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观察

火锅圈上演CP之争 天价土豆成为社会话题

作者随卞

众所周知,“淮南为橘,淮北为枳”。

在不同的消费场景,不同的成长环境下,很多事物都会呈现出不同的结局。

比如,20年前,一根冰棍只有5分钱,一毛钱,这是很多70后、80后的记忆,也是他们的小快乐。

而到了90后,1块钱、5块钱的雪糕层出不穷,甚至20元、30元的哈根达斯、钟薛高也是应运而生,大家对此都习以为常。

尤其是2023年,经历过疫情的挫折,在供应链及物流、人工成本等多重因素影响下,矿泉水涨价了、奶茶涨价了,土豆也开始涨价了——2023年2月24日,即便深陷“18元5片土豆”舆论风波,然而巴奴毛肚火锅创始人杜中兵2月24日晚间再度就此事发声:“巴奴暂时不考虑降价,并将持续为顾客创造有价值的产品”。

原来,近日,据众多媒体报道,西安一消费者在赛格商场巴奴火锅毛肚店就餐时,发现自己花费18元点的土豆,端上来的却只有5片。据视频显示,该女士下单的土豆片厚度中等,5片加起来约半个土豆大小,随后,“火锅店18元一份土豆就5片”的相关话题词一度霸屏热搜榜,关于“5片土豆值不值18元”的讨论不绝于耳。

一时高价土豆成为话题。

土豆的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对于很多餐饮人来说,2022年是一个难忘的记忆。

在疫情的反复影响下,众多餐饮行业的参与者选择退出这个行业——天眼查数据显示,截止2022年11月28日,全国已经有近50家餐饮企业注册吊销。

在疫情影响下,明星餐饮集体退潮,与此同时,热钱开始集体逃离餐饮。

在焦虑、迷茫当中,苦苦挣扎的很多餐饮人终于迎来了疫情结束,在经济复苏的道路上迎难而上,只是,他们没有预料到,疫情后的餐饮经营也并非那么“如意”。

原来,自从2023年春节过后,餐饮行业最为依赖的食材行业迎来新一轮的涨价——2023年1月,进口巴沙鱼开始一路看涨,紧接着鮰鱼涨价40%、鲈鱼上涨了34%,这使得烤鱼和火锅鱼类的商家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据国家统计局发布,2023年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1%。其中,食品价格上涨6.2%。

在2022年,伴随着注入石油等原材料成本的上涨,进入2023年一季度后,这些原材料成本压力又传导到了下游,出现了以怡宝、雀巢、可口可乐等新一轮涨价潮。

与此同时,在疫情的影响下,除了原材料之外,包括运输成本、速冻成本等等,整个餐饮的产业链集体上涨——高食材、高人工、高房租向来被称作线下餐饮经营的“三座大山”,同时也是餐饮经营的主要成本,比如,GPLP犀牛财经梳理多家餐饮企业发布的财报及涨价声明发现,他们大多将涨价原因指向成本,即原材料、运输、劳动力等成本不断上涨,导致企业利润受到严重挤压,只能通过提升产品价格,缓解成本上涨带来的压力。

与此同时,“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在食品安全问题不断爆发的当下,寻找安排可靠的食材包括餐饮品牌成为当下人的共识——2022年,无论是阿宽食品还是双汇生产车间乱象被曝光、“麦趣尔纯牛奶检出丙二醇”事件等食品安全问题被受关注,甚至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曾强调,食品安全没有“零风险”,但对食品安全领域的任何违法违规行为,必须坚持“零容忍”。

而要保证绝对的食品安全,就需要企业从源头甚至供应链的角度加大食品安全的投入,在此背景下,其成本也势必上升,因此,其价格自然包含了相关成本。

而此次事件当中的巴奴火锅正是如此坚持了一家企业——公开资料显示,巴奴火锅成立于2001年,坚持产品主义,集加工车间、仓储物流、底料研发及加工为一体的餐饮连锁企业,它们希望永真材实料、健康美味的产品赢得顾客认可。

其土豆的研发、种植以及物流、加工车间都与其他企业不同,比如,巴奴土豆为有机土豆,是经过研发人员精心研发及培育的结果,这与很多人想象的一个人种植几亩地的土豆完全不同。

在经济学当中,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而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量的多少取决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单独一个商品来看,它凝结有多少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呢?即它含有多少价值量呢?

从土豆本身来说,不同品种、不同种植方式、不同消费场景的土豆价格的确不一样,因此,其产品成本与与价值的认知也需要重视——如果单纯用价格去看一件商品而不是从价格与价值相结合的角度来看其价格则有失偏驳,如果类比奢侈品与豪车,为何其价格会有天壤之别,那么这些人为啥不质疑奢侈品及豪车的价值与价格呢?难道土豆就一定代表低价吗?有机土豆就不能涨价或者脱离正常土豆的价格吗?

