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观察

做教育行业的“清流”,高途以人文和体育探索营销新范式

进入2025年,教育行业在调整期后逐步迎来品牌动作的复苏潮。在行业变革的深水区,品牌营销往往是透视品牌预期和行业趋势的风向标。

教育本来应该是什么样子?人们需要的又是怎样的教育?

带着对于这些问题的思考,高途最近的品牌营销打法让我们看到了教培行业的转向和新机。

它将品牌重心牢牢锚定在“内容价值深耕”与“用户情感沟通”上,以“体育+人文”为内容双核抓手,围绕“名师出高途”的核心战略,走出了一条穿透行业浮躁的品牌之路。

而这一系列动作的底层逻辑,始终紧扣其“点燃兴趣+培养习惯+塑造人格”的“爱次方”教育理念。在行业重归流量竞赛的当下,高途正用这样真诚质朴的品牌实践,重新定义教育品牌与用户的连接方式。

1

以教育价值为原点——人文关怀走进人心

人类对教育本质的追问从未停歇,在社会日新月异的今天,重新审视教育的价值,既是对传统教育智慧的回归,更是对未来教育方向的校准。

中国第四十一个教师节期间,高途公益基金会携手北师大教育基金会、为你读诗、壹基金、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发起“我的好老师”公益活动。七位嘉宾真心讲述自己对于“好老师”理解:演员李乃文感慨——“老师多好呀,就应该天天过教师节”;高途创始人、董事长兼 CEO-陈向东感叹——“有个好老师真的好好啊!”;诗人&外卖员—王计兵回忆——老师如何用文字为他打开精神世界的窗;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清华坦呈——好老师 “以心灵影响心灵” 的育人初心;高途名师杨易、肖晗表达——“不仅教知识,更要塑人格” 的教育追求;就读于北京大学的高途学员张宇耀回顾——带着老师的鼓励奔赴理想的成长轨迹。

用语言描述教育的价值过于抽象,用对“好老师”的理解去勾勒教育价值会更具象。一边是“硬核的教学效果”,一边是“柔软的教育情怀”,高途用行动告诉所有人:好的教育,既要让学生 “考得好”,更要让学生 “走得远”,让学习更美好。

显然,这并不是高途首次以“温暖”的形式向用户传达教育情怀,今年青年节之际,高途与新京报联合推出的特别企划“有志者·行高途”如一柄利刃,剖开了时代对青年群体的刻板想象。这场以“青年不设限”为精神内核的深度对话,通过人物志特辑的方式呈现,重新诠释了"有志青年"的内核:游泳运动员余依婷的“赛场外拓圈学习”,打破“运动员只靠天赋”的偏见;拟音师王磊在60人小众领域的深耕,反驳 “小众行业无价值” 的功利认知;说唱歌手懒惰用镜头推动留守老人公益,证明 “兴趣与社会价值可共生”;北大学生韩孟伯的“国风音乐跨界”,展现 “学术与热爱的平衡”。

教育价值的单一化只会让更多的人去挤独木桥,教育价值的多元化才是争鸣和繁荣的理论基础。高途用行动告诉所有人:在目标领域持续创新,以目标为锚点、以热爱与坚持为燃料,才会成为价值的书写者和引领者。

2

以用户价值为支点——体育精神见证“高徒”蜕变

教育价值的一体两面是“供给侧”价值和“需求侧”价值。在过往的教育发展过程中,整个行业都将大部分精力聚焦于“供给侧”,较少关注受教育者最基本的动力和习惯等“需求侧”因素。

应对知识更新速度日益加快,教育应当成为伴随人一生的“终身事业”,人们需要贯穿终身的可持续教育。高途一直致力于“打造人人乐用的终身学习服务平台”,并以此推出了覆盖全年龄段、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的教育产品,让优质的教育得以匹配各年龄层和地区的用户,不断打破教育的固有边界。这一终身学习服务平台聚焦于用户需求,深挖不同人群的教育所需。教育,应该培养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学员,更应该培养优秀人格品质的学员!“高徒”可以出现在每一个赛道,以体育教育为例,运动员的成长需要竞技能力与文化素养的双重提升。

在国家全面推进体教融合战略背景之下,高途陆续与中国国家跳水队、中国国家游泳队、中国国家花样游泳队开展合作,为国家队运动员和教练员打造体系化、专业化、定制化的教学服务。除文化素养外,掌握出色的国际交流与沟通语言能力,也能够帮助运动员开拓视野,交流进步。中国国家游泳队队员汪顺就是高途众多用户中的一名,他正在每周通过高途进行4次英语学习,依托高途特有的 “名师主讲+二讲服务+AI 伴学” 三师模式,利用碎片化时间高效学习,他希望通过系统性的英语学习来接触更大的世界,突破竞技体育的单一维度,从而探索个人发展的更多可能性。

