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看到群核科技即将去香港上市的新闻,倪叔感慨万千。
要知道四年前我曾受邀赴美敲钟,那时候群核科技意气风发,酷家乐的设计师梦想叙事令人浮想联翩。仅仅一周之后,受滴滴事件影响,赴美之旅终止。很多人都感到很惋惜,但后来倪叔和群核科技的朋友聊起来倒是觉得也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用大白话来说:好饭不怕晚,好酒好肉都不是赶出来的而是熬出来的。
又“熬”了四年,创办群核科技的几位朋友熬到了真正的醇香时刻:2025中国科技大爆发。这一次,不只是设计师们的梦想要成真了,一个全新的空间叙事也即将披上华服。在媒体的渲染中,这是“杭州科技六小龙”里首个IPO的公司。而在倪叔看来,背后有诸多细节更值得在此刻铭记。
1
关于四年前的“误读”
就在传出群核科技即将赴港上市的消息之后,坊间有多种声音,有人充满了期待,感慨终于等到你,还有人则炒起了冷饭,认为四年前群核科技之所以从美股撤回是因为对自身实力的不确定。
在我看来这是对群核科技的误读。
2021年,群核科技在仅有两周就要赴美敲钟的关键时刻踩下了刹车。回顾当时的背景,实质是受到滴滴事件影响,国内整体修改国内企业赴海外上市的审批流程,导致群核活活错过了资本市场窗口。
倪叔作为身在杭州并且关注群核科技多年、2021年就受邀赴美敲钟的“贴身”观察者,深知群核科技这家公司的基因与前景——几位核心创始人出身浙大清华赴美留学,都有海外工作创业的背景,在很多全球知名科技大厂浸淫时日,这也注定这家科技公司带有明显的高科技色彩,骨子里带着“睁开眼看世界”的意味。最初的创业构想也是非常务实且精细的切入点,并没有很多人想象中的那种宏大叙事,仅仅是希望通过技术手段让家居设计师更自由、更规模化地将自己的家居设计灵感与更多普通消费者快捷、低成本地连接起来,就是这样一个微小的起步,却意外地切中了全球科技叙事的风口。
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四年前的那脚刹车与其说是对自身的不确定,倒不如说是对于整个资本环境、国际局势的清醒认知。之后几年果不其然出现了美股的中概股估值雪崩,很多科技公司在国内做得风生水起,可是在美股却得不到基本的正视与尊重。其中的原因不言自明,那是一个“遏制”为主题的时代。
介于此,群核科技果断主动撤回了唾手而得的美股上市,他们要等待一个更确定的时间节点。选择在美股上市实际上是让外国资本分享收益。而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选择回归港股,甚至弃美赴港。群核科技主动撤回美股IPO,转向港股,如今看来这是一步好棋。
2
群核科技配得上期待
对于科技企业而言,四年间风云际会,发生了太多太多令人意想不到的变化,而最大的变化是中美科技竞争的形势在2025年出现了巨大的扭转。群核科技的叙事也进一步茁壮起来了,他们从酷家乐发展出了一个更有想象空间的“空间叙事”,这是关于未来的方向;而在现实角度,则与DeepSeek在某些方面有着神似的逻辑:可以用更低的成本将科技大爆发的成果惠及更多普通人。
这或许是群核科技不为外人所知的、真正打动人心的价值所在。
群核科技既然是“六小龙”,那么它的诞生就起始于“小小龙”,如前所述是一个很微小的切入口,是后来慢慢地长出了更加迷人的羽翼神采。
2011年,群核科技在杭州注册成立,作为一家以人工智能(AI)技术和专用图形处理单元(GPU)集群为底座的空间智能企业,以独特视角切入新世界,通过技术手段让家居设计师更自由、更规模化地将自己的家居设计灵感与更多普通消费者快捷、低成本地连接起来,消费者可以通过手机随时看到自己的家能被设计成什么样子,设计师也能实时改动以适配消费者的诉求,很显然,这是一个非常务实的商业理想。
而在过去这些年,群核科技沿着这条路线,通过技术沉淀构建了一套物理正确的世界模拟器,并持续将之运用在室内空间场景下的实时渲染、工业生产制造,以及虚拟物理世界训练等场景中——这正是切中今日“空间智能”科技风口的“异人脉象”,但正如科技自身的发展遵循着某些规律,群核科技也是一步步顺其自然走出来的,而非一夜之间拍脑袋想出了这种绝妙的点子。
