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译言:互联网盗火者

 这家网站聚合了千万小的利他和利己的行为,获得了巨大的公益成果

  截至2008年6月30日,中国的互联网网民已经突破2.53亿,首次超越美国而居世界第一,几乎每5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个网民。这些数字似乎能让中国这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骄傲。然而让中国网民尴尬的是,在互联网这座浩瀚的知识宝库中,英文信息占了80%,在剩下的20%中,法语占其中的大约 5%,汉语信息所占百分比微不足道,至于其中的精华信息,更是少之又少。

  绝大多数中国网民英语水平不足以阅读英文文章,谁能帮他们弥补缺憾?

  2006年,译言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依靠网友的介绍、翻译来把外国媒体的精华文章介绍给读者,这种简单的模式,不像是在做生意,更像是个公益组织。正是因为有众多义务参与者,译言这样一个看起来有些“乌托邦”性质的网站,才能成了如今号称“中文互联网上日更新量最大”的翻译网站。

  由利己聚合而成的利他结果

  张雷、赵嘉敏、赵恺,译言网的3个创始人的经历有些相似,都是上个世纪70年代生人,都是清华大学的毕业生,都有过出国留学的经历,张雷和赵嘉敏是大学同班同学,和赵恺是同一所高中的老同学。

  “我大概从1996年接触互联网,那时在网民中已经算高龄了,因此主要把互联网作为获取信息的工具,少了些娱乐的因素。”张雷说,“这让我感到中文互联网娱乐有余、信息性不足,从而萌生创办译言的想法。”

  另外一个原因,显然是出国留学的经历。在国外,可以接触到更多的媒体以及各种不同的观点。“中文互联网与英文互联网信息的广度、深度有巨大的落差,因此觉得这是一项有意义的事业,也是一个巨大的机会。”

  一个类似的翻译网站叫“经济学人中文版”,创始人杨松的经历可谓殊途同归。从2005年6月开始,杨松因为考研而接触到英国杂志《经济学人》,半年里阅读了几百篇文章,英语获得了不错的分数,于是便把这本“非常非常非常棒的杂志”的PDF版上传到网络,与网友共享,并组织网友一起翻译。用他当时的话来说是:“看一本《经济学人》胜过北师大读书4年。”

  最早的译言是以博客的形式出现,名字叫“言多必得”。从2006年7月开始,张雷3个人开始自己翻译一些东西,发布在博客上。“言多必得”的文章在话题上非常集中,主要是与创业——特别是IT创业——相关的内容,包括互联网技术、风险投资和商业模式。博客上的第一篇译文《做一个天使投资者》,还有赵嘉敏的第一篇译文《白手起家的艺术》,都属此类。

  第一次“跑题”来自于张雷翻译的文章《复发型和扩散型乳腺癌》,张雷的父亲是患淋巴癌去世的,因此,当看到一个网友在网上为患乳腺癌的母亲求助时,他连夜翻译了这篇从互联网上搜索到的文章。后来,他又翻译了《这不是不治之症——简介淋巴癌》,并在译者的话中写道:“淋巴癌在10年前夺走了我最亲爱的父亲。今天,对比一下互联网上中、英文淋巴癌的相关资料,发现中文信息的质量、数量、深度上还有很大差距。这也是我开始做译言的原动力之一。”这篇译文,也成为译言上阅读数和评论数最多的文章之一。

  很快地,有网友申请加入翻译的团队,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博客平台的不够开放逐渐成为掣肘,于是,2006年底,3个人决定,把译言从一个博客改版成网站。

  “其实在做译言之前,我对网络的了解仅限于使用google搜索东西,直到那时,他们要把译言做成一个2.0的网站,我都还弄不懂2.0和1.0有啥区别,为什么BBS就不是2.0呢?”赵嘉敏说。

  网络平台的能量很快显示出来。2006年7月成立初,3人自行操刀内容周更新量约4到5篇;平台开放后至2007年2月,来自用户的日均译文发表数目已达两篇,并且,日独立访问量已突破并稳定在1000以上。内容上,除了创业类、管理类和IT产业之外,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内容也逐渐增加,慢慢形成了如今的大杂烩。

  “web2.0把单个人原本离散的兴趣聚合起来,产生了单个个体不可能产生的价值。”张雷说,“可以说,译言把千千万万小的利他和利己的行为聚合起来,成就了巨大的利他的成果。”

“盗火者”的理想与现实

  “我是译言人,Yeeyanese,这是我自己取的英文词。就像作为Goolge迷的我,在介绍自己时会来上一个Googlese。”现在是厦门大学经济学专业大四学生的董云峰说。虽然是2004年进入大学的,但对于个人成长史而言,“我的大学时代始自2007年。”

  当年4月的一次偶然机会,董云峰通过搜索引擎发现了译言网,“当时只是觉得好玩,因为可以练英语,还能学到新知识,扩展视野。重要的是,将自己觉得有价值的资讯引入中文互联网世界,分享价值,感觉很快乐。”这直接促使他加入了译言人的行列。

  “更为深远和关键的是,通过翻译我对外部世界的了解与理解都发生了质的变化,我对英语的兴趣和热爱也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我开始以英文世界的互联网精华为主要阅读对象,Economist、Business Week、FT、Slate以及New York Times,没有译言的推动,我不可能接触到那么多的优秀文章,跟上全球的新思潮。”

  这与很多网友做翻译的出发点和目的相似,觉得中文互联网上的好文章不多,更多的好东西在于一般人看不到的外文世界,有必要超越语言的障碍来了解这样的一个世界。

  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国内中文信息的开放性不够是一个重要原因。“对比中外媒体,国内媒体更多地是强调‘和’,而西方媒体可能有更多的揭露性和批判性。当然这也与整体的政治气候有关。”译言创始人张雷说。

  鲁迅曾把翻译家比成盗火者——把外界的思想、情感、艺术之火盗来,提供给别人,这是所谓无私的“盗火者”。

  如今中文互联网上的这些“盗火者”,大多80后的年轻人,比如译言,目前有一半的用户是在校学生,互联网在这代人的成长经历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互联网的开放性和共享性也影响到他们的价值取向。“其实愿意分享的网友无处不在,Economist(经济学人)的大多数文章要收费才能阅读,我记得最早是一位在英国的网友提供的账号和密码,后来是大家集资购买的。”经济学人中文版最早的会员之一enclavetj如是说。

[!--page.stats—]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