或许在二线、三线城市,网友感觉这个价格有点高,然而,如果对比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与三线城市的收入来讲,其实,这个价格在一线城市、二线城市算是一个相对合理的价格,而且,据有媒体测评,在火锅行业内,巴奴火锅的土豆价格并没有超出行业水平,其业内价格对比的结果为:500克土豆价格分别为海底捞32.15元,巴奴33.76元,湊凑32.19元,相差只有1块钱,为啥只有巴奴被拉出来骂呢?

“殊途同归”   残酷的商业竞争下受益的是消费者

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想吃好的而又不贵的,另外还能保证食品安全的,这是所有人的消费愿望。

其实不光是吃的、喝的,还有我们日常使用的各种物品,大家的消费愿望就是东西既能实用而又价格实惠。

然而,从结果来看,这个消费逻辑成立吗?

答案都是否定的,俗话说“一分钱一分货 多花钱买不错”,如果只是贪图便宜,相信其买到的不是假货就是质量存在一定问题——在农产品领域这个逻辑也同样如此,或许很难有人将农产品与品质消费结合在一起,但是其实,农产品的消费升级正在进行当中,截至2022年,中国农产品消费升级才开启了不到十年,但是这种改变其实都是迅猛而值得期待的。

在过去,农产品无法走向全国是默认的共识,原因无他,绝大多数农产品属于非标产品,所以品质起伏相当大;

而现在,在物流改变以及研发种类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农产品慢慢实现了品质升级,其营养价值逐步被社会所公认,这使其品质逐步得到保证。

就是这个消费变化在餐饮领域诞生了两个巨头:

一个是依靠服务赚取超额收益的海底捞,通过服务,海底捞扶摇直上,当然价格也是“步步高”。

2023年2月23日晚间,“海底捞禁止自带菜”的消息登上热搜。北京青年报记者从海底捞方面证实此事属实。据海底捞客服表示,“店铺是可以自带酒水、饮品的,但出于食材管理和用餐安全考虑,是谢绝自带食材的。”有消息称,因顾客自带食材的数量和品类太多,已经大大超出海底捞对食品安全的可控范围,所以不再提倡自带食材进店消费。

另外一个就是产品制胜的巴奴火锅,通过保证产品品质的高端原材料,巴奴火锅成为很多追求消费升级的人的“选择”——无论是到锡林郭勒大草原抢购羊肉;还是在海拔2500-2800米的羌寨采收大红袍花椒;又或者三峡腹地的土家梯田摘取头茬石红辣椒……巴奴火锅的原料都足够品质,其原产地更是足够放心,对此,巴奴火锅创始人杜中兵的终极目标是巴奴所有菜品中不含添加剂(包括熟食和预加工产品)。

在做消费者放心的餐饮方面,巴奴火锅也是不遗余力,其努力通过选上好的食材、顶级的装修、提供专业的火锅专家服务为消费者带来品质餐饮——在装修过程当中,甚至因为对装修有一处不满足,巴奴火锅创始人曾推翻已投入50万元的装修进程重来,而在就餐过程当中,消费者还可以享受不降品质的菌汤不断续汤,鲜嫩多汁的羊肉,口感相当脆的毛肚……。

依靠用心服务及绝对的品质,巴奴火锅也成为火锅行业的另一个巨头。

然而“同行是冤家”,海底捞和巴奴,被业内看成了“CP”:

据媒体公开报道,2022年3月27日深夜,北京悠唐广场已经闭店,突然4层响起了音乐声,是《黄玫瑰》。这是巴奴毛肚火锅店在开例会,这次例会的会议纪要以《店长日记》的形式发到了群里,当然,分享的人搞错了,发到了顾客群,而不是员工群,还@了所有人。

据泄露出来的截图显示,这位被叫做鹏哥的店长说,悠唐广场一公里内,已经接连三家海底捞倒闭或关店,“目前只有我们悠唐店楼上一家海底捞,我们要守住人气比海底捞火爆的优势,持续碾压!”

在《店长日记》中,海底捞是出现频次最高的词汇。

此外,在鹏哥《店长日记》中还提到,南京金鹰的巴奴店里,海底捞天天派人去“各种找事儿,还拿称去称菜。”鹏哥也发现,这两天,楼上的海底捞经常下来看巴奴的等位情况。 “竞争多么激烈啊!”。

二者的火锅之争似乎已经沸腾起来,甚至被媒体定义为“巴奴店长大战海底捞”。

不过,所有的一切在巴奴毛肚火锅创始人杜中兵看来,两者的身量并不对等,“就像一只牛面对一头巨象!”

与此同时,杜中兵也中肯的表示:如果没有巴奴,海底捞方方面面都可能懈怠,一家独大慢慢会老化,有了巴奴这个挑战者,它一下就会变得紧张、变得敏感。

或许在餐饮行业,如果说海底捞是过去20年人们需要餐饮服务的一个代表的话,那么巴奴火锅则是中国过去十年消费升级的一个代表,二者虽然商业竞争残酷而又现实,然而二者无论怎么竞争,其实,受益的最终都是消费者,既享受了高端餐饮服务,又享受到了品质餐饮消费。

因为竞争永远是行业前进的推动者。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