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业界

信息革命的下一步走向哪?

小时候大家都做过这样一个传话游戏,一群人坐成一排,第一个同学会在第二个同学耳边轻轻说一句话,然后第二个同学再将这句话只传给第三个同学,以此类推,直到最后一个同学把他听到的话大声说出来。有趣的是,最后的那位同学所述的话和第一位同学最初的话往往大相径庭了。 这就是所谓的信息损耗。这个过程无时无刻不在发生。随着信息的传递时间增长,中介次数增多,这次的损耗也呈正比地被放大。这种损耗主要体现在信 息的质和量上。简单说,在量上,一则长信息可能会逐渐丢失细节变成一条短消息,相反,一则短消息可能也会被添油加醋进许多不真实的细节后变成一条长消息, 但共同之处在于信息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失真。而在质上,与前一种量上的损耗不同,质的损耗不再仅仅只是信息的失真,更表现在信息的彻底失实,甚至完全与源消 息传送出背道而驰的意思。

从信息记录,传递,表达的角度片面地看一下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在最初,人们没有文字的时候,信息的表达十分困难,主要通过记号,图形的方式,这样的信息 因个体的差异变化多端,不易传播,保存,以及二次理解。再到后来,文字的出现使信息开始有统一的表达形式,这在信息的记录和传播上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点,也 至此出现人类文明可考的起点。但是在这一阶段,信息的记录,传递方式仍然是十分落后的。古代人主要通过纸张记录的方式,而交通工具的落后,要把一个信息传 递出去,比如从海南送往京城的消息,可能要花上数月的时间。在这当中,信息的时效性已经大大折扣,更不用说在驿站的接力过程中纸张损毁的可能性。京城收到 这条消息,做出反应,再发出回馈,又花上几个月的时间。试想,如果这条信息报告的内容是海南的叛变,那么,等皇上看到这则信息时,恐怕那里都已经有另一个 “皇帝”坐在皇位上了。但是这一切,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互联网的出现,发生了比文字的发明更重大的变革,而且这种变革是全方位的。

1.信息记录方式的改变。信息的记录不再仅仅只局限于纸张,电子科技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电子储蓄介质,这种介质体积小,储蓄容量大,易保存携带,电子化后的信息使得它更具有了之前任何一个时代都不可能具有的海量性,可检索性,规模性。

2. 信息传递等待时间趋于零。在互联网上,你发出一条消息,在大洋彼岸的另一个人访问到这条消息,只需要毫秒的时间便可以实现。信息不再因地理受到巨大的隔阂 与滞后性,在拥有物理设施的全球每个角落,人们都可以平等,快速,自由地访问到信息。这种传递过程时间的大大减少,甚至是零等待的间隔使信息的实效性大大 提高,而这就意味着一条信息在传递中价值的损失趋于最小化。

3.信息中介的减少。在古代,一条消息的传递可能就像我们最开始所说的游戏一样,需要经多人转手传达,结果也是类似的,信息被失真甚至失实了。这也是为什 么在当代中介机构中,例如婚介,房介,你需要支付一比不菲的中介费,如果情况更糟些,还可能会被骗。而结果往往发现,你向婚介所提出的要求,和他们为你找 来的那个伴,心理差距相去甚远。虽然互联网并未完全解决信息的不对称性,但由于它的高效便捷,一对多,自主自发的特性,你会发现,现在你想看到萨科齐昨天 在法国发表了什么讲话,不必再像以前一样,通过新华社转载选登路透社的消息节选,再以文字的方式呈现给你,而只需要你在搜索框中键入关键词,你便可以看到 萨科齐的讲话视频。


当然,以上三点只是个人认为最重要的三点,其它诸如信息的细分,检索,协同,闭环等等伴随着互联网进化诞生出的新特性虽然没有在以上一一展开叙述,但它们 也是十分有趣的变化,只是不如以上三点在目前发展阶段所带来的变化深刻。不过无论如何,bang,这就是当代所说的信息革命。

对以上内容再进行进一步的精简,可以这样说,信息革命的第一阶段就在于使信息更加便捷,高效,平等,而且,这一使命已经完成得相当不错了。那么,信息革命的下一步将会是在哪里?

不要急,先来看一些有趣的现象。试试去百度百科中键入蔡依林三个字,你可以看到她的个人信息,影音作品,出版代言等等海量的信息,而且这一切,都是由网友 自发编纂的。可是,你可以在其中找到蔡依林隆胸的任何相关资料吗?no,没有丝毫相关信息。但没有即意味着该事实不成立吗?也不一定,可以发现,由于是网 友的自发编纂,都不同程度地表达了对蔡依林的偏好,而这种偏好,使他们做出了选择性失明的举动。

再来看另外一个例子。众所周知,微软创始人盖茨是有名的慈善家,他声称在自己过世之后的大部分财产都将捐赠而不会保留给子女。这样的行为自然是应该得到肯 定和赞扬的,但这则信息是不完整性的,要知道,盖茨选择将自己的遗产留给他们夫妇名下的基金会,依照美国的遗产税法,便可以免去这一笔巨额税款,而该基金 会的运作仍会交给他的子女来打理。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笔者在这里持任何的怀疑态度,这仅仅是在试图增强信息的全景性,这一点在之后也会有所论及。

好吧,最后一个例子,也是网上广为流传的。有两位县委书记,A君平时兢兢业业,防患于未然,B君平时不务正事,游手好闲。洪水来临时,A君所在的县堤坝稳 固,丝毫无忧,而B君则奋斗在抢险抗灾第一线,拯救那个平时疏于管理维护的岌岌可危的大坝。事后结果很明显,A君默默无闻,官守原职,B君在CCTV上抛 头露脸,不久便升官进迁。

讲完以上三个例子,引发了你的什么思考呢?虽然虚假信息与同暴力,黄色等不良信息自互联网诞生的第一天起就存在,但笔记认为长久以往,虚假信息的危害程度 远远甚于不良信息。这主要发现在人们在接受不良信息时,自我价值体系的判断,筛选仍然在运作,可是长久地侵受虚假信息的毒害,却会完全改变一个人的意识形 态与价值判断取向,这才是可怕之处。虚假信息不仅仅是简单意义上的,例如百度上的虚假医疗广告之类的害财害命的信息,广泛到个体的记录,分享的虚假信息也 同样可怕。例如,在网媒的引导与网民自发地舆论氛围下,似乎所有的强拆者都是可怜的弱势群体。一个土地的价值原来是30万,由于政府的征地,再次开发后土 地的预期价值达到300万后,农民要求的补偿也顺势提升十倍,这合理吗?这是仁者见仁的问题,但关键在于网络将这部分个体如果单纯渲染成对土地感情深,不 愿离开故土,而全无金钱利益的驱动博弈,这样失真的虚假信息导致的煽动性的言论无意间加深了官民之间的仇恨与对立,激剧了社会矛盾的加深。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