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观察

跨行创业的海归硕士抓得住慢病管理这片蓝海吗?

作者:王小溪

一个海归硕士跨行创业踏进了慢病管理市场,他能成功吗?

2022年2月28日,港交所官网披露了智云健康科技集团(下称“智云健康”)招股书,摩根士丹利和摩根大通为联席保荐人。

此前,早在2021年8月27日,智云健康曾向港交所递表,不过,该招股书后来显示“失效”,2022年2月再次递交申请。

小标题1:海归硕士跨行创业做慢性病管理

公开资料显示,智云健康专注于中国慢病管理市场,围绕慢性病管理为医院和药店提供医疗产品和SaaS产品,为制药公司提供数字营销服务,为患者提供在线问诊和处方开具服务。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智云健康为中国最大的数字化慢病管理解决方案提供商。招股书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智云健康SaaS产品已经部署在2300多家医院和17.2万家药店,其平台拥有超过8.70万名注册医生以及约2380万注册用户;2021年前三季度,其平台开出约1.05亿张处方。

智云健康的前身可以追溯到2014年12月成立的杭州康晟,创始人为匡明,他是一位海归硕士,并非医疗行业教育背景出身。

匡明可谓名副其实的学霸:

2002年7月获得同济大学电子工程学士学位;

2006年3月获得上海交通大学通信工程硕士学位;

2012年3月获得剑桥大学贾奇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招股书显示,2012年7月至2015年1月,匡明曾在强生公司担任亚太区科技高级战略营销经理;2006年4月至2010年9月,在英特尔中国公司亚太业务发展部担任多个技术职位。

目前,匡明担任智云健康执行董事、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主要负责集团的整体战略规划、业务方向及研发方向。

招股书显示,2014年至2021年,智云健康共获得11轮融资,投资方涵盖阳光人寿保险、周大福、IDG资本等。

工科和商科教育背景的匡明是怎么关注到慢性病的?又是怎么走上创立智云健康这条路的?

匡明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其在剑桥大学就读期间曾被安排进一家医院实习,注意到患者到达医院前医生已经了解到患者的体征数据,医生在见面后像聊家常般轻松愉快地完成了诊疗并对用药方案进行了调整。

医生是如何又快又好地完成诊疗,这引起了匡明的好奇。后来,经过学习后他才明白,病人所患的为慢性病,慢性病治疗的关键是了解病人习惯,而医生之所以能进行精准诊断是因为对患者足够了解,而这也是治疗慢性病的关键。

受到启发的匡明心中埋下了打造中国式慢病管理的种子,从剑桥毕业后,匡明开始着手创立智云健康。

经过7年的发展,智云健康走到了港交所的大门前。

长期亏损 竞争对手来自多领域

主营业务为慢病管理的智云健康,收入主要来自为医院和药店提供医疗用品和SaaS产品,为制药公司提供数字化营销服务,为患者提供在线问诊和处方开具。

智云健康通过为医疗价值链上的所有主要参与者,包括医院、药店、制药公司、患者和医生提供解决方案,期望引领中国数字化慢性病管理市场。

不过,“理想很丰满 现实很骨感”。

招股书显示,智云健康一直处于亏损状态。2018-2020年及2021年前三季度,智云健康的收入分别为2.50亿元、5.24亿元、8.39亿元、12.03亿元;公司权益股东亏损分别为1.40亿元、5.57亿元、28.67亿元、37.11亿元。

与此同时,在提供服务的过程当中,智云健康采取了以医院为先的战略,这直接导致为医院提供的解决方案收入占比超过七成。

在提供服务的过程当中,由于慢性病患者需要持续医疗护理和大致方向的处方,这就同时需要院内和院外服务,然而由于中国的医疗服务仍然集中在公立医院,因此,智云健康只好采取了以医院为先战略,为院内院外的患者提供慢病管理体验。智云健康院内解决方案业务具体包括销售医院医疗用品、医院SaaS、数字营销。智云健康SaaS付费医院由2020年末的184家减少至2021年9月30日的116家,相关收入也由2266万元减少至1378.6万元。

招股书显示, 2021年前三季度,智云健康来自院内解决方案的收入为8.72亿元,占总收入的72.5%,而2019年这一占比为33.8%。

针对SaaS付费医院数量及收入下滑原因,智云健康表示,鉴于软件产品的公共及福利性质,中国公立医院通常难以批准巨额预算,安装医院SaaS并非是其收入的直接贡献者。其致力于通过销售医院用品及提供营销服务驱动商业化。

换句话说,医院SaaS起到了帮助智云健康吸引客户的作用,但需求不具有持续性。智云健康拟将为SaaS业务付费的医院转化为向其采购医院用品的客户,以获得更多的收入。

事实上,智云健康早已进行了实操。招股书显示,截至2021年9月30日,该公司已成功将2021年前三季度内停止向其医院SaaS付费的82家医院中的25家转换为直接或间接向其购买医院用品的客户,转换率约为30%。

与此同时,智云健康慢性病诊疗业务也曾出现过调整的情况,2019年曾出现付费个人用户数量下滑的情况。

2018年末起,智云健康开始从原来的向个人用户直接销售药品转向扩大第三方线上药品的销售,并在2020年推出高端会员服务。

在转型的阵痛期,由于智云健康逐渐停止产品的直接销售,付费个人用户由2018年的43.18万人减少90.8%至2019年的3.97万人。不过,用户在2019年出现反弹并逐步增长至2021年9月30日的59.21万人。

中国慢病管理市场竞争激烈,智云健康面临的竞争压力也较大,智云健康所提供的全面的数字医疗营销服务特征与市场上的互联网医院、医药电子商务平台、数字医师平台等存在业务的重合,这也意味着智云健康的竞争对手来自各个领域:

互联网医院方面的竞争对手就有平安好医生、好大夫等;

医药电子商务平台包括京东健康、阿里健康、叮当快药等;

数字医师平台的参与者包括医脉通、丁香园、梅斯医学等。

智云健康如何与这类专注于一个领域的公司竞争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除此之外,智云健康的相关业务还存在着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

以互联网问诊及处方开具服务为例,国家卫建委2018年7月17日颁布的《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规定,互联网问诊及处方开具服务只有在确认患者已在实体医疗机构确诊为一种或多种此类常见病、慢性病后,才能提供复诊服务。

智云健康能否在港交所成功上市,如愿成为慢病管理第一股?

(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