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观察

“教育平台第一股”沪江即将登陆港股,它会是个好标的吗?

 

7月3日晚,沪江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向港交所提交招股说明书,此前公司三缄其口的上市事宜终成事实。此次上市若成功推进,沪江将成港股互联网教育平台第一股。然而目前仍被销售费用高昂、亏损攀升、投资眼光不佳、新建平台盈利能力弱等问题缠身的沪江,会是个好标的吗?

 

6年上市梦,沪江为何选择了香港?

 

早在2012年,沪江就曾具备上市条件。对于BBS起家,依靠99%的免费内容和1%付费内容和广告主实现盈利的沪江网来说,在当时能满足苛刻的A股上市条件,是让许多互联网公司羡慕不已的。然而沪江为向互联网模式转型,主动放弃了这次机会。2015年,有消息称上交所即将推出战略新兴板,沪江跃跃欲试,然而在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中,这一提议被删除,沪江的国内上市计划也就此搁浅。

 

选择互联网之路,意味着沪江必须全心投入互联网打法,以烧钱换流量,以研发换未来。根据招股书,2015-2017年,沪江三年营收分别达到1.85亿元、3.4亿元和5.56亿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73.3%,同时三年研发投入占比营收达到49%、48.6%、41.5%。这在业内是相当可怕的数字,已在美股上市的好未来和新东方的研发也不超过营收的5%-15%。

 

 

于沪江而言,高昂的研发支出是在布局远期,然而2015-2017年高达1.80亿元、2.67亿元、3.74亿元的营销及推广支出则让沪江的当下变得艰难。不断攀升的运营成本和研发成本强力推动着沪江的烧钱进程。最近三年,沪江净亏损分别达到2.80亿元、4.22亿元、5.37亿元。虽然亏损幅度不断收窄,但负现金流逐年升高也是事实。

 

由此,在现有条件下,沪江几乎失去未来几年在国内上市的可能,只得转战离大陆市场相对较近,相对美股而言传递故事和理念更为便利的香港市场。

 

2B2C平台尚在襁褓,未来盈利是否可期?

 

目前,沪江的主营业务主要分为两部分,自由品牌课程和2016年10月正式成立的CCtalk。在招股说明书中,沪江着重向监管方介绍了CCtalk的定位和前景。由于搭建自营课程成本偏高且数量有限,沪江希望能打造一个连接从事内容生产教育机构与学生的平台,为双方赋能,以充实目前有限的课程体系。然而,作为招股说明书中占据较长篇幅的重磅业务,CCtalk的表现似乎并不能让人信服沪江的平台生意——2017全年,沪江在CCtalk这一业务上仅获得50万元的收入。

 

 

很显然,沪江对CCtalk期望颇高——其希望借此由在线教育内容及服务提供者正式转型为平台服务提供者,以书写其真正拥有互联网基因的商业故事。然而目前看来,初生的CCtalk并不如沪江所说能够承载如此庞大的梦想。截至2017年底,CCtalk上的挂网课程共77395门,月活用户约300万,各项数据看起来十分亮眼,却依然难掩最终渺小收入的尴尬。换句话讲,与其说CCtalk是沪江转型的跳板和利器,不如说是为上市特地打造的概念和平台,然而其却似乎并没有如沪江所愿迅速成长并交出完美答卷。

 

除此之外,沪江为上市做出的准备还有很多,比如修建在线教育的护城河。

 

根据IT桔子数据,沪江教育名下专注早期教育项目的互桂基金自2015年以来已完成15笔投资,目标公司包括海风教育、首尔教育、大嘴外教、italki、研途教育等,以互联网教育公

司为主,轮次集中于天使轮和A轮,目前已投公司中仅有20%走入下一轮。

 

 

沪江方面曾表示,资本寒冬之下,产业基金的意义逐渐显现,并不单纯追求投资回报,核心价值是共同发展。这昭示了沪江布局教育全产业的雄心,同时也从侧面印证目前投资收益平淡。

 

在研发、营销两个支出大头如大山一般重压且现金流为负的背景下,沪江仍然大手笔地将钱撒在市场上模样类似的在线教育项目上,且不求回报,这也让人十分担忧其上市后的投资策略。

 

但不管怎么说,成立于2001年的沪江承载着创始人对于在线教育的初心和期望,其上市之后的表现,让我们拭目以待。

 

文/谢明

 

编辑/科技逻辑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