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让人感到既兴奋又生气的故事。
1
两个中登不想变老登的故事
有这样两个中年男人,皆为国内科技行业大佬与资深投资人,名字我就不提了怪不好意思的。关键是他俩在中登界太有代表性了,就是两个怕老怕死的中年男人不想变成枯萎的老登,所以作为消费者吃了很多年的国际大牌NAD+补剂。
吃得效果确实好,人到中年的各种衰老表现得到了有效改善。他俩为啥知道这个东西呢?是因为国外科技圈也有N多大佬在吃,在硅谷圈早就开始流行了,Nature/Science这些学术顶刊上的相关学术论文不知道发了多少篇。
总之为了抗衰,吃了很多年,吃着吃着吃出了一点不对劲——钱包有点遭不住了。那肯定要想办法。
这里先插个小知识,NAD+补剂是啥呢?是卡戴珊家族使用的明星抗衰成分,斯坦福教授 Andrew Huberman 等行业内的知名专家也在服用,还有大家都熟悉的科技圈大佬比尔·盖茨、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等,他们除了自己服用NAD+补剂,来增强日常身体和认知能量,还专门成立了公司,投入巨资研发相关产品。
NAD+补剂为啥能抗衰?关键在于提升人体内的NAD+水平。NAD+是人体内本来就有的一种辅酶,在人体内的含量在25岁达到巅峰,之后就开始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流失。你能想象到的几乎所有衰老表现,比如精力下降、睡眠变差、白头发、出现皱纹松弛等,都和身体里的 NAD+减少有关。
卡戴珊家族的真人秀节目截图
好了,回到两个中年男人的钱包上,他们使用多年的NAD+补剂确实是好东西,唯一有个问题就是卖得贵,吃一个月动辄上千人民币。大佬的钱也不是捡来的,关键是大佬也不想当韭菜啊——总感觉在被割,但是一直也没得选。就很苦恼有没有?
那能不能把价格打下来呢?这二位中年男人动用科技圈里的人脉摸清了路子,找到大牌代工厂,发现市面上吃一个月花费上千的东西,工厂成本也就两位数。这才发现,原来自己不仅被割了这么久,还被割得这么狠。
这俩中年男人一边生气、一边琢磨——那自己众筹自己找大牌代工厂生产,不要虚高的品牌溢价,只要货真价实的好产品不就行了吗?
于是俩人试着发了个朋友圈一说这事:咱们凑够一万瓶,售价上千的NAD+补剂就能一个月两位数买到。没想到,科技圈里的朋友们都认可这个路子,就是苦于从前没人张罗,这下好了,不到一天就成了,凑够了一万瓶。
这不是吹牛哈,大佬朋友圈也都是大佬,大佬也多是有这种需求的男人。
想象力澎湃的朋友可能想起了电影《我不是药神》,不也是“凑钱买便宜药”嘛?
其实不是的,首先,这二位中年男人众筹做的不是药,而是营养补剂。另外这个众筹的过程也不是“带头大哥给病友买便宜药”,而是合法商业运作中的一个基本动作——本质上就是在创业和产品领域找到了PMF(Product-Market Fit,产品市场匹配)。
它也不是没有品牌,它的品牌就叫【营养工厂】,这个名字其实就很直接了,工厂价买到营养补剂,还是同样高品质的。只是没有大牌补剂高昂的品牌溢价罢了。为啥一呼百应呢?也正是大家都苦于昂贵的国际大牌久矣,如果同样的产品可以不支付品牌溢价就能合理价格买到,呐,这个就是大家的真实需求。
倪叔自己也是从去年在就关注到营养工厂了,身边科技圈、创业圈、币圈的不少朋友都陆续成了他家的用户。我之前睡眠一直是个问题,用了营养工厂的NAD+补剂之后,怎么说呢?睡眠不好本来也不是病,咱就不用治病的思路来说了,仅从我个人的使用体验来看,确实有帮助:晚上入睡更快,睡得也更稳了,睡眠一改善,整个人第二天的状态都不一样了。
用户真实反馈
⬇️图片向上滑动查看⬇️
2
营养补剂界的小米与胖东来
【营养工厂】这个品牌就这样诞生了。从2024年初到现在,不到两年时间,已经在全球售出了超过409万粒NAD+补剂,超过836万粒鱼油,几十种补剂加在一起已售出超4004万粒(数据统计截止本文发布前)。
与其说它是一个中国科技圈的众筹品牌,不如说它是这两个中年男人的抗衰心路历程,它更像是一个抗衰爱好者们组建的“保健品厂牌”,大家需要什么补剂,比如鱼油、辅酶Q10、益生菌、护肝片等等,厂牌就去联系全球头部补剂大厂生产,产品都是对标市面最高品质,唯一一个就是不要大牌的品牌溢价,同样品质,只是市面价格的几分之一,甚至十几分之一。
听出来了吧?这其实就是小米的极致性价比路线。就像小米能把同等配置的电车卖到很低的价格一样,营养工厂也能把同样品质的补剂卖到非常低的价格。
就比如鱼油这种常见的营养补剂,【营养工厂】对标的市面最高标准,95%高纯度,IFOS五星认证,这种品质的货国际大牌要卖两三百一个月,而【营养工厂】一个月只要69块钱。
那大家会不会觉得【营养工厂】“有猫腻有内幕”啊?
