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营销

扎克伯格:我们如何接管世界

“基于关系的传播”正在从先锋式的创新变成横扫世界的潮流,与此同时,Facebook也开始了改变世界形态的伟大征途。

王琛元|文

10月16日,美国著名创新孵化公司Y Combinator的创业学校会场一片宁静。无数听众聚精会神地注视着讲坛上那个单薄的青年,会场内回荡着他慵懒的声音。

他就是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Facebook CEO、硅谷知名人物,被视为继承比尔·盖茨衣钵的新一代美国偶像。此时,由他个人传奇经历改编的电影《社交网络》(The Social Network)正势如破竹,横扫欧美电影票房。

虽然早已成为全世界瞩目的焦点,但扎克伯格还是那一身他初创Facebook时的装扮:深蓝色T恤、牛仔裤,还有他最爱的阿迪运动鞋。此刻,他双腿并拢、两手放在膝盖上,同Y Combinator创始人之一的杰西卡·利文斯顿(Jessica Livingston)对谈,十足学生模样。

然而,外表看起来学生气的扎克伯格谈起Facebook的未来发展时,则立刻表现出了与其外貌不相称的深谋远虑。在谈到Facebook的国际化进程时, 扎克伯格特别强调了中国,表示Facebook正在花费时间进行研究,确保以合适的战略进入中国这个人口最多的国家,而他本人则每天学习中文课程,花费大 量的时间研究中国文化,希望了解中国的价值观。“中国是一个极端复杂的国家”,扎克伯格如此评价中国,并表示中国市场对于Facebook走向世界意义非 凡——“假如遗漏了这13亿人,还怎么能走向世界?”

别觉得这个年轻人说的话好高骛远。要知道在Facebook草创初期,扎克伯格对伙伴们宣扬最多的是“让我们共同建立持久的文化价值,并且为了从前人手中接管这个世界而全力以赴”。

某种程度上,Facebook对扎克伯格的意义与其说是一个网站、一个生意,还不如说是一场“社会运动”贴切。这个26岁的年轻人的脑子里现在不是技术、不是财富、而是整个世界。而你不得不承认,他也的确正在指引着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方向。

因人性而生的网络

2002年秋,从1995年就开始自学电脑编程的扎克伯格入学哈佛,出人意料地选择心理学作为自己的专业方向。

“我只是坚信,人们最感兴趣的事物其实是人。我相信人们喜欢做那些使自己开心的事情。为了使自己开心,他们需要了解他们身边的世界,了解他们身边的人。”

多年之后,当我们有了时间的纵深,得以去重新理解扎克伯格选择心理学作为自己专业的原因时才发现,扎克伯格本人、以至Facebook后来的一系列历史, 其实都无非是这句话的注解。扎克伯格所宣扬的乃是一种崭新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其一旦与扎克伯格本身所具有的、在软件编程方面的超人天赋结合起来,就迅速迸 发出强大到足以重塑整个互联网乃至整个世界的力量。

扎克伯格所坚持的是一种人性化的、社会学色彩浓厚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而“Facebook”、“社交标签”,包括Facebok上线之后所推出的每一次改进,都无非是这种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具体化。

从扎克伯格大一时搭建网站Facemash时开始,他就表现出对于人性欲望与人际互动的特殊敏感。Facemash是一个供人上传其性感照片的网络平台, 用户可以对其进行评分。“自我展示欲”与“窥视欲”搅动着年轻大学生的心,此网站刚刚上线的几个小时之内就有多达2.2万名用户投票。最终,哈佛校方因 “有伤风化”勒令该网站下线。

2004年2月4日,扎克伯格用10天时间搭建的Facebook上线,处于交友欲望高涨阶段的大学生蜂拥而至,截到2月底,整个哈佛3/4的在校生都在 Facebook注册了账户。与Google的成功是建立在满足海量信息条件下、个体对于特定信息的需求不同,Facebook的成功很大一部分来源于社 会心理学中所谓的“群体压力”。正如2004年在哈佛读大三的学生Olivia Ma在接受《纽约客》杂志采访时所指出的:“我清楚地记得刚开始使用Facebook时那种神秘的激动。因为你知道,中午坐在你餐桌边吃饭的那个家伙,可 能就是前一个晚上在Facebook上捅(Facebook上一种独特的互动方式)过你的人!”

或许是因为对社会心理学的熟稔,扎克伯格坚持Facebook实名制,并严格一个校园一个校园的推广Facebook,从而最大程度地保持了Olivia Ma所指的“神秘的激动”。而这也成为Facebook能够在当时已有的社交网站Friendster以及MySpace中独树一帜的根本原因。

基于关系的传播

如果说在Facebook诞生初期,扎克伯格依然苦苦寻找在互联网世界实践其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现实路径的话,那么Facebook图片功能的推出则意味着实践路径的正式确立。

从某种角度上,整个Facebook的发展史基本上可以被划分为“前图片功能时代”和“后图片功能时代”。在前图片功能时代,扎克伯格出于其对人际互动机 制的特殊敏感,严格捍卫Facebook的实名制,并且以校际的方式有效控制Facebook的扩张速度。因为Facebook的成功,与其选择在封闭密 集的环境内推广关系重大。也正是扎克伯格对于Facebook实名制偏执狂般的执著,使得原本鱼龙混杂的互联网世界第一次出现了内容同现实世界高度接近的 站点。在一个都不知道聊天对象是一个人还是一条狗的信息海洋里,Facebook开辟了崭新的世界。

[!--page.stats—]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