件(80%市场占有率)和搜索引擎(15%市场占有率),这家公司被指责:卸载困难;反病毒软件阻止用户安装其他浏览器,并阻止用户使用竞争对手的即时通讯软件;提取个人信息,包括电子邮件、医疗记录、财务信息和密码,并传输到公司服务器上等。另一搜索引擎公司B,同时提供反病毒软件和浏览器产品,指控A公开传播恶意软件并过度提取用户数据等。
托马斯?哈特博士说,对于上述纠纷,从欧盟的法律来看需要判断:1、是否涉及不正当竞争,关系的因素很多,但确定的是,无论在什么商业环境中,只要在安全诉求中存在过度冒险行为,就被认为是不正当商业竞争;2、是否滥用市场地位,其核心在于一个公司是否控制了产品的价格、质量或相关市场的其他交易条件等。
由于美国国家安全局“偷窥个人隐私”造成的棱镜事件,也引发了国内网友的吐槽,而在中国安全软件领域占据不小市场份额的奇虎360,曾频频被曝出收集、泄露隐私问题,也有网友担心或将酿成中国棱镜门。“如果你已经忘记了3年前的使用过的登录密码,或许翻翻360的后台记录,就可以重新找到”。IBM大中华区云计算服务首席安全顾问万涛在会上表示,在当前的大数据时代,任何政府都面临互联网安全的挑战,而个人隐私是全球各企业不可轻易触及的敏感红线。美国虽然上世纪70年代有隐私法,但90年代兴起的互联网对其提出挑战,如何在互联网时代保护隐私是这两年才兴起的。在中国,很多互联网用户是“小白”,不关心技术,也不关心个人隐私,任凭企业忽悠,“这样造成的一个直接后果是,社会走偏了,企业的文化很畸形。 ”
区别于美国国家安全局秘密“棱镜”项目中其监听电信巨头威瑞森公司每天上交的数百万用户通话记录那让人提心吊胆的数字,国内也不乏拥有国内数亿月活跃用户却在收集个人隐私的企业。就在之前,360等杀毒软件被曝窃取用户隐私,还有不少企业利用用户cookies进行不法商业活动等,都显示中国在个人隐私意识方面相对薄弱。
虽然,在国内对待这类涉嫌侵犯用户隐私的软件时,大多采取的仅仅是自我拆卸抵制的办法,但在欧洲却已有被判滥用市场地位的案例。由于企业擅自提取包括电子邮件、医疗记录、财务信息和密码,并传输到公司服务器上等个人信息,一欧盟软件公司已经受到法律的指控。这使得这些涉嫌侵犯用户隐私的软件比起正常经营的软件同行来说,面临来自社会各界的更高运营压力。他们也因自己行为的出轨,受到应有的严厉制裁。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证据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品新博士说,业内对于360等杀毒软件公司收集用户信息是否违法,存在较大的争议。一种看法认为,只要是收集与杀毒无关的信息,就是违法;另一看法是从数据角度来看,只要不针对单个用户的信息,对当事人、国家不造成伤害,就不算违法。
刘品新博士说,去年年底《关于加强网络信息安全保护的规定》被审议通过,这在互联网安全法律上是个突破,但仍属于小的规定,还存在重视管制、忽视权利的问题。如果用户的隐私和信息安全受到侵犯,还无法通过这一规定获得法律保护,“操作实施性欠缺,这一问题有望在5年立法规划中得到解决。”
无论何种方式制裁或者预防,都显示出侵犯隐私问题已经到了必须解决的地步。在大数据和移动互联时代中,一旦再次容忍类似侵犯隐私的行为出现,那么我们将会被窥视的就不再仅仅是个人上网密码,甚至还包括你的个人行动轨迹、公司机密文件等可能引发大规模犯罪行为的信息泄露事件。而在法律上,除了会有所界定和惩罚之外,还因配合相关执行部门强制对已经涉嫌侵犯个人隐私的厂商进行查处和有力制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跟贴 Reply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仔猪侠归来
关注
主题数18
为什么淘宝卖家依然在抵制360浏览器?
阅读 7921
台湾媒体在大陆遭仿冒 违法陆企攻击对手遮丑闻
阅读 7562
一份被新浪封杀的秘密:3721和360为国家贡献8年!
阅读 7125
发布新话题
小帖士
如果你不是特别对他的每一句话感兴趣,不要随意用"关注"人的功能,因为关注以后,他的所有发帖回帖都会以通知的方式提醒你的!
统计信息
会员数: 4661 个
话题数: 8710 篇
巅峰数: 8 人
首页
分类
活动
合作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