简单来说,群核科技的这条路是这样的——因为3D云设计的优势,酷家乐开始爆火。而后推出的国际化品牌Coohom,覆盖了全球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前后端一体化打通,助力工业4.0数字化转型,成为定制产业的数字化基建。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3D模型和空间设计方案,恰逢具身智能行业的兴起,具备物理正确的空间数据是具身智能训练不可或缺的燃料,因此其推出的群核空间智能平台被硅谷、北京、上海等头部科技企业认可,用于AIGC、具身智能等训练。
大家应该能够直观地理解这其中的巨大优势,正如大家理解DeepSeek之所以火爆的原因——在过去的叙事中,机器人、具身智能等训练场景是成本极高的事情,而在群核科技构建的虚拟空间叙事中,这种成本可以被极大地压缩,而训练效果则因为其积累下来的大量模型与方案反而变得更好。
由此,当时间走进2025年,群核科技一直等待的那个时间节点终于成熟了。
最新数据显示,这个最初被认为是家装软件的公司,如今服务着全球4.5万家企业客户,客户范围覆盖了泛家居、电商、广告设计、连锁商业、文博文旅等千行百业。平均月活跃访客数超8600万,平均月活跃用户数达到了270万名,产品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2023年的平均月活跃用户(MAU)数量计算,群核科技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空间设计平台;按2023年的收入计算,其是最大的空间设计行业软件提供商,约占22.2%的市场份额。
在这样的自身实力成长以及历史背景下再来看群核科技过去这些年的苦心磨砺更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不由得想,即便当初在美上市,以如此独特的科技实力也必有天地。
历史无法假设,我们只能更确定地站在今天来看待这家公司,在群核科技的眼前,是无需再有丝毫犹豫的明天。
3
中概股重估的背后是中国科技新时刻
历史,往往在漫长等待之后瞬间破晓。
2025年,以DeepSeek为首的中国科技力量震惊世界,从科技创新的基本路线上重塑了人们对于未来的看法。这不仅仅是一城一池的胜利,更是全新的科技叙事。而在此背后是中国独有的科技生态:完整的工业化产业链、广阔的产业经济纵深、优秀的从业人才资源、全民一心的向上求索。
当世界还在以旧估值体系丈量中国科技时,一个价值重估的“中国时刻”正在加速到来。
在这场系统性跃迁中,空间智能作为链接数字与现实世界的关键技术,正在打开新的产业维度。而深耕该领域的群核科技,恰以“机器人训练道场”的突破性创新,印证了中国科技企业独特的进化优势——将工业能力与场景洞察深度融合。
面对具身智能发展的关键瓶颈,机器人需要在无线逼近现实的场景中完成认知进化。群核科技给出了自己的解题思路,通过自身的技术积累和过往沉淀,沟通了虚实交融的“平行世界”通过自动分割标注、动态场景增强等能力,让机器人在虚拟客厅中预判手办滑落轨迹,在厨房中感受水流变化。这种将中国制造业know-how转化为AI训练基石的实践,正是产业数字化升级的典型范式。
从家居设计的空间构建、工业4.0工厂的智能制造到“机器人训练的道场”,群核科技的技术图谱持续裂变。通过空间认知将家居数据转变为智能工厂的生产指令,把家居设计方案“重构”为服务机器人的可交互训练场景。这种将垂直护城河的能力转变为通用技术基座的能力,恰恰印证了中国科技企业独有的进化路径。
当资本市场重新审视中概股估值模型时,需要读懂的不仅是某家企业的技术参数,更是中国科技生态中特有的“场景-技术-产业”正循环。群核科技的价值重估,本质上是对这种新型创新范式的定价——在这里,科技革命不是实验室里的孤岛突破,而是产业需求与技术创新共生的热带雨林。
这些从微小进化到宏大的因子既是塑造了DeepSeek新叙事的庞大根基,更是让群核科技这样的真正独角兽迎来价值重估的中国时刻。
这是群核科技的高光时刻,更是中国科技打开全球新篇章的中国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