今年7月上线的《冠军在高途》节目更显创意——它没有走 “明星光环” 路线,而是真实记录汪顺、潘展乐等运动员背雅思单词、参与心理课程的日常,把“泳池里的突破”与“赛场外的学习”绑定,让“坚持突破”的体育精神自然融入教育理念。

只要坚持从“需求侧”出发,就注定会不断填补行业空白点、不断拓展行业边界。

同样,在拓展人才培养的路径上,高途的边界不仅仅在国家队层面,更是将触角延伸至了当下的新兴领域。最近,高途开启了与狼队电竞的合作,通过语言培训、职业规划等维度的专业能力帮助电竞人才打通国际化发展路径。与此同时,双方还联合推出了TAS电竞天赋测评系统,直击电竞行业“人才培养缺乏标准化”痛点:通过测评定位人才潜力,再匹配语言培训、留学支持、素质拓展与就业指导,构建起“测 - 训 - 育 - 就业”的完整链条;高途负责素养赋能,狼队电竞专注竞技培养,进一步体现高途对“新兴体育领域教育需求”的洞察,以及对多元化人才全面发展的决心。

3

以品牌价值为落点——双核实践下的品牌认知跃迁

高途的品牌价值沉淀,通过“体育+人文”双核实践对核心战略的精准诠释,最终形成“战略锚定—内容落地—用户共鸣—品牌升华”的完整闭环。

当两大抓手持续解码“名师出高途 名师出高徒”的深层内涵,品牌价值便从抽象理念转化为用户心智中的坚固认知,实现形象建设对品牌的长效反哺。

《我的好老师》公益活动的价值,远超“全网亿级流量”“热搜登顶”等传播数据的表象。当用户在评论区化身 “全民感恩树洞”,自发分享“老师垫付学费”“陪熬刷题夜”的师生回忆时,本质是在与高途共同完成对 “名师”的重新定义:在“爱次方”理念的框架下,“名师”不止是教出高分的“专业高手”,更是用善意守护成长、用初心点亮人生的“情感引路人”。这场“品牌活动—用户共鸣”的双向奔赴,让“名师出高途”从品牌自说的战略,变成了用户基于切身记忆认同的价值共识,为品牌注入了不可复制的情感资产。

如果说人文实践为品牌价值筑牢了情感根基,那么体育领域的探索则为其打开了精神维度的升维空间。

与国家冠军队的合作及《冠军在高途》的热播,被行业称作“脑洞大开”,但其本质是对“高徒(高途)”内涵的跨界延伸。节目以18 亿+曝光、近10万条UGC的成绩成为现象级事件,关键在于它没有消费“冠军光环”,而是通过记录汪顺背单词、潘展乐修心理课的日常,将 “泳池里的突破” 与 “书桌前的坚持” 深度绑定,用冠军身上专业、坚韧、突破自我等品质深度诠释“高徒”这一概念。优秀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与优秀教练和优秀运动员之间的关系是非常相似的,体育精神与学习精神相得益彰。这种叙事让“名师出高途”的边界突破了课堂,高途的品牌形象也从“教育服务者”跃迁为“全场景成长陪伴者”,实现了品牌价值的渗透,让更多用户感知到高途多元性、人文性的教育精神。

从人文的“情感共鸣”到体育的“精神共振”,两大抓手始终在做同一件事:把“名师出高途”的战略,转化为用户能触摸、能共情、能践行的成长体验。

在教育行业向“价值导向”转型的背景下,高途用“体育+人文”的双路径证明,教育品牌的核心竞争力,终究是那份最赤诚的热爱。“爱次方”就像是前行路上的力量源泉:因为热爱,好老师教出好学生;因为热爱,斜杠青年也能定义成功;因为热爱,奋力进取成就世界冠军;

显然,教育价值、用户价值、品牌价值在高途的营销战略中实现了三位一体,营销项目与行业属性、品牌理念高度吻合并深入融合。

高途在不断突破教育边界,也在用行动向世人证明,回归教育本源,做一个行业的清流才能走得更远。

正在生成海报, 请稍候
做教育行业的“清流”,高途以人文和体育探索营销新范式
2025-09-16 21:30:46
长按识别二维码
Techsir.com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