一般来说难免会有这种疑问,但如果大家在胖东来超市就不会有这种疑问,本质上是因为胖东来做到了各种成本全透明,所以你知道它的价格是由哪些东西构成的,买得就很放心,这是【营养工厂】的另一条路线,就是“极致透明路线”。
首先是价格透明。营养工厂把产品涉及到的所有成本都明明白白写了出来,包括生产、关税运费、打包仓储、服务费、检测费、推广费等等,每个环节多少钱都告诉你。
除了价格透明,还有品质透明。
在营养工厂微信小程序的商品详情页里,放着完整的第三方产品检测报告。比如鱼油,什么重金属、微生物、Omega-3纯度、辐射等等的检测报告,通通公示,还提供阅读指导,生怕你看不懂。
(由于内容过于详细,这里我都不好截图展示,大家可以点进这个链接营养工厂鱼油,往下滑,直接看报告,感受一下什么叫坦诚)
啥意思呢?你不用被迫接受两个中年男人的任何“承诺”,只需要点开检测报告验证数据就好,这比再漂亮的承诺、再洗脑的广告词,都更有说服力。
3
营养工厂给全球营养“去水”
众所周知,营养保健品行业是一个“水分”很大的行业,从各种调侃段子就能知道,这些水分包括但不限于:价格虚高、成分虚假、吃了没事、不吃更没事……还有人说老头老太太排队听课领鸡蛋最后纷纷入坑高价买保健品的那个“营养”还真不如免费领回来的那几斤鸡蛋……
国际大牌营养补剂,有用倒是有用,但水分也不少,被业内称为“科技鸿沟”。首先是供应链已经非常成熟,大品牌基本也都是用的代工厂,生产补剂的工艺,和流水线上做饺子面条包子没有本质区别。其实高品质补剂产品的工厂价格(成本价)早就降下来了,但消费者不知道,或者隐约能感觉到,成本多半不高,但也没深究,反而习惯性地认为大牌卖得贵才放心,导致大牌自己也没动力去破局。
说句“反人性”的话,那些大牌之所以要卖那么贵,也不能全怪他们没良心,他们实际是在“顺应人性”——卖得太贵不是因为稀缺,而是因为保健品大牌根本就没动力去卷价格——消费者已经被教育成了“大腕儿心态”,不买最好只买最贵,卖得便宜,大家更普遍的心态还是担心东西不行。
所以说,真正有动力破局的人,不会是坐享既得利益的大牌,而是苦于保健品高价叙事久矣的消费者——这就是开篇说的让人感到既兴奋又生气的故事:
兴奋是因为原本至少每个月要花几千块钱的全球大牌营养补剂,居然被打到了每月只需要几十块钱,这是发生在营养补剂界的小米故事。
生气是因为大家发现大牌补剂供应链竟然如此成熟,却没人卷价格战,自己一直被当韭菜割,直到两个中年男人把所有成本都公开了,这是发生在营养补剂界的胖东来故事,以前多花了多少冤枉钱啊。
传统保健品品牌的渠道投入非常“重”,比如多层级经销商、直播间分佣、明星代言、投流等,这些营销费用甚至能占到GMV的70%。
相比之下,【营养工厂】没有经销商,不用舔大主播和明星,营销费用只占GMV的5%,也不上主流电商平台,不用缴纳高额的平台服务费,所以只在微信小程序售卖。自然可以卖得便宜,且产品质量不打折扣。
对于我们个顶个理性又爱美(怕死)的中年男人来说,也实在是不想把钱“浪费”在原本不该支付那么多钱的保健品上,所以营养工厂的这两位中年男人令我肃然起敬——他们做了我一直想做但没机会做的事——抹平了科技鸿沟,给全球保健品行业破局了。
事实证明,【营养工厂】的保健品完全可以实现“品质又高-价格又合理-品牌又可靠”的不可能三角。所以与其说这是营养工厂这个品牌的理想,不如说它实现了消费者的理想。
我现在真的好担心营养工厂做大啊,因为一旦做大,那些国际大牌是一定不会放过它的。
但作为它的消费者,同时作为一个商业观察者,我也非常希望营养工厂能越做越大,做大了也不必过于担心“被报复”,这些年国际大牌围剿新国货的故事太多太多了,但打不死的,一条路一旦被打通了,人们的认知被改变了以后,整个行业的玩法就必须变了。
小米和胖东来改变了很多消费品的玩法,高配低价、成本透明,现在营养工厂只不过是把这条路复制到了保健品行业里了。商业模式啥的创新咱先不起高调,就最基本的,消费者受益啊,大家为啥喜欢小米和胖东来,大家就为啥喜欢营养工厂。
那再说点远大的,对于整个行业、整个时代的消费理念与消费文化,这也是祛魅与回归,“套路不要”“溢价不要”“浮夸不要”,不割韭菜也不被割韭菜,人与人重新回归到基本的信任与坦诚,营养工厂就是这么做的,人家不照样也活得挺好嘛。
倪叔祝愿,这样的公司越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