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观察

2020年数字经济十大趋势:折射出怎样的时代“万花筒”

“新基建”成为时代的热词,数字化转型早已成为时代的共识性趋势。而在经历了疫情之后,从政府、企业再到每个个人,数字化似乎又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和色彩,或者说我们对数字化转型本身也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围绕当下社会最关心的数字化议题,今年云栖大会上,阿里云与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共同发布了2020数字经济十大趋势。针对这十大趋势,秦朔、许思涛、王元卓等产学研专家也通过思想碰撞去洞察未来,从不同视角让我们感受数字技术下的时代“万花筒”。

1

产品与模式并进:生产力助力基础设施变革

随着人口红利衰退,过去分散割裂的企业经营形态弊端日益凸显。面对产业变革的冲击,很多企业意识到,要谋求更长远的发展,必须向效率要红利,拥抱产业互联网和数字化。

在数字产业方面,“全域数据融合,重构企业的运营模式”这一大的趋势备受关注,具体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产业运作效率:汇总与融合企业内部和外部数据,打破了过去模块分化的数据隔阂问题。

数据打通后的企业变化有多大?秦朔以自己考察过的一家啤酒厂作为案例进行了解读。

过去该啤酒厂原来一天只能生产两种啤酒,在通过数据的驱动和精准的匹配,开展柔性生产方式之后,现在一天可以生产十到二十种。定制啤酒周期从四十天缩短到最短七天,产业互联网和柔性供应链给企业带来更多的效益增值。

2.提高市场洞察力:通过消费市场的数据,了解最真实的市场需求,提高营销的精准度。

供应链越长沟通越难,不仅造成流通成本增多,还会因此对用户需求理解的不准确,从而触发牛鞭效应,更多时候只能根据企业自己的理(臆)解(想)进行活动。如今,通过大数据形成市场和消费者的画像,实现精准洞察,进而达成一种基于数据导向的C2M商业模式。

3.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率:通过提升数据分析处理能力,改变传统经营管理模式。

在这一方面,王元卓提炼的关键词是产治融合,例如精准定位人才引进,从“人找信息”变为“信息找人”。除此之外,通过产业链条的打通,使得企业日常经营效率提高,付款周期更加缩短,货物周转成本加快下降等。

数字化转型知易行难,受困于能力和成本,企业只能从外面借力。

在这一方面,阿里最早提出了“中台战略”,推行“大中台、小前台”的机制,打造出一种“数据+算力+算法”的通用技术平台,通过数据中台、IoT中台、智慧管控平台,助力企业实现从数据运营到数据分析到精准营销的完整链路,实现了“一切业务数据化”的目标。

不难发现,阿里云所提供的不只是一种技术,更像是种复杂的运营资源;不仅是种数据的集合,更是一种能力的释放。即整合公共和通用能力,为分散的个体提供基础设施,提高个体的作战能力。

2

云生态孵化新金融:技术支点撬动场景变革

如今,信息技术的发展正逐步消解社会资源壁垒,开放性成为时代的典型特征。创新性技术如何选择场景、融入场景成为技术落地的关键。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如今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银行和金融体制改革也被更多人重视,成为数字技术落地的最佳场景。就像秦朔说的那样:数字经济时代需要拓展经济的新空间,金融服务对于拉动并实现这部分新空间提供了燃料。

在刚刚发布的2020数字经济十大趋势中,提出了“金融服务融入生活和生产各类场景,从「互联网+」进一步升级”这一新的风向。

金融机构由过去的封闭形态转化为开放、透明、包容、共享的形式,触达形式的改变使得未来银行服务将无处不在。为此,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刘松以煮鸡蛋和鸡蛋饼的比喻来解读这一变化。

过去,金融服务依靠线下银行,业务办理依靠银行柜员,许多中小商户很难获得帮扶。在业务范围和影响力上就像一个煮鸡蛋,封闭、服务有限,无法最大化的释放金融的价值。

但现在不同,“煮鸡蛋”被“摊鸡蛋饼”取代,接触面变大,辐射面积更广。金融机构的数据中心分散到云里,系统运算能力、数据处理能力显著提高。通过云上金融,过去无法服务到的中小商户也可以受益,推动个体理财和贷款的兴起,有利于帮助受疫情影响的中小商户尽快走出困境。

对于个人而言,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可以享受到便捷的金融服务。拉动个人消费,实现以消费形式促进经济增长。

触达形式多元,需要相应数字化框架的多样化和一体化。

因此,原本作为独立版图的蚂蚁金融云,已融入阿里云智能,与后者金融云融为一体。目前,包括蚂蚁移动开发平台mPaaS、金融级分布式架构SOFAStack、企业级分布式关系数据库OceanBase等在内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正通过阿里云新金融统一对外输出,打破了割裂的场景阻碍,促使金融服务广泛融入个人生活和企业生产运营的各种场景当中。

3

数字转型饱和覆盖:基础设施激变助力全链条升级

数字化技术的力量可谓摧枯拉朽,影响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2020云栖数字风云榜十大趋势榜单从数字治理、数字产业、数字生活三个方面进行概括。新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助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帮助政府以及企业把提升握全流程、全场景、全产业链、全样本信息的能力,也让每个人都享受到数字时代的各项红利。

新的数字基础设施需要多种底层技术不断地高效协同,在这一方面就不得不提国内率先发力云计算的阿里。在这波转型浪潮中,阿里云一直充当着行业“摆渡人”的角色。现在阿里云也已经是国际第三、国内第一、亚太第一的云计算厂商。打造出基于云+5G+移动化+IoT的新的数字基础设施,形成面向角色、面向场景、响应需求的解决方案。

数字化升级不是一个割裂的过程,宏观层面已经完成了从点连线,以线组面这样一过程。因此,单一的数字能力输出无法满足实际需要,做好数字化时代的基础设施,既要有足够的工程化的能力,也要有针对不同场景的解决能力。

阿里云输出的能力其实是一种全站式的饱和覆盖,从2018年至今更升级为云智能-技术上有达摩院加持的云、产品上是数据智能的云、商业上是最佳实践的云、生态上是被集成的云。从做深基础、做厚中台、做强生态三个战略方向,为中国各行各业的数智化转型加持和赋能,用创新的思维和技术为客户的全速重构提供助力。

全空间、全流程、全场景的转型趋势,也只有这种跨链条、跨行业、跨地区、跨场景的产业链服务形态,才能打造出真正的高价值数据资源,才能真正实现传统行业的数字化升级。

今天,我们一只脚早已迈过数字化时代的大门。新基建的号角吹响,阿里云作为数字化基础设施,早已铺就好帮助企业通向创新驱动的道路,未来,越来越多的主体也会通过这条路实现突破,数字化也将渗入到不同场景不同产业链中的每个环节